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3)
2023(12771)
2022(10708)
2021(10325)
2020(8934)
2019(21096)
2018(21170)
2017(40598)
2016(22125)
2015(25354)
2014(25487)
2013(25219)
2012(23082)
2011(20810)
2010(21034)
2009(19456)
2008(19217)
2007(16883)
2006(14598)
2005(12756)
作者
(63648)
(53261)
(52954)
(50503)
(33987)
(25619)
(24573)
(20894)
(20025)
(19072)
(18260)
(17798)
(16818)
(16685)
(16469)
(16342)
(16164)
(15688)
(15424)
(15233)
(13098)
(13045)
(12955)
(12187)
(11951)
(11932)
(11794)
(11725)
(10804)
(10461)
学科
(90276)
经济(90175)
管理(64396)
(60779)
(49930)
企业(49930)
方法(45993)
数学(41053)
数学方法(40320)
(24310)
(23105)
中国(22488)
业经(18261)
(17927)
地方(17321)
农业(16405)
(15748)
(15486)
贸易(15478)
理论(15361)
(15044)
(15005)
技术(14779)
(14777)
财务(14707)
财务管理(14670)
企业财务(13882)
(13106)
银行(13074)
(13013)
机构
大学(315859)
学院(314507)
(125141)
管理(124583)
经济(122289)
理学(107565)
理学院(106387)
管理学(104241)
管理学院(103639)
研究(102340)
中国(77673)
(66988)
科学(63821)
(56937)
(51443)
(51430)
中心(49020)
(47442)
业大(47116)
研究所(46822)
财经(45603)
北京(42073)
(41973)
师范(41571)
(41334)
农业(40524)
(40129)
经济学(37951)
(37223)
技术(34385)
基金
项目(213052)
科学(167421)
研究(154592)
基金(153930)
(134156)
国家(133088)
科学基金(114393)
社会(95784)
社会科(90842)
社会科学(90813)
(83568)
基金项目(81085)
自然(75558)
自然科(73739)
自然科学(73715)
教育(72921)
自然科学基金(72364)
(71197)
资助(64657)
编号(63884)
成果(51621)
重点(47855)
(47574)
(45215)
(44568)
课题(43444)
创新(41633)
科研(41261)
教育部(40659)
大学(40017)
期刊
(130667)
经济(130667)
研究(86802)
中国(61685)
学报(47869)
(45582)
(45397)
管理(45047)
科学(44798)
大学(36297)
教育(36037)
学学(33627)
农业(31141)
技术(30691)
(25860)
金融(25860)
财经(21854)
业经(21462)
经济研究(20435)
(18682)
(18221)
图书(17802)
问题(17639)
统计(17308)
技术经济(16205)
(15918)
资源(15689)
科技(15511)
(14965)
理论(14509)
共检索到457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帮兴   杜宝贵   张植炫  
为了揭示美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科学稳妥地制定竞争应对策略和掌握科技博弈主动权,以美国50个州级行政区划为研究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探索其科技资源配置对创新效能的影响因素和组态关系。研究发现:(1)单一科技资源配置要素难以成为推动美国高或低创新效能的必要条件;(2)美国实现高创新效能的科技资源配置呈现出5种模式,即全要素驱动型、产学协同驱动型、产业驱动型、产研协同驱动型和学研协同驱动型路径,科技人力资源和企业财力资源充当较为普遍的核心条件;(3)美国各州域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及高或低创新效能的实现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差异特征。本研究丰富了不同意识形态下影响科技创新效能的前置因素及组态关系,可为中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挑战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涂国前  贺家琼  
有效的资源配置对于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已成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话题。本文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研究了超额区县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辖区内存在更多超额区县将扭曲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管理费用、税费负担,研发投入随之减少,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超额区县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以及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超额区县将加重地方政府行政负担、扭曲财政支出结构,并对地区营商环境造成损害。进一步分析发现,超额区县的存在同样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并导致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增加了企业风险。本文从区县设置这一角度出发检验行政区划与企业资源配置的关系,拓展了企业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丰富了有关行政区划影响企业行为的经验文献,同时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贵  王开泳  王甫园  董瑶嘉  
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地方行政管理的基础单元,行政区划调整则关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区域治理产生长期影响。论文对近30年来(1992—2022年)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从历史考证、模式类型、成效评估、影响因素和国内外对比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相关进展。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设置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主要方向,相关研究与国家政策联系密切,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会激发和拓展行政区划的研究,反过来研究成果又会推动区划政策的完善发展;行政区划研究经久不衰,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兼跨多个学科;发达国家行政区划实践经验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无法照搬到国内,中国行政区划研究要结合国情,辩证吸收,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调整道路。在推进国家行政区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加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评估论证,增强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发挥多学科优势,丰富和完善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利用好行政区划手段,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家空间治理效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庆豫  
国外高教资源配置三种模式的分析与启示许庆豫审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模式:政府控制模式、市场调节模式和自主大学模式。三种模式各以不同的高等教育观为基础,正如加雷斯·威廉斯所说:“任何一所大学获得经费的方式都是大学历史发展的关键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帅  王凯  龚伟  程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宁  杨耀武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设立了科技政策学研究计划(SciSIP),经过十多年发展,在数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共同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聚焦于SciSIP计划及其历年项目成果,对SciSIP计划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SciSIP计划的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推进科技政策学研究及"科技政策学"这一新兴学科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李  陈萌  
"三层区划圈"是对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行政空间特点的一个理论概括。依托于行政区域界线,中心城市可以分为核心城区(含近郊区)、远郊区、依附型城市(镇)三个圈层。根据这一框架,中心城市应结合各自条件在城市群和都市圈这两个方向之间作出选择。中西部地区因受到行政的强干预,其城镇格局呈现出两个特点:省会城市举足轻重且发展潜力依然很大,中等城市断档且发育困难。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现阶段更适合优先发展都市圈。鉴于此,行政区划改革应作为优化其城镇格局的先行举措,重点是适度推进第一圈层内较小市辖区的合并,借助市政府驻地迁移来实现权力中心的自我分割以进行圈层间破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如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的司法体制与财税体制改革方向,决定了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的必要性,税权的配置方向决定了未来跨区域税务法院的目标定位。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财税制度和司法制度将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依法治国。其中,专门法院建设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从古到今,作为财政收入主要部分的税收,始终处于国家与国民关系的中心地位。建立跨行政区划的税收法院,维护税法统一,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里  涂锦  
从制度效率的角度,通过分析影响行政区划结构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行政区划最优选择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行政区划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的单位成本提高,行政区划应该增加其行政区划的分枝数,现实中表现为增加分枝(基层行政组织)的独立性;但行政区划的分枝数目增加会导致协调成本增加,所以一个有效的行政区划需要权衡以上两种组织成本;当行政区划的分枝增加时应减少行政层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里  涂锦  
利用行政区划的结构及行政区划变迁内外的影响因素数据,验证了中国行政区划结构变迁的动力因素。以行政区划变迁实证分析验证了林毅夫对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假说: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共同作用下的制度变迁路径来讲,地域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更多的体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辅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所以中国的行政区划变迁可能更多沿着"从下至上"的路径进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雁南  杜森  余扬  安晓宁  赵文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农业灌溉面积最大的州,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低压喷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地下水的利用逐步增多,导致该地区蓄水层水位持续下降。1972年,州政府设立了23个自然资源区划中心,以其为主要依托,对农业水资源进行分区管理,区划中心与联邦和州政府、科研部门、水资源用户积极合作,建立水资源使用规划、制定区域性政策法规、开展水资源监测、支持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在提高地下水水位、涵养水源和改善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中美两国政治体制不同,但内布拉斯加州对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值得中国研究学习,对于中国完善农业节水制度法规,协调区域性用水问题,以及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等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娟  
行政派出模式是行政区划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和过渡,在行政区划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基于对古今中外的行政派出与行政区划关系的历史考察,运用行政派出模式审视并结合我国行政区划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行政区划未来发展提出大区行政区划改革;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地市、区县、乡镇一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设想,以期对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改革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伟  杨士丽  
美国图书交换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服务对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良性资源建设模式。该中心通过有偿配送和无偿赠送两种模式向世界各地的图书情报机构提供出版物交换、赠送服务,具有独立性、商业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对我国图书馆出版物交换业务亦具有启示作用,即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以出版物国际交换为手段推进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文献捐赠计划推动欠发达地区知识扶贫工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忠贤  吴鹏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当前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整体性视角揭示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因素组态。结果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但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在促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较为普遍的作用;存在6条关键路径可以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开拓型、产业升级助推型、科研机构驱动型、产业升级与科研机构发展双轮驱动型、科研机构主导逻辑下的高校驱动型、市场和研发机构双元主导逻辑下的多元主体合力驱动型。因此,为全面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彪  
基于1954、1985和2015年县级行政区划数据,通过构建GIS空间数据库,采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县级行政区划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区形态方面,我国基层政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县级政区半径扩张幅度在10km左右范围;县级政区存在着由建国初的县半径>市辖区半径>县级市半径逐步转向市辖区半径>县级市半径>县半径的规律,且西部地区的县级政区规模更大;县级政区半径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政区特征方面,高紧凑度和低紧凑度的县级政区较少,受山脉和河流走势的影响较明显;多数县级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