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7)
2023(2605)
2022(2307)
2021(2276)
2020(1706)
2019(3811)
2018(3873)
2017(7123)
2016(3918)
2015(4360)
2014(4417)
2013(4427)
2012(4123)
2011(3924)
2010(3957)
2009(3756)
2008(3708)
2007(3382)
2006(3054)
2005(2679)
作者
(9800)
(8125)
(8120)
(7810)
(5227)
(4029)
(3946)
(3287)
(3180)
(3062)
(2745)
(2718)
(2602)
(2567)
(2466)
(2431)
(2423)
(2396)
(2391)
(2331)
(1960)
(1944)
(1884)
(1862)
(1850)
(1842)
(1831)
(1801)
(1643)
(1615)
学科
(13026)
经济(12888)
管理(9082)
(8225)
企业(8225)
(7913)
理论(6076)
方法(5474)
中国(5239)
(4985)
业经(4814)
(4121)
(3995)
社会(3899)
经济理论(3438)
(3403)
教育(3362)
企业经济(3215)
(2934)
工作(2499)
农业(2290)
(2202)
数学(2166)
数学方法(2117)
(2105)
金融(2104)
教学(2009)
(1929)
财务(1916)
财务管理(1915)
机构
大学(57325)
学院(55007)
(20469)
经济(19920)
管理(19914)
研究(19785)
理学(17075)
理学院(16833)
管理学(16538)
管理学院(16416)
中国(13826)
(12596)
(10560)
师范(10539)
科学(10498)
(10393)
(9867)
师范大学(8816)
研究所(8690)
北京(8514)
中心(8353)
教育(8178)
财经(8053)
(7963)
(7307)
社会(6700)
(6492)
(6394)
经济学(6035)
财经大学(5949)
基金
项目(30950)
研究(25820)
科学(24863)
基金(22469)
(18356)
国家(18128)
社会(18060)
科学基金(15665)
社会科(15650)
社会科学(15638)
教育(13128)
基金项目(11778)
编号(11705)
成果(11125)
(10812)
(9946)
自然(8848)
自然科(8640)
自然科学(8639)
资助(8588)
自然科学基金(8513)
(7836)
课题(7815)
项目编号(7427)
教育部(7196)
(6946)
(6793)
人文(6782)
重点(6776)
大学(6595)
期刊
(27188)
经济(27188)
研究(21348)
中国(13681)
教育(13671)
管理(8508)
(8065)
学报(6944)
科学(6659)
(6210)
大学(6079)
图书(5509)
学学(4944)
农业(4240)
财经(4107)
技术(4068)
书馆(4041)
图书馆(4041)
(3958)
金融(3958)
经济研究(3933)
(3618)
世界(3380)
业经(3276)
(3148)
论坛(3148)
科技(3088)
问题(3075)
社会(2917)
(2871)
共检索到8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绍芳  
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区学院的社会角色之争,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辩论的一大议题,并引发了高等教育界对社区学院社会角色的深刻反思。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冲突主义、人力资本三大理论派别对社区学院社会角色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艳立  徐玲  
社区学院作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形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社区学院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启示等,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启明  
2012年印度发布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指导下的社区学院纲要,即《印度高校社区学院计划(2012-2017年)》。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学院设立的资格条件、治理模式、主要目标、课程设计、基础设施和师资、招生录取、学分计算和证书获取、财政资助、评估等。印度社区学院计划满足了印度经济发展的当前要求,完善了印度高等教育体系,强化了高等教育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化了技能教育,构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生  徐静  
本文首先从经济、电子技术、移民和政治四方面深刻剖析了全球化对美国社区学院产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社区学院的身份正逐步由社会角色向经济角色过渡;最后指出我国高校在改革中应找准定位、明确身份,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月娥  
美国城市社区改良运动是进步运动时期城市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工业化时期美国城市面临的困境,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进步青年积极投身于社区改良运动,帮助解决城市中的社会问题。虽然20世纪20年代社区改良运动因自身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走向衰落,但是改革者的改革实践及其所倡导的"社区意识"和"邻里精神"对当时及后来美国城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奕佳  刘焱序  宋爽  姚莹  傅伯杰  
全球变化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单元,既面临着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冲击性干扰,也发生着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趋势性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 CBA)便为社区缓解变化甚至抓住时机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了把握当前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途径的机理,论文梳理了近20 a来关于社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的研究。在CBA过程中,资助机构、权力机构、研究机构和执行者是参与行动的主体。适应主体所要适应的对象有冲击性的一阶影响,也有伴生的二阶影响。适应途径具有层次,对应的步骤包括明晰适应对象、清算适应资产、评估适应能力、摸清适应需求、确立适应目的、划分适应阶段、制定适应措施和采取适应措施8个步骤。物质障碍、资源障碍和社会障碍的负向作用则会诱发适应不良。基于此,论文提出优化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应途径的研究方向展望,包括完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搭建长期社区适应的指标框架、以社会—生态网络为抓手强化多主体决策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整体提升社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隽  李新建  王玉姣  
本文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脉络,从内容视角、过程视角与情境视角出发,系统评介了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研究的主要成果,梳理了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研究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大庆  
美国环境审计述评何大庆一、环境审计的产生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工商产业界几乎把最大限度追逐利润奉为企业经济行为的唯一准则,而忽视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造成空气、水质严重污染,使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迫于政府法规制约及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琳  
共同基金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是通过筹集小额的资金所形成的一定数量的投资基金,即由专业经纪人所管理的股票、债券和其它金融证券的投资组合。共同基金以其分散投资、分散风险、进行专业的投资管理、成本低、易兑现、流动性大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共同基金于十九世纪起源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盛行于世界各国,尤以美国最为发达。因此,研究美国共同基金对我国深化金融改革具有极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刚  孙建军  傅丽萍  
随着社会结构中虚拟社区对传统社区的拓展和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活动的延伸,社群信息学(CI)逐渐成为LIS研究的热点。CI产生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应用实践,强调ICT与社群的互动与平衡,特别是利用ICT使一般社群、弱势群体、边缘化社群增强能力和获取权利,以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社会信息公平。CI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ICT有效使用和社区能力、CI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和CI的社会包容性等。美国的CI实践形成了政府、地方、社区、学界四方合力、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其典型的案例分别是技术机遇项目、社群信息学行动、社区技术中心和社区网络化行动。美国CI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和包容性增长具有借鉴意义。CI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三元  庞丽娟  
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社会学习课程经历了一个“重社会生活适应一重智力发展一重全面发展”的发展过程,今后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社会学习课程将朝着目标重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相统一,内容更加综合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凌云  
对"美国五年后的社会科学博士"调查的发起原因、调查结果和政策建议进行阐述,并指出其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涤源  王诚  
二、两个剑桥的“资本论争” (一)两个剑桥面对凯恩斯的一致与分歧 “两个剑桥之争”开始于“资本论争”。这个“资本”是指生产函数中所表示的存在于实际生产过程的实物资本,而不是指货币资本或人力资本。早在1953年,琼·罗宾逊就发表了“生产函数与资本理论”一文,对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函数及其资本概念提出了质疑。但是直至1956年,罗伯特·索洛才在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一文中,站在维护新古典主义的立场上对罗宾逊的质疑作了回答。同年,罗宾逊也出版了《资本积累论》一书,提出了新剑桥学派的分配论、积累论和增长论,并且进一步批评了新古典主义的增长论。此后,两个剑桥派的主要成员及其支持者逐步卷入了这场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涤源  王诚  
在本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凯恩斯主义两个支派内部,也可以说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发生了规模宏大、旷日持久,以英格兰剑桥大学和美国新英格兰剑桥地区为基地,横跨欧美澳亚四大洲的一场关于如何发展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界所称的“两个剑桥之争”。这场论战的挑战者是英国的新剑桥学派,主要代表是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但以卷入这场论战而站在这一学派立场的经济学家来看,还有英国的伊特韦尔、克莱格尔、纳提、斯蒂德曼,美国的内尔、戴维逊、哈里斯、温特劳布、明斯基,意大利的盖莱格南尼、斯巴芬塔,澳大利亚的哈考特、阿西玛科卜洛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涤源  王诚  
四、政策主张的分歧 (一)政策目标分歧 理论内容的分歧导致了两个剑桥派在政策主张上也展开了论争。由于新剑桥学派的政策观点比较简单粗略,而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观点比较系统化,加上论争焦点集中于美国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上。因此两个剑桥派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主要表现为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批评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