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5)
2023(2587)
2022(1948)
2021(2148)
2020(1629)
2019(4055)
2018(4208)
2017(5777)
2016(4460)
2015(5192)
2014(5439)
2013(4463)
2012(4254)
2011(4069)
2010(4336)
2009(3807)
2008(3546)
2007(3129)
2006(2875)
2005(2828)
作者
(9044)
(7389)
(7362)
(7212)
(4797)
(3628)
(3532)
(3155)
(2908)
(2796)
(2551)
(2470)
(2446)
(2417)
(2328)
(2300)
(2267)
(2244)
(2227)
(2167)
(2057)
(1872)
(1855)
(1787)
(1751)
(1740)
(1633)
(1577)
(1553)
(1507)
学科
教育(18526)
中国(9283)
理论(5477)
教学(5415)
(5175)
经济(5156)
管理(4884)
(3790)
(3575)
(3288)
思想(3230)
发展(3224)
(3198)
政治(3156)
改革(3127)
(3101)
研究(3045)
高等(3011)
思想政治(2962)
政治教育(2962)
治教(2962)
德育(2941)
(2883)
企业(2883)
教育改革(2775)
学校(2587)
(2469)
学法(2420)
教学法(2420)
技术(2323)
机构
大学(53949)
学院(47421)
教育(26603)
研究(22063)
(18789)
师范(18758)
师范大学(15902)
(13729)
(11291)
科学(11240)
(10841)
经济(10772)
职业(10530)
管理(10506)
教育学(10316)
北京(10024)
中国(9932)
研究所(9703)
技术(9437)
(8968)
理学(8538)
理学院(8301)
中心(8257)
管理学(8019)
管理学院(7880)
(7766)
教育学院(7590)
职业技术(7178)
(6707)
(6409)
基金
研究(27579)
项目(25539)
教育(22451)
科学(21575)
成果(15450)
基金(14605)
编号(14484)
社会(14246)
课题(13745)
社会科(13154)
社会科学(13152)
(12309)
(11978)
(11353)
国家(11062)
(10888)
规划(9707)
(8964)
项目编号(8807)
科学基金(8567)
研究成果(8522)
(8339)
(8090)
年度(7974)
教育部(7823)
(7750)
(7723)
阶段(7705)
重点(7506)
(7447)
期刊
教育(45738)
研究(28692)
中国(22474)
(13627)
经济(13627)
职业(10648)
技术(8042)
技术教育(6961)
职业技术(6961)
职业技术教育(6961)
高等(5254)
大学(5142)
(5023)
论坛(5023)
(4901)
成人(4734)
成人教育(4734)
高等教育(4680)
学报(4648)
比较(4257)
(4149)
科学(3907)
(3820)
发展(3733)
(3733)
职教(3561)
图书(3557)
管理(3520)
(3025)
金融(3025)
共检索到91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帅  杨天平  
美国教育委员会是全美最具规模的大学协会,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为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全面国际化理念,通过为大学定制全面国际化方案、创建引领国际化学习社区、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大学校园国际化调查与研究等途径参与大学国际化。虽然一直受到自身定位不清、留学生规模增速放缓、过度商业化等困扰,其行动却开创了大学国际化深度发展新路径,有助于避免大学国际化战略同质化、解决大学国际化战略"落地难"问题、拓宽大学的国际合作渠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8月3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与美国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ACE)主席泰德·米切尔举行视频会谈。ACE协理副主席罗宾·赫尔姆斯,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张大良,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副秘书长郝清杰,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等出席。杜玉波会长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情况和学会事业发展的新进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旋天颖  
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大学专业设置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作为法律授权的管理机构,对大学新专业设置进行审批,组织专业评估,在促进专业设置多样化的同时,保证专业质量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为推进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6月2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副主席布拉德先生。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秘书长王小梅、郝清杰等出席会谈。杜玉波会长在会谈时指出,从长远来看,合作共赢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流和趋势。作为人类共同的事业,教育是无国界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双方应该积极发挥各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冉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1954)一案中宣告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宪。该案重塑了教育平等权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这一举世闻名的案件事实上是发生在四个不同州的法律诉讼的集合。借助当年的史料,本文对发生在弗吉尼亚州的案件的缘起、发展、以及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力进行微观分析。该分析显示,布朗案仅是美国教育种族合校的开始,远非胜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建川  
教育委员会制度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通过在地方自治体设立独立于地方首长的教育委员会,使教育行政从政府的一般行政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教育行政制度。自设立以来,为日本摆脱战前教育的中央集权化,保证教育的政治中立性和延续性提供了可靠保障。不过,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在"教育再生"的口号之下,强力推动新一轮教育委员会制度改革,并于2014年6月通过了《地方教育行政法改正案》。此次改革导致首长权限扩大,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加强,体现出新世纪以来整体右倾的日本政权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在全国上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友好合作伙伴——美国教育委员会、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分别发来信函,对杜玉波会长和学会全体成员表示诚挚的慰问。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简称ACE)成立于1918年,是全美高校的主要协调机构和最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组织,由大约1800个学院和大学以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协会、组织和公司组成,在美国高等教育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月5日,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泰德·米切尔(TedMitchell)专门致信杜玉波会长,向学会全体成员致以诚挚慰问,并对中国人民抗击新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强  
解读《美国西部州际高等教育委员会2009年度报告》,了解美国高等教育西部区域合作与交流模式,结合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区域合作资源要素和区域合作支持网络系统在区域合作与交流中的重要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乐  
文章就美国"教育委员会诉皮克"案件与日本富山县立美术馆案件为考察对象,分别根据美国与日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公共图书馆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评析读者阅览权的法律保障。这些观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文化行政主管机关对图书馆的不合理干预,不仅制约读者的阅览权,而且限制读者的思想自由权与表达自由权的实现。除非文化行政主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具有合宪性依据,否则应视为侵害宪法规定的公众基本权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阳  
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是美国教育部长斯佩林斯于2005年任命的咨询机构。2006年9月,该委员会提交报告,对美国高等教育入学能力、支付能力、教育质量、绩效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剖,并提出了六条改革建议。研究这一报告对于我们了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动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分析了报告出台的背景、主流媒体及大学的反映、四个主题词的意义、改革的外部与内部动因、改革建议与责任分工等,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谈了四点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2005年8月,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订了《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天津成为首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07年8月,为加速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召开了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大举措,助推试验区建设,全面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河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位于中枢的重要日常协调机构,其机制在前三十年中虽然变化剧烈,但存在着明显线索,1987年后呈现出相当稳定的状态。这些都需要用一种连续的理论来对其进行整体解释,绝不能简单地套用从冷战起就开始盛行的"竞争-集权"框架。"战略选择"理论能够充分容纳塑造国家安全机制形态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建立起国际环境与国内制度间可信的因果关系,具备长期的解释力。1945-1950年这一时期国安会的机制建立和调整都是由杜鲁门政府"谨慎冒险"的对外战略所主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