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1)
2023(11800)
2022(9775)
2021(8938)
2020(6961)
2019(16050)
2018(15786)
2017(28639)
2016(15280)
2015(16773)
2014(16694)
2013(16225)
2012(15634)
2011(14378)
2010(14882)
2009(13537)
2008(13386)
2007(12088)
2006(10949)
2005(10282)
作者
(44583)
(37128)
(37009)
(34698)
(23850)
(17755)
(16734)
(14276)
(14187)
(13502)
(12748)
(12554)
(12187)
(11824)
(11463)
(11439)
(11034)
(10855)
(10804)
(10765)
(9536)
(9215)
(8892)
(8663)
(8533)
(8374)
(8274)
(8239)
(7507)
(7491)
学科
(63271)
经济(63201)
(45522)
管理(44577)
(36896)
企业(36896)
中国(22877)
地方(20857)
技术(20149)
(19260)
方法(17790)
业经(17781)
数学(13973)
数学方法(13760)
农业(13669)
技术管理(13478)
(13318)
金融(13316)
(13058)
银行(13038)
(12791)
(12588)
(12223)
理论(12023)
(11721)
(11651)
贸易(11634)
(11567)
地方经济(11275)
(11202)
机构
学院(217932)
大学(216860)
(86356)
经济(84374)
管理(81180)
研究(80568)
理学(68168)
理学院(67265)
管理学(66158)
管理学院(65704)
中国(61295)
科学(48831)
(47832)
(40837)
(39584)
研究所(36790)
中心(36287)
(36279)
(35009)
(34123)
师范(33799)
北京(31147)
财经(30088)
(29563)
(29289)
业大(29201)
师范大学(27195)
(27126)
农业(26852)
技术(26461)
基金
项目(140634)
科学(111977)
研究(108837)
基金(98188)
(85073)
国家(84271)
科学基金(72323)
社会(67888)
社会科(64230)
社会科学(64219)
(58202)
基金项目(51402)
教育(50747)
(48552)
编号(44768)
自然(43947)
自然科(43008)
自然科学(42994)
自然科学基金(42241)
成果(38306)
资助(37714)
(36547)
(35633)
课题(33223)
重点(32356)
创新(32294)
(30020)
发展(29562)
(29015)
国家社会(27589)
期刊
(106681)
经济(106681)
研究(71094)
中国(58039)
教育(38650)
管理(34884)
(34235)
科学(31025)
学报(30472)
(27927)
(24282)
金融(24282)
农业(23821)
大学(23720)
技术(22529)
学学(21345)
业经(19024)
经济研究(16234)
科技(14879)
图书(14458)
财经(14049)
(13573)
论坛(13573)
(13457)
问题(13108)
(12225)
技术经济(11506)
世界(11035)
职业(10836)
(10683)
共检索到357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金萍  杨连生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备受关注,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仍表现为个体性的单打独斗,缺少协同性。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注重科技发展。鉴于此,有必要观审世界各国在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做法,尤其是美国科技协同创新网络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期助益于我国的科技建设工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李群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警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费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缩减医疗、能源、环境等非国防领域的基础研究预算的科技战略,也为我国前沿技术突破、原始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赶超契机。美国注重高等教育、发展军民融合模式、政府采购激发技术创新等措施,都为美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快新兴领域的科技战略布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储备。研究从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体系、政策管理体系、成果转化模式、收益分配方式、金融服务模式等多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为根基、多元主体为创新、转化流程为基础、金融服务为保障、奖励机制为后盾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马小亮  
近年来,科技政策科学在美国兴起,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反映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科技政策决策科学化的新发展趋势,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科技政策科学思想的产生出发,阐述其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NSF的科技创新政策科学计划(SciSIP)的实施,科技政策科学跨机构工作组(ITG)的活动,STAR METRICS项目;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把其特点概括为政策需求导向、科学性和共同体建设,并分析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模式;提出可供中国的借鉴之处以及中国发展科技政策科学的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青  杨妙霞  杨辉祥  
美国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美国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依据,其特点为:重视科学课程教师正确的科学观与探究能力的形成,为科学课程教师构建综合、完整的知识结构,倡导终身、连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我国应加快研制自己的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使我国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体现终身性、综合性、探究性与创新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瑞林  戴克清  
产品语义设计需要丰富的内外创新资源和知识创新能力支撑,这决定了创新资源与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依据创新资源理论,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下产品语义设计提升产品开发绩效的研究框架,并利用服装鞋帽等5个消费品制造行业的问卷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设。结果表明:产品语义设计在协同创新网络与产品开发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产品语义设计与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受到产品新颖度的正向调节。据此,提出3点建议:综合利用技术、语义与市场三维创新驱动力及其组合;秉承开放式产品语义设计创新;通过产品语义设计提升产品的"非使用功能"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宜青  曾刚  王秋玉  
协同创新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文章利用2001—2015年合作专利数据,通过块模型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知识复杂度测算等方法,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区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差异。研究发现:(1)2001—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模式实现了由外部型向综合型的转变,"Z"字形交通主轴沿线城市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最快。(2)上海、南京创新带头作用显著,多层级创新板块组合模式是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3)长三角内部城市技术知识生产水平与其技术知识复杂度相关性较低,有必要构建分工协作的区域创新共同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丹  闫长乐  
本文基于网络特性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复杂网络环境下协同创新的系统构造与运行机理。我们认为,协同创新网络一个自增益循环的生态系统,系统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两个关键要素:(1)政府主导与制度安排;(2)自组织的协同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品平  袁剑锋  翟铖  
基于空间网络视角,利用联合专利数据刻画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产学研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但区域创新联系呈现出创新中心区与非中心区非均衡性。由于空间网络关系的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技术知识传递的非对称性分布加剧,协同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中心区位锁定,导致网络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形成,整体上协同创新网络重心呈“单核”向“三核”分布格局演化,国家创新系统长期依赖少数中心区域,中心区域技术知识辐射的局部效应与区域平衡发展的矛盾不断凸现。因此,应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网络空间形态,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向均衡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贺灵  单汨源  邱建华  
提升科技创新绩效是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科技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但很少有学者从协同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文章运用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的协同能力,并实证分析了要素及其协同能力对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网络要素间协同度、科技创新绩效呈改善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创新主体素质、金融机构及技术中介服务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知识转移与应用效率及创新要素全面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硬环境与可测量部分的软环境因素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10%的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王静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为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紧密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以及南京市在江苏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具有竞争优势,江苏新能源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最紧密,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次之,装备制造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紧密度最小,最后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张翔玮   邓灿辉   郭翔宇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理念界定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网络层次及协同关系,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中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规模较小、协同创新关系松散;(2)创新主体间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中拥有较高强度中心度的创新主体尚未形成强联系;(3)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5个创新主体和北京、江苏、广东等6个省份在农业科学与技术两类协同创新网络中同时扮演“核心者”角色和“中间人”角色,主导与其他主体(或省份)间协同,并发挥着其他主体(或省份)间协同的桥梁作用;(4)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出“块”集聚特征,板块间存在协同关系,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主体、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主体、北京等省份分别集聚的“主溢出”板块作为“主引擎”,是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运用"网络的网络"、联结强度和块模型整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测度模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学研间和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基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低网络协同度状态,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高网络协同度,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低网络协同度;考虑联结强度的加权网络更符合现实,联结强度、平均度数中心度是保障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核心—边缘结构稳定性是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刘博  
运用"网络的网络"、联结强度和块模型整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测度模型,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学研间和产学研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度。基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装备制造、3D打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整体处于低网络协同度状态,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都具有高网络协同度,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低网络协同度;考虑联结强度的加权网络更符合现实,联结强度、平均度数中心度是保障企业协同创新和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核心—边缘结构稳定性是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高网络协同度的重要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娜  王孟钧  郑俊巍  
针对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绘制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及聚类;依据其聚类图谱分析结果,分别归类为网络特性、知识管理及资源整合三大视阈,逐一进行细化解读,其中网络特性主要包含网络结构位置、网络关系镶嵌及网络组织能力3个子层面;最后,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并点明未来研究的3个主要方向,以供后续研究参考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霞  陈劲  
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以知识协同为途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创新主体为网络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谷歌、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