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7)
2023(7567)
2022(6101)
2021(6102)
2020(4945)
2019(11094)
2018(11252)
2017(18536)
2016(10885)
2015(11843)
2014(11464)
2013(10209)
2012(9219)
2011(8522)
2010(9039)
2009(8487)
2008(8187)
2007(7258)
2006(6815)
2005(6385)
作者
(26035)
(21691)
(21376)
(20618)
(13639)
(10311)
(9845)
(8531)
(8108)
(7650)
(7299)
(7213)
(7084)
(6932)
(6732)
(6692)
(6404)
(6401)
(6332)
(6128)
(5734)
(5168)
(5071)
(5019)
(4969)
(4898)
(4857)
(4730)
(4248)
(4247)
学科
(29172)
经济(29132)
管理(25813)
(22331)
(20447)
企业(20447)
教育(20340)
中国(16346)
技术(12841)
(12005)
理论(10769)
(9783)
教学(8833)
技术管理(8823)
(8322)
业经(8183)
(8093)
(7278)
方法(7158)
(6681)
银行(6669)
(6498)
(6377)
金融(6377)
(6242)
体制(6208)
地方(5749)
研究(5704)
发展(5460)
(5337)
机构
大学(137976)
学院(131945)
研究(54171)
(47222)
经济(45990)
管理(42339)
中国(35036)
理学(34903)
理学院(34362)
管理学(33711)
管理学院(33396)
教育(31978)
(31742)
科学(30613)
(29850)
师范(29717)
(26505)
(24823)
师范大学(24655)
研究所(23827)
(22665)
中心(22357)
北京(21355)
(19863)
技术(18315)
财经(18089)
(17509)
职业(16732)
(16439)
(16174)
基金
项目(80633)
研究(70350)
科学(65250)
基金(53514)
(45619)
国家(45008)
社会(41851)
教育(40121)
社会科(39287)
社会科学(39277)
科学基金(37642)
(32957)
编号(31509)
成果(29548)
(29466)
基金项目(26793)
课题(25407)
(21710)
自然(20459)
(20201)
重点(19964)
自然科(19943)
自然科学(19935)
资助(19637)
自然科学基金(19558)
项目编号(19427)
规划(19277)
(19057)
(19013)
(18769)
期刊
(58203)
经济(58203)
研究(56496)
教育(55267)
中国(41980)
(19105)
管理(17987)
学报(16745)
科学(16201)
技术(15416)
(15028)
大学(14299)
职业(13414)
(12505)
金融(12505)
学学(11048)
农业(10108)
经济研究(9560)
(9557)
论坛(9557)
财经(9068)
图书(9013)
技术教育(8741)
职业技术(8741)
职业技术教育(8741)
业经(8634)
(8037)
科技(7209)
高等(7159)
(6958)
共检索到228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颖之  
美国新近发布的课程文件报告《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为美国未来的科学教育勾勒了总体蓝图,是美国制定新科学教育标准的基础和依据。新框架汲取了近年来科学教育、脑科学、学习科学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提炼出六条指导原则贯穿其中,并构建三维框架结构来概括所有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应完成的知识和实践内容。新框架提出的新思路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翠典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协会出台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旨在为新的全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开发提供前期准备。该框架的背景主要是美国共同核心标准运动和对上一代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该框架秉承了"科学为大众"的愿景,并通过几个假设来支持框架的组织。该框架围绕三个维度组织,即科学和工程实践、跨学科的概念、学科核心观念。该框架着重体现了注重实践并让学生在较少内容上实现真正的学习进展的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舒  裴新宁  
在美国K-12科学教育中,正式与非正式教育组织的协作不断涌现,成为拓展儿童科学学习机会、增强儿童科学知能培育的重要路径。其协作形式多样,主要落入五个层面:补充性的课堂丰富性活动、整合的课堂资源、持续的学生学习共同体、持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开发。美国的成功实践案例向我们表明:正式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组织应当充分利用各自给养,开发深度连接的科学学习项目、依托非正式机构开展科学教师专业培训、建立区域协作共同体,为科学教育生态系统的构筑、儿童可持续的科学学习提供动力与保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十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超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开始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合作性、问题性和实践性是构成本科教育新范式的三个维度。由此,引发了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近 1 0年来 ,美国研究型大学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开始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合作性、问题性和实践性构成本科教育新范式的三个维度 ,并由此引发了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周蕾  
本文以2016年美国发布的《K-12年级计算机科学框架》为基础,参阅诸多相关文献,对计算机科学在美国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背景要素进行了梳理,同时详细阐述计算机科学在美国K-12阶段的核心概念和核心实践,介绍了美国中小学开设计算机科学这门学科的实施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莉莉  
与强调能力、高水平技能培养的方法取向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不同,强调内容取向的教育新保守主义者赫什认为,只有以传递文化素养为使命的核心知识课程,才能解决美国教育中的质量问题、平等问题和共同体感危机的问题,才能抵制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消极影响,重塑美国国民的国家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奕俊  
美国大学面临政府投入减少、成本上升、公众的期望值提高、技术革新的冲击等诸多挑战,"红气球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该项目提出了"重塑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旨在对大学本科教育进行根本性变革。与其他改革项目相比,"红气球项目"更重视成员间的协作,倡导充分利用技术革新所蕴含的机会,强调系统性和根本性的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在《高等工程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介绍了美国K-12工程教育的现状,从工程课程、课外活动、工程学校三方面分析了K-12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途径与方式,并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工程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外活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雨强  
美国教育进展评估(NAEP)是全国性学业成就评估体系,是美国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与学术价值。本文通过评析 NAEP2009科学评估框架,并对比其与NAEP2005科学评估框架的区别,试图为我国建立全国性学业成就评估体系、制定教育评价质量保障程序、提升学业成就评价的命题技术等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小为  丁邦平  
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闰明涛  郝艳萍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graduat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是指已获得科学或工程硕士学位者。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工程包括所有的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详细分析了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变化原因,阐明了美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美国科学教育滥觞于19世纪60年代,1920至1957年期间初步繁荣但同时也深陷功利主义泥沼。1957至1978年期间的美国科学教育"第一次革命"是20世纪科学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事件,它集中彰显了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科学文化与儿童心理之间的张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