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6)
2023(3274)
2022(2755)
2021(2560)
2020(2235)
2019(5082)
2018(4823)
2017(8799)
2016(4810)
2015(5357)
2014(5110)
2013(4934)
2012(4761)
2011(4267)
2010(4532)
2009(4176)
2008(3940)
2007(3402)
2006(3147)
2005(2950)
作者
(15169)
(13148)
(12643)
(11973)
(8284)
(6140)
(5710)
(5080)
(4863)
(4488)
(4407)
(4378)
(4216)
(4188)
(4028)
(3933)
(3797)
(3789)
(3703)
(3683)
(3238)
(3175)
(3122)
(2847)
(2843)
(2829)
(2783)
(2746)
(2651)
(2559)
学科
(16196)
经济(16165)
(12665)
管理(9516)
(8541)
企业(8541)
(6214)
(6167)
方法(6136)
数学(5392)
数学方法(5334)
中国(4993)
农业(4316)
业经(3467)
(3261)
贸易(3258)
(3213)
(3128)
(2858)
(2841)
金融(2841)
(2748)
环境(2730)
技术(2711)
关系(2553)
(2460)
(2437)
资源(2427)
土地(2313)
(2312)
机构
大学(70619)
学院(67054)
研究(30356)
(27555)
经济(27000)
管理(22894)
中国(21512)
科学(20462)
理学(19401)
理学院(19096)
管理学(18733)
管理学院(18609)
(17527)
(16790)
(16687)
研究所(15535)
农业(14139)
中心(13023)
业大(13008)
(11385)
(10765)
北京(10747)
(10736)
师范(10607)
(10591)
科学院(9744)
农业大学(9101)
财经(9089)
师范大学(8974)
经济学(8805)
基金
项目(48138)
科学(37542)
基金(35284)
(33936)
研究(33265)
国家(33199)
科学基金(26363)
社会(20960)
社会科(19842)
社会科学(19833)
基金项目(17915)
(17530)
自然(17356)
自然科(16924)
自然科学(16914)
自然科学基金(16612)
(16275)
教育(14806)
资助(14276)
编号(12959)
重点(11468)
成果(10987)
(10898)
(10874)
(10015)
计划(9762)
创新(9483)
国家社会(9466)
科研(9463)
(9220)
期刊
(29616)
经济(29616)
研究(21501)
中国(16662)
(15960)
学报(15475)
科学(13845)
农业(11608)
大学(11206)
学学(10222)
教育(9576)
管理(8487)
(7873)
(7539)
世界(5405)
(5135)
金融(5135)
图书(5072)
技术(4890)
经济研究(4811)
业大(4520)
资源(4391)
财经(4246)
国际(4204)
(4133)
科技(4124)
问题(3925)
业经(3826)
(3812)
(3768)
共检索到10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MARK SHWARTZ  周亚丽  
大部分甲烷来自于天然气这种化石燃料。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正在采取更环保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将可再生电能转化为碳中和甲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刁承湘  
以2006年诺贝尔科学奖被美国科学家包揽为引子,结合作者在美国著名大学的考察经历,介绍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闰明涛  郝艳萍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graduat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是指已获得科学或工程硕士学位者。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工程包括所有的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详细分析了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变化原因,阐明了美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宏科  费成煜  金星  
拮抗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李宏科深圳农业科技中心费成煜金星在植物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综合防治中,广谱拮抗菌木霉属Trichoderma起着重要的作用。向土壤中大量引进拮抗微生物木霉,可排挤、钝化病原繁殖体,减少其数量,因而阻滞病害的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聪  
今天,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历史上,科学家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对科学家作用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然而,系统地阐述科学家作用的论著尚不多见,如何全面地认识科学家的作用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从而直接影响到科学家作用的充分发挥。领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洋昆  陈晓宇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In Cite科研绩效分析平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北京大学理工科院系科学家科研论文合著网络,并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动态面板高斯混合模型(GMM)探讨网络资本对科学家的学科认可、政府认可、市场认可等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学家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将更有利于提升科研绩效,但不同的社会资本维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一:从结构资本来看,网络关系和活动能力对科学家学术认可有显著影响,但对政府认可、市场认可仅在部分方面有所表现;关系资本会对学术认可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但对政府认可、市场认可不产生影响;认知资本对科学家学术认可、政府认可有部分影响,但对市场认可无影响。建议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将科研合作从增量向提质转变,引入组织协调平衡和优化合作内部结构,完善科研绩效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响  齐欣  
1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当代博物馆提出更高要求作为一种主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博物馆历来承担着传播普及科学、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高质量发展,公民对科学的预期也从单一的生产、生活工具,逐渐扩展到文化享受、精神熏陶等愈发多元化的需求。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公民利用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比例较2015年、 2018年稳步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淼  郭望山  任丽萍  周振明  孟庆翔  
【目的】以硝态氮为惟一氮源,评价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不同区系还原硝酸盐的程度以及对甲烷产生和发酵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Menke人工瘤胃产气法进行24h厌氧发酵,以硝酸钠、可溶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组成纯合日粮,用物理离心和化学抑制剂相结合的方法,将瘤胃液分成8种区系:全瘤胃液(WRF)、原虫(P)、细菌(B)、真菌(F)、原虫+细菌(P+B)、原虫+真菌(P+F)、细菌+真菌(B+F)和负对照(CTN),测定微生物硝酸盐降解率及发酵参数。【结果】P区系硝酸盐降解率显著高于B区系(P<0.001),P+F及B+F区系硝酸盐降解率低;WRF产气量和硝酸盐降解率最高,P+B和P区系次之,这3个区系的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多年来,一国科学家发表的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总数被看成是评价该国科学实力的指标,论文数越多,实力就越强。当人们认识到只考察论文数量显得过于简单粗略后,就希望用更好的指标来反映科研质量,"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就成为新的质量评价指标。2019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美国人次继续位居第一,占全部人次的比例为44%,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内地人次(占比10. 2%)首次超越英国(占比8. 3%),位居第二。按照定义,在科睿唯安分析依据的科学论文数据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中,某位科学家论文被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正>郭永怀(1909年4月—1968年12月),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年英雄模范人物。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坦  黄金霞  张建勇  黄永文  
[目的/意义]面向国内科学家国际化学术交流需求的步步逼近,研究建立中国科学家国际化识别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分析人名唯一标识符的发展特征和研究者识别国际规范的发展趋势,基于ORCID研究提出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化标识服务方案。[结果/结论]创建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提供中国科学家"全球学术身份证"标识服务,并嵌入科研工作流的投稿、文章发布、存储等环节。iAuthor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5000人。大数据时代下不同系统的信息精确识别和互操作,将依赖于更多重要中间组件,例如国际唯一标识符。iAuthor建立的中国科学家国际标识符服务,将可能支持更多来源的信息资源在研究型图书馆实现融汇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华英  
工业雇佣科学家是科学研究的必经阶段,本文阐述了工业雇佣科学家的涵义,产生、产生原因及作用,并用历史的观点对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邓侨侨  王琪  刘念才  
迁移至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国别迁移的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对2430名高被引科学家的简历进行内容分析,以及对其中308名高被引科学家迁移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被引科学家向美国集聚的现象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且随着职业发展,高被引科学家出现从美国逆向集聚的现象。从美国逆向集聚过程中获利的国家包括亚太地区的创新型国家(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在其列。而影响高被引科学家从美国逆向集聚的原因,与这些国家(地区)为科技精英人才提供更适宜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故本文认为,通过对国内发达城市一流大学的投入,创建适宜的工作环境,能为中国吸引更多的科技精英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