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5)
- 2023(7290)
- 2022(6056)
- 2021(5484)
- 2020(4513)
- 2019(10349)
- 2018(10088)
- 2017(20049)
- 2016(10746)
- 2015(12006)
- 2014(12269)
- 2013(12177)
- 2012(11788)
- 2011(11103)
- 2010(11504)
- 2009(10983)
- 2008(10614)
- 2007(9584)
- 2006(9033)
- 2005(8378)
- 学科
- 济(67798)
- 经济(67756)
- 管理(29158)
- 业(24310)
- 方法(21080)
- 数学(19261)
- 企(19102)
- 企业(19102)
- 数学方法(19019)
- 地方(17491)
- 中国(14017)
- 农(12736)
- 地方经济(12542)
- 业经(11247)
- 学(11093)
- 财(11041)
- 贸(10365)
- 贸易(10359)
- 易(10029)
- 制(9710)
- 策(9484)
- 融(8824)
- 金融(8824)
- 银(8240)
- 银行(8236)
- 农业(8232)
- 环境(8212)
- 及其(8117)
- 行(8008)
- 经济学(7443)
- 机构
- 大学(163222)
- 学院(162816)
- 济(82481)
- 经济(80871)
- 研究(62968)
- 管理(58580)
- 中国(49006)
- 理学(48768)
- 理学院(48244)
- 管理学(47445)
- 管理学院(47123)
- 财(37482)
- 京(34263)
- 科学(33622)
- 所(32217)
- 财经(28761)
- 研究所(28556)
- 中心(27561)
- 经济学(26991)
- 经(25969)
- 江(25931)
- 经济学院(23872)
- 北京(22691)
- 院(22476)
- 农(22210)
- 范(21525)
- 师范(21409)
- 财经大学(20964)
- 州(20115)
- 业大(19486)
- 基金
- 项目(95749)
- 科学(75377)
- 研究(72307)
- 基金(69517)
- 家(59545)
- 国家(59083)
- 科学基金(49815)
- 社会(47602)
- 社会科(45261)
- 社会科学(45254)
- 省(35722)
- 基金项目(34415)
- 教育(32770)
- 资助(30563)
- 划(30276)
- 自然(29631)
- 自然科(28906)
- 自然科学(28897)
- 编号(28680)
- 自然科学基金(28386)
- 成果(25172)
- 发(22224)
- 部(21725)
- 重点(21703)
- 课题(21219)
- 国家社会(19906)
- 教育部(19054)
- 性(19010)
- 发展(18709)
- 创(18699)
共检索到271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俭 林远 林文浩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意在振兴经济,防止衰退,减少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对2008~2010年美国各项经济数据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增加消费、提高就业、刺激经济复苏方面作用并不明显,实际政策效果与理论中的描述并不相符。根据此前分析结果以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可以认为美国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还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贬值浪潮,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挑战。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零利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家强 廖淑萍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并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较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其中,美元泛滥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需要采取"堵疏结合、攻防有序"的手段,严格监控风险度高的短期流动资金,将长期资金流入有效疏导到金融短板加以利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保护主义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珏
本文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效进行分析,认为总体上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一些部门投资扩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股市出现价格指数上升趋势。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建筑投资依然低迷;工薪收入增额下降和较高失业率的存在,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使得个人消费支出难以迅速扩大。此外,该政策推动了国家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政府信用等级下降,投资者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反过来进一步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业岗位创造艰难,GDP增长疲软。该政策虽使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但"促进投资、刺激消费"的两大目标并未充分实现。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美联储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翟会颖 刘婧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王志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 中国经济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金亮 杨水清 刘园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大量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机构债务证券与长期国债的推出,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美国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一部分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国债金额,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后,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加速了新兴经济体市场泡沫的破灭,有效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与大宗商品价格,也将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新兴经济体政策当局如何调节市场利率与加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来调控本国经济是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与退出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如何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维持本国金融市场与经济稳定。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国际资本 资产购买 MBS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QE3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再度贬值,美国企业竞争力加强后,倒逼中国企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