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1)
2023(10883)
2022(9034)
2021(8544)
2020(6814)
2019(15842)
2018(15536)
2017(29282)
2016(15947)
2015(18341)
2014(18278)
2013(18250)
2012(17879)
2011(16773)
2010(17014)
2009(15906)
2008(16133)
2007(14626)
2006(13341)
2005(12679)
作者
(48387)
(40543)
(40260)
(38245)
(26237)
(19470)
(18157)
(15716)
(15614)
(14655)
(14138)
(13782)
(13319)
(13260)
(13014)
(12533)
(11968)
(11848)
(11782)
(11409)
(10509)
(9892)
(9890)
(9321)
(9161)
(9063)
(9044)
(8901)
(8415)
(8151)
学科
(77773)
经济(77689)
管理(39344)
(37948)
(28131)
企业(28131)
方法(27481)
中国(26762)
数学(23888)
数学方法(23626)
(20835)
地方(19689)
(17406)
贸易(17389)
(16869)
业经(16122)
(15272)
金融(15271)
(15237)
(15013)
(15005)
银行(14982)
(14669)
(14408)
农业(13626)
(12607)
环境(11699)
地方经济(11111)
(10589)
(10028)
机构
大学(244251)
学院(240200)
(107945)
经济(105939)
研究(96755)
管理(83260)
中国(76595)
理学(69200)
理学院(68246)
管理学(67067)
管理学院(66613)
科学(56134)
(55383)
(50851)
(49592)
研究所(45665)
中心(42149)
(41510)
财经(38429)
(37329)
北京(36735)
(35397)
师范(35073)
经济学(35040)
(35003)
(34143)
农业(32372)
业大(31893)
经济学院(31360)
(29868)
基金
项目(147273)
科学(116109)
研究(109052)
基金(107709)
(94623)
国家(93852)
科学基金(78317)
社会(70760)
社会科(67092)
社会科学(67075)
基金项目(54897)
(53831)
教育(49545)
自然(47872)
(47273)
自然科(46824)
自然科学(46806)
自然科学基金(45992)
资助(45497)
编号(42454)
(37454)
成果(37209)
(34253)
重点(34046)
课题(31239)
发展(30654)
国家社会(30299)
中国(30174)
(30163)
(29815)
期刊
(130590)
经济(130590)
研究(83892)
中国(56644)
(40056)
学报(38112)
科学(36572)
(35934)
管理(33906)
(30720)
金融(30720)
教育(30329)
大学(29292)
农业(27641)
学学(26975)
经济研究(21712)
财经(20392)
技术(19618)
业经(19437)
(17773)
(17173)
问题(17130)
国际(16730)
世界(16146)
(15462)
技术经济(12150)
图书(12112)
(11226)
论坛(11226)
(10975)
共检索到398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荣芳  
美国的票据市场以工具多、规模大引领全球。该文试图沿着美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轨迹,对比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依托银行间市场开拓创新银行间票据市场,规范发展我国现有的商业汇票市场的初步设想。全文共由三部分组成,本期即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美国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交易主体、美联储对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管理以及美国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起源和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荣芳  
本期即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所经历的从探索—规范—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指出票据专营机构的出现提高了票据的集约化程度,上世纪90年代早期试点的正规融资券已具备了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经验,文章展望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莹玮  张婕珂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连接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不同国家对票据的界定不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票据主要指建立在企业信用基础上的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CP),即由资信较高的企业直接签发的短期债务凭证。在我国,票据一般指商业汇票。根据付款人的不同,商业汇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发行商业票据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本文回顾了国际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对票据市场的风险及防范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实际,提出应通过加强资信评级、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监管不断完善等措施,来推进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玉梅  
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与管理层面和政府宏观调控层面总结美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先进经验,并切实分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现实制约因素,从而针对中国国情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宝强  
本文研究了美国通胀指数债券(TIPS)市场的发展,认为其经验能为中国提供借鉴。目前国内能有效抵御通胀的指数化债券仍是空白,能够较好地防御通胀风险的债券品种,仅有基于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券。借鉴美国的经验,在中国引入通胀指数国债,将会有效降低政府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CPI指数编制与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形成完整的通胀指数国债收益率曲线,满足国内居民和机构投资者规避通胀风险的需求,为国内央行考察通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前瞻性提供一个重要的市场化工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兆容  李自然  
目前,我国众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仅经营传统意义上的现货,还引入了大量合同交易,如中远期合同交易、现货递延合同交易等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合同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在部分标准化产品引入集中交易机制后,具有金融属性。它虽然对地方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商品价格发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时有发生被非善意机构或个人利用,进行投机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携款潜逃等情况,极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孟繁永  
按照美国1940年《投资顾问法》及相关规则,美国证监会将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建议、理财规划服务提供方作为投资顾问进行监管,投资顾问监管牌照基本涵盖了整个市场的资产管理和理财服务。美国投资顾问服务市场呈现出数量庞大、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其中,证券商及其关联投资顾问机构占据相对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证券商经历了从依靠经纪通道服务模式向客户需求导向服务模式的转变,而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是其客户服务转型的基本路径。我国证券公司正在探索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美国证券市场投资顾问服务发展经验对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顾问服务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波  
本文从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定义、组织形态及其与创业资本、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等视角,介绍了美国创业投资风险基金的内涵与外延。在借鉴美国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拓宽并规范民间资金投资渠道,促进民营经济,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成长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磊  杨金梅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在世界上发展得最为成熟,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近年来美国市政债券的规模、到期收益率决定因素、发债资金用途、投资人结构、担保和信用评级以及风险防范方面的情况和经验。随后,文章基于美国市政债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在地方政府债券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芳芳  
人们对养老金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社会福利观"与"劳动报酬观"。"社会福利观"认为不同于雇员在职期间所取得的工资,雇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是一种社会福利。"劳动报酬观"认为与雇员工资一样,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工资是雇员薪酬中即期支付的部分,而养老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采用第二种观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妮雅  杨伟坤  
中国正处于农业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在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美国是农业强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在美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分析2014年农业法案中的农业保险政策,总结美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旭昆  李晓红  
梳理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变迁,分析美国信用评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背景因素,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尽快完善和发展信用类债券市场,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法治建设,优化信用评级业发展环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