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8)
- 2023(10578)
- 2022(8752)
- 2021(8230)
- 2020(6566)
- 2019(14600)
- 2018(14111)
- 2017(26762)
- 2016(14573)
- 2015(15479)
- 2014(15243)
- 2013(14546)
- 2012(13574)
- 2011(12379)
- 2010(12448)
- 2009(11581)
- 2008(11430)
- 2007(9955)
- 2006(8913)
- 2005(7923)
- 学科
- 济(54258)
- 经济(54186)
- 管理(41417)
- 业(39550)
- 企(31673)
- 企业(31673)
- 方法(21811)
- 数学(18487)
- 数学方法(18217)
- 农(17430)
- 财(15231)
- 中国(15063)
- 业经(13473)
- 贸(13054)
- 贸易(13050)
- 易(12707)
- 学(12686)
- 农业(11635)
- 地方(10925)
- 制(10814)
- 策(10696)
- 理论(9365)
- 银(9332)
- 银行(9298)
- 环境(8957)
- 行(8886)
- 务(8797)
- 融(8797)
- 金融(8797)
- 财务(8782)
- 机构
- 学院(205777)
- 大学(205762)
- 济(84767)
- 经济(83077)
- 管理(77577)
- 研究(73437)
- 理学(67295)
- 理学院(66543)
- 管理学(65438)
- 管理学院(65069)
- 中国(54210)
- 科学(45694)
- 京(43256)
- 财(39523)
- 农(39167)
- 所(37537)
- 研究所(34402)
- 业大(33609)
- 中心(32356)
- 江(31059)
- 农业(31033)
- 财经(30961)
- 经(28197)
- 范(27852)
- 师范(27509)
- 院(27196)
- 北京(27034)
- 经济学(25809)
- 州(24234)
- 经济学院(23269)
- 基金
- 项目(139895)
- 科学(109922)
- 基金(101689)
- 研究(99438)
- 家(91043)
- 国家(90247)
- 科学基金(76051)
- 社会(63828)
- 社会科(60517)
- 社会科学(60503)
- 省(54144)
- 基金项目(53291)
- 自然(50065)
- 自然科(48912)
- 自然科学(48895)
- 自然科学基金(48051)
- 划(46787)
- 教育(45781)
- 资助(40603)
- 编号(39545)
- 重点(32038)
- 成果(31785)
- 部(30474)
- 发(30405)
- 创(29434)
- 课题(28131)
- 创新(27432)
- 科研(26953)
- 国家社会(26415)
- 教育部(25984)
共检索到303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建莲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量化宽松本质上是利率降无可降之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其出台的背景具有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该政策的理论框架和产生的影响具有特殊性。本文以QE3为背景,从理论上探讨了QE3可能的成效与影响,以期能够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货币工具 经济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2012年9月美联储公布QE3经济刺激措施,期望以此鼓励人们贷款和开支,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走出低迷增长困局。与以往有限期的计划不同,本次计划不设时间,采取行动直到经济改善。美国已经债务累累,大量债券的购买是否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美国经济状况究竟如何?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QE3可能会给他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美国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背景与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QE3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再度贬值,美国企业竞争力加强后,倒逼中国企业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近期,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此次资产购买计划没有限定时间和金额;在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债务膨胀面临"财政悬崖"、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选在即的背景下,QE3的推出多少有些无奈;可以预计,QE3所承担的使命很难完成。QE3对中国的影响有待观察,为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短期内应适度控制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的释放,中长期则应推动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的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中国也面临热钱流出、人民币汇率贬值、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关键词:
QE3 货币政策 美元升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的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我国也面临热钱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关键词:
美国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 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复苏远比之前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为提振尚显乏力的经济,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然而,这些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债务"去杠杆化"问题,却可能使全球经济复苏更加艰难,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一)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特点与规模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晓阳
美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大宗商品、金融股市等迅速作出反响。首先,商品价格全线上涨。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后,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2010年11月5日,中国期货市场各品种高开高走,全线大涨。其中橡胶涨停开盘,1105合约报35025元/吨,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PTA、棉花、锌、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期货均告涨停,其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家强 廖淑萍
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计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并会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较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其中,美元泛滥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刺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需要采取"堵疏结合、攻防有序"的手段,严格监控风险度高的短期流动资金,将长期资金流入有效疏导到金融短板加以利用,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一定的制约。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保护主义 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舒理
随着主要央行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利差交易的风险日益凸显,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值得人们警惕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量化宽松作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被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中央银行广泛采用。与主要针对债券回购市场、影响短期基准利率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同,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参与购买各期限段的国债和公司债,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的长端,并直接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彦明 姜冉
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连续四次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以求实现经济复苏。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明显,但该政策依然被持续推进,美国逐步将国内经济危机向世界转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四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原因,分析其效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珏
本文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效进行分析,认为总体上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一些部门投资扩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股市出现价格指数上升趋势。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建筑投资依然低迷;工薪收入增额下降和较高失业率的存在,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使得个人消费支出难以迅速扩大。此外,该政策推动了国家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政府信用等级下降,投资者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反过来进一步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业岗位创造艰难,GDP增长疲软。该政策虽使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但"促进投资、刺激消费"的两大目标并未充分实现。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美联储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