- 年份
- 2024(4697)
- 2023(6877)
- 2022(5779)
- 2021(5243)
- 2020(4301)
- 2019(9740)
- 2018(9470)
- 2017(18657)
- 2016(10125)
- 2015(11194)
- 2014(11384)
- 2013(11178)
- 2012(10791)
- 2011(10216)
- 2010(10867)
- 2009(10281)
- 2008(10021)
- 2007(9016)
- 2006(8650)
- 2005(7973)
- 学科
- 济(63290)
- 经济(63246)
- 管理(30860)
- 业(25218)
- 企(20318)
- 企业(20318)
- 地方(17429)
- 方法(17127)
- 数学(15321)
- 数学方法(15115)
- 中国(13726)
- 地方经济(12558)
- 农(12165)
- 财(11269)
- 业经(10964)
- 学(10299)
- 策(10020)
- 制(9684)
- 环境(8123)
- 融(8087)
- 金融(8087)
- 农业(8066)
- 贸(8031)
- 贸易(8025)
- 银(7848)
- 银行(7842)
- 易(7707)
- 及其(7677)
- 行(7571)
- 经济学(7442)
- 机构
- 学院(151759)
- 大学(151332)
- 济(76473)
- 经济(74889)
- 研究(57884)
- 管理(55609)
- 理学(46321)
- 理学院(45792)
- 管理学(45222)
- 管理学院(44904)
- 中国(44233)
- 财(35087)
- 京(32051)
- 科学(30285)
- 所(28872)
- 财经(26613)
- 研究所(25417)
- 中心(25331)
- 江(24689)
- 经济学(24590)
- 经(23961)
- 经济学院(21659)
- 北京(21005)
- 范(20931)
- 师范(20834)
- 院(20805)
- 农(19437)
- 财经大学(19225)
- 州(19049)
- 师范大学(16747)
- 基金
- 项目(87629)
- 科学(69788)
- 研究(68298)
- 基金(63442)
- 家(53167)
- 国家(52714)
- 科学基金(45348)
- 社会(45104)
- 社会科(42838)
- 社会科学(42830)
- 省(33068)
- 基金项目(31548)
- 教育(31078)
- 划(28093)
- 编号(27646)
- 资助(27277)
- 自然(26415)
- 自然科(25767)
- 自然科学(25760)
- 自然科学基金(25281)
- 成果(24324)
- 发(20786)
- 课题(20247)
- 部(20054)
- 重点(19520)
- 国家社会(18614)
- 性(17954)
- 发展(17885)
- 教育部(17662)
- 展(17619)
共检索到25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华 张艳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至少五点显著的负效应:一是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二是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三是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四是对不守信行为的姑息与纵容从而加大道德风险,五是逆市场化改革。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刺激计划 负面效应 政策工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汪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美两国均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由于两国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策实施的时间以及着力点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美两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内容,并针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差异性,并对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
经济刺激计划 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锡军 顾苏秦
2010年9月20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周期确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美国经济在2009年6月到达谷底,标志着从2007年12月开始持续18个月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正在开始。委员会认为,任何未来的经济下行都将是新的衰退,而不再是本次衰退的延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阿兰·欧尔巴哈
多数观察者认为治理本轮经济衰退迫切要求实施全新的财政政策,支持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观点在本次危机出现之前已经存在。正如目前对投资激励机制的讨论所揭示的,我们仍然依赖于以往政策实施中采用的审时度势的方法。由于多年来缺少实施财政政策的土壤,审时度势的财政政策少有进展并不让人意外。但如果要大规模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们必须对政策的精心设计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经济衰退 财政政策 投资计划 经济稳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明
据《纽约时报》2009年9月7日报道,2009年的秋季学期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窘迫的一个学期,而学生也将不得不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返回学校。更为严峻的事情是,数以千计的教师以及学校职工还不确定在新的学年是否可以照常回到学校上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汪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中美两国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两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华 汪洋
为应对本轮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应配套政策,以遏制经济增长显著下滑的态势。随着经济危机渐行渐远,如何实现经济刺激计划的平稳退出,成为各国政府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理论界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本文以判断经济复苏走势为切入点,选择经济刺激计划退出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亚当·S·柏森 熊爱宗
当一经济体财政空间消耗殆尽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公共债务超过某一限度,金融信心将会崩溃,随之造成利率上升、货币敗值以及公众恐慌。对于拥有大量外币标价公共债务或者正处于政治动荡期的经济体来说,以上情形很可能发生。就公共债务过多所引发的问题而言,日本情形有所不同。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推出财政刺激计划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20年来,日本的公共债务不断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善恩
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的趋势后,美联储此前为救市而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就成了随时可能引爆通货膨胀的"定时炸弹"。如何选择退出的时机、路径和工具才能在确保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稳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美联储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认为,美联储启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机应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在退出路径的选择上将是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与回收金融领域的特别流动性并举;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上,美联储将主要采用向金融机构支付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通过反向回购协议来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关键词:
美联储 经济刺激政策 退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艳 祁承瓒 陈收
以标志性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基础,基于计划的具体投向对企业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把该计划对企业的影响分为供给型影响(间接影响)和需求型影响(直接影响),分别研究在不同作用机制下企业投资行为在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率上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对于受需求型政策影响的企业,该计划显著提升了其固定资产而非无形资产的投资水平,且此影响仅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显著;对于受供给型政策影响的企业,该计划显著提升了其无形资产而非固定资产的投资水平,且此影响显著体现在民营企业中;该计划还加剧了受需求型政策影响的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止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宏观调控及时转向,明确提出"保增长",全面实施了一系揽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日益明朗的情况下,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再次引发讨论高潮。危机背景下非常规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是必然的,只是时机、节奏和力度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救助政策的基础上,对退出的时机与路径,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等进行了述评,并对全球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得出几点主要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当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不宜全面退出;经济刺激计划要分阶段退出,兼顾市场反应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随着2009年第3季度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增长得以恢复,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也摆在了欧元区各国政策决策者面前,同时也引发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热议。本文从退出依据、退出时机以及退出路径三个方面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中国的相应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骊 陈少强
据日本政府预测,日本名义和实际GDP增长率,2001年度分别为-2.4%和-0.9%,2002年分别为-0.9%和0.0%。2001年11月份日本失业率高达5.5%(按欧美统计标准则为10%以上)。经济不景气还表现在股市汇市双双下跌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