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9)
2023(9263)
2022(7520)
2021(7176)
2020(5717)
2019(12580)
2018(12321)
2017(21488)
2016(12286)
2015(13592)
2014(13252)
2013(12378)
2012(11424)
2011(10180)
2010(10305)
2009(9373)
2008(9171)
2007(7875)
2006(6507)
2005(5902)
作者
(35078)
(29279)
(29206)
(27559)
(18450)
(14166)
(13214)
(11595)
(11131)
(10293)
(9957)
(9749)
(9372)
(9188)
(8957)
(8850)
(8838)
(8733)
(8456)
(8331)
(7420)
(7042)
(7023)
(6744)
(6664)
(6660)
(6519)
(6368)
(5922)
(5905)
学科
(38687)
经济(38620)
管理(31619)
(30140)
(22855)
企业(22855)
方法(16394)
数学(14522)
数学方法(14325)
中国(14105)
(12843)
(10742)
业经(9487)
农业(9381)
技术(9279)
教育(9263)
(8966)
(8776)
贸易(8772)
(8552)
理论(7986)
(7343)
金融(7343)
(7252)
地方(7117)
(7055)
银行(7018)
(6674)
教学(6647)
环境(6309)
机构
大学(167904)
学院(160200)
(60328)
经济(59019)
研究(58345)
管理(57741)
理学(50297)
理学院(49604)
管理学(48475)
管理学院(48162)
中国(42034)
科学(37393)
(35765)
(33789)
(29548)
业大(28414)
(27194)
研究所(27077)
农业(26914)
中心(26335)
(24583)
师范(24212)
(24141)
北京(22919)
财经(21532)
(21447)
师范大学(19937)
(19774)
(19105)
教育(19098)
基金
项目(112847)
科学(87546)
研究(81321)
基金(79531)
(71424)
国家(70753)
科学基金(59089)
社会(50324)
社会科(47588)
社会科学(47576)
(44611)
基金项目(41914)
教育(39665)
(38779)
自然(38296)
自然科(37426)
自然科学(37410)
自然科学基金(36772)
编号(32347)
资助(30833)
成果(27377)
重点(25794)
(25429)
(24624)
(23796)
创新(23471)
课题(23420)
大学(23159)
科研(21925)
计划(21665)
期刊
(60996)
经济(60996)
研究(49953)
中国(40334)
教育(32740)
学报(31990)
(30282)
科学(26205)
大学(24944)
学学(21852)
管理(21223)
农业(21040)
(20113)
(13809)
金融(13809)
技术(13317)
(12426)
科技(11038)
图书(10626)
经济研究(10314)
业经(9991)
财经(9951)
(9294)
业大(8843)
(8516)
论坛(8516)
(8481)
问题(7930)
国际(7771)
书馆(7767)
共检索到24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俞丹丰  吴海江  杨世昇  
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是美国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法案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技促进法律体系。该法案对美国大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的范本。本文从《拜杜法案》的制度特征与实践路径的视角,厘清其法律属性与制度本质,并超越其内容范式的认知,从实践层面挖掘内在的激励要素以及对潜在风险的规制功能。结合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实际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与应用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开朗  
当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型的自主创新体系,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采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浩  尤玉军  马吉骁  
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举世瞩目。本文总结了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启示: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共同发力,树立新理念;加强政策研究,在政策法规层面营造新环境;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在中介、网络平台、学校内部机制等方面打造新组织构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远燕  刘斯佳  宋振瑜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机构的科技成果,只有当其转化成可为市场所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时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激励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财税激励政策,并从对公共研究机构实行竞争性资助、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风险投资的持有阶段与退出阶段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的科技人员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激励政策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力亚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特点倪力亚最近,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部分省市党委研究室研究人员组成的赴美中国经济管理高级研讨班就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访问了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参观考察了一些著名大公司、大实验室、大学、政府有关部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汝贤  
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大计。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总的思路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转化各环节与要素进行合理调整,建立起符合转化规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机制。根据这一思路,特提出如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洁  宋伟  
科技部于2013年已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的研究工作,这表明对该法修订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阐明了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总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及科技经济政策;借鉴国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做法。论证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名称不宜变动;章节设置上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现实需求可增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两章;具体内容修订可从科技成果转化定义、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政府促进作用和科技中介机构地位及其从业人员资质四个方面展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振明  杨君游  江静  冯冠平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近15年来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出的几种有效途径,并介绍了清华大学与若干所高校联合建立中国高校科技协作网,架起高校与企业、有关部门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的情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晓文  钟书华  
本文通过对Stanford、MIT、Harvard等10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实证分析,以处置权归属的法律背景为切入点,研究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归纳处置权的两种基本归属模式以及三种常见处置方法,最后探讨对中国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的启示,提出在完善法律体系、简化处置程序、配备专业人员、合理分配收入四方面的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惠文  
<正>对科研人员进实行分类激励管理,构建内部研发和外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华为饱经挫折屹立不倒,开发出全球领先的5.5G移动通信、微波、无线通信技术及性能卓越的手机终端等,其自主研发与外部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值得每个希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利用外部科研成果的企业家、政策制定者、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人员深入学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卫  陈彦  
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一直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经验成为中国政府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一个选项。论文从成果供给方(大学)、成果需求方(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面临的障碍出发,构建干预供给方、干预需求方以及促进供需双方连接三种机制,并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和经费扶持两方面的具体政策实践解释和验证这三种机制。本文提出"弥补缺口+政策工具"分析视角,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借鉴或完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干预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素清  罗毅  杨玲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这是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田永华  董芙蓉  
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大批科技成果还未能在生产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尽快建立起能够产生最佳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东林  张晶晶  
我国高等院校拥有庞大的科技队伍,汇聚了强大的科技力量,每年创造出大量的创新成果,然而,能在经济社会中实现效益的科技成果与全国高校海量的成果量相比,显得太少。大量的成果在"象牙塔"上落不了地,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以江西省高校为例,就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以及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高等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