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3)
2023(5147)
2022(4267)
2021(3981)
2020(3262)
2019(7419)
2018(7032)
2017(14151)
2016(7723)
2015(8310)
2014(8262)
2013(7971)
2012(7559)
2011(7032)
2010(7201)
2009(6716)
2008(6664)
2007(5928)
2006(5513)
2005(4920)
作者
(21318)
(17883)
(17664)
(17046)
(11575)
(8399)
(8013)
(6867)
(6850)
(6635)
(5971)
(5798)
(5762)
(5754)
(5662)
(5478)
(5398)
(5231)
(5197)
(5158)
(4456)
(4364)
(4303)
(4098)
(4028)
(3921)
(3901)
(3899)
(3634)
(3492)
学科
(28342)
经济(28306)
管理(22720)
(21306)
(16651)
企业(16651)
方法(10821)
数学(9768)
(9598)
数学方法(9589)
(9100)
中国(8526)
(7643)
(7303)
贸易(7301)
(7151)
(6387)
业经(6308)
农业(6100)
及其(5882)
地方(5741)
(5543)
银行(5539)
(5363)
(5312)
金融(5312)
政策(5270)
(5147)
税收(4999)
(4991)
机构
学院(107931)
大学(107840)
(48901)
经济(47895)
管理(41462)
研究(39224)
理学(35317)
理学院(34977)
管理学(34432)
管理学院(34216)
中国(29743)
(24481)
(22579)
科学(21683)
(19605)
财经(18610)
研究所(17590)
中心(17519)
(17277)
(16982)
(16158)
经济学(15390)
(14868)
师范(14795)
(14773)
北京(14665)
业大(14442)
经济学院(13907)
财经大学(13699)
(13151)
基金
项目(69398)
科学(55660)
研究(52914)
基金(51041)
(44169)
国家(43796)
科学基金(37459)
社会(34213)
社会科(32615)
社会科学(32611)
(26075)
基金项目(25766)
教育(24584)
自然(23277)
自然科(22766)
自然科学(22760)
(22525)
自然科学基金(22376)
资助(21469)
编号(21419)
成果(18526)
(16043)
重点(15549)
课题(15498)
(15353)
国家社会(14296)
(14232)
教育部(14071)
(14016)
(13900)
期刊
(54742)
经济(54742)
研究(37854)
中国(20506)
(17305)
管理(15748)
(15004)
(14205)
金融(14205)
科学(14065)
教育(13994)
学报(13914)
大学(11588)
学学(10681)
农业(10222)
经济研究(9600)
业经(8984)
财经(8948)
技术(8600)
(7754)
(7450)
国际(7012)
问题(7000)
世界(6050)
(5183)
现代(5099)
(4997)
技术经济(4997)
论坛(4997)
理论(4965)
共检索到17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珏  
本文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效进行分析,认为总体上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一些部门投资扩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股市出现价格指数上升趋势。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建筑投资依然低迷;工薪收入增额下降和较高失业率的存在,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使得个人消费支出难以迅速扩大。此外,该政策推动了国家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政府信用等级下降,投资者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反过来进一步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业岗位创造艰难,GDP增长疲软。该政策虽使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但"促进投资、刺激消费"的两大目标并未充分实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家强  廖淑萍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并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较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其中,美元泛滥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需要采取"堵疏结合、攻防有序"的手段,严格监控风险度高的短期流动资金,将长期资金流入有效疏导到金融短板加以利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俭  林远  林文浩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意在振兴经济,防止衰退,减少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对2008~2010年美国各项经济数据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增加消费、提高就业、刺激经济复苏方面作用并不明显,实际政策效果与理论中的描述并不相符。根据此前分析结果以及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可以认为美国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还会引发新一轮的货币贬值浪潮,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王志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姜冉  
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连续四次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以求实现经济复苏。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明显,但该政策依然被持续推进,美国逐步将国内经济危机向世界转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四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原因,分析其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复苏远比之前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为提振尚显乏力的经济,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然而,这些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债务"去杠杆化"问题,却可能使全球经济复苏更加艰难,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一)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特点与规模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晓阳  
美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大宗商品、金融股市等迅速作出反响。首先,商品价格全线上涨。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后,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2010年11月5日,中国期货市场各品种高开高走,全线大涨。其中橡胶涨停开盘,1105合约报35025元/吨,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PTA、棉花、锌、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期货均告涨停,其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天锋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认为它是美国实现经济复苏的不二选择,而较低的物价水平则是该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本文的研究认为,本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中国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进一步上涨,中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压力也将会加大,中国外汇储备也将面临大幅缩水风险。最后,针对二次"量化宽松"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