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4)
2023(8854)
2022(7814)
2021(7682)
2020(6482)
2019(15310)
2018(15519)
2017(28008)
2016(16740)
2015(19494)
2014(20469)
2013(19588)
2012(18620)
2011(16976)
2010(17660)
2009(16277)
2008(16694)
2007(15809)
2006(13926)
2005(12565)
作者
(48193)
(40480)
(39910)
(38732)
(25545)
(19659)
(18773)
(15756)
(15372)
(14875)
(13667)
(13563)
(12940)
(12903)
(12728)
(12587)
(12568)
(11857)
(11853)
(11749)
(10356)
(10096)
(9787)
(9579)
(9280)
(9104)
(9059)
(9041)
(8334)
(8285)
学科
(60311)
经济(60146)
管理(40502)
(37278)
(30924)
企业(30924)
方法(29324)
数学(23746)
数学方法(23403)
中国(22112)
教育(21740)
(18279)
(16606)
(16601)
理论(16488)
业经(13267)
(12424)
(12013)
地方(11642)
农业(11386)
(11327)
贸易(11320)
(10964)
教学(10430)
(9898)
财务(9865)
财务管理(9822)
(9249)
银行(9220)
企业财务(9188)
机构
大学(243187)
学院(237372)
(85552)
研究(84299)
经济(83134)
管理(80252)
理学(67548)
理学院(66611)
管理学(65041)
管理学院(64562)
中国(59056)
(54228)
科学(52314)
(44496)
(42525)
师范(42199)
(42191)
(40975)
(40191)
研究所(39891)
中心(38353)
教育(37114)
北京(35497)
业大(34584)
师范大学(34223)
财经(32635)
农业(32265)
(31769)
技术(30289)
(29358)
基金
项目(142741)
研究(111199)
科学(110354)
基金(96987)
(83207)
国家(82288)
科学基金(68070)
社会(65755)
社会科(60739)
社会科学(60714)
教育(59665)
(57614)
基金项目(50311)
编号(50193)
(50092)
成果(45216)
自然(42129)
自然科(41084)
自然科学(41069)
资助(40673)
自然科学基金(40321)
课题(37418)
重点(33490)
(33066)
(31191)
(31114)
项目编号(29851)
(29580)
(28798)
教育部(28542)
期刊
(101562)
经济(101562)
研究(81119)
教育(61791)
中国(59673)
学报(38917)
(37682)
(35587)
科学(33068)
大学(30026)
管理(27550)
学学(26248)
技术(25160)
农业(25121)
(19603)
金融(19603)
财经(16727)
业经(16008)
职业(15552)
经济研究(15148)
图书(15048)
(14469)
(13721)
问题(13368)
(12700)
(12460)
论坛(12460)
技术经济(11222)
(11183)
书馆(10818)
共检索到37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彪  何千忠  
由于在进行"公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中居重要地位。这不仅表现在社会整体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对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设定中。在"逐步扩展视野"结构下,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一体化设计;随着社会个体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增加、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目标从简单的知识积累向"个体意识"的完善和"公民资质"的发展转变。这种设定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模式,对中国社会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公民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通过课程设计体现我国在新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主张和内容,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承载公民教育的主体,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不仅深刻意识到所面临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也同样感受到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在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以标准为本"的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了《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其中为培养出更加富有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的主导思想、内容主题与结构,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综合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和构建新的公民教育课程,深有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润美  
在美国综合社会课程中,地理素养的形成是社会科的目标之一,地理学科为社会科的学习提供空间视角,地理技能是实现社会科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些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习在美国综合社会科中被赋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以美国社会科中的地理教育为例,阐释在我国综合社会课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加强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新民  
史地综合是当代美国社会科课程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美国学者认为: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内容设计应关注五个地理概念,即定位、区域、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运动和地区。这五个地理概念是美国社会科课程中史地内容联系的重要纽带,并在课程和教学设计中受到普遍的关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亚夫  
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韩国颁布的《国民教育宪章》为基本视点,从社会科课程的视角,结合其6次基础教育改革历史课程的发展线索与特点,重点阐述了韩国政府对国史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在养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方面的基本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对美、日两国社会科建立的初衷和目标指向及社会科的基本思想等问题作探讨,期望能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森  孙捷  
本文对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全国性课程标准文本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功能取向作了描述和评析,认为该标准文本具有确定的主题内容、独特的结构框架和组织方式,以及明晰的功能取向,并以此说明其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沃尔特·C·帕克  俎媛媛  
美国社会科在培养学生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社会科教育的知名学者,沃尔特.帕克教授在考察社会科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科的涵义、地位及发展,探讨了社会科课程的内容及选择方式,并倡导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双重反思运动中,持续构建和完善社会科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平  沈晓敏  
课程目标在目标结构(包括横向维度和纵向层次)、具体内容(包括认知目标、技能和方法目标、价值观目标)和表述方式三个方面是否科学和明确,影响着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践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美国社会课程标准和我国社会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课程在目标设计和表述上存在一些不科学、不明确的现象,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在深化课程改革之际,我们有必要根据国情,适当借鉴美国社会科的经验,改进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设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莉娟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科课程的目标定位、围绕十大主题的综合课程设计和社会科的有效教学等,阐述了对我国社会科课程整体建构、公民教育体系、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等方面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岚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史上,关于社会科的含义、性质、起源、目标、内容、管理和组织方式等始终存有争议,展示出一定的内在矛盾和张力。其中,关键性的张力包括:(1)课程性质——综合还是分科;(2)课程目标——文化传承还是批判性思维;(3)课程管理——集中管理还是基层自主;(4)教师角色——教师是中转站还是课程开发者。这些张力给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变革带来了基本的活力和理论深度的同时也溢出了学术本身的范畴,体现了美国人关于好社会、好未来的公共争议,反映了该学科领域共性的和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反向转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其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中"反向转学"的基础上探析了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凤华  李春生  
多民族、多种族、多语言的社会特征决定了双语教育在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然而,美国双语教育的实施却一波三折。本文通过追述美国双语教育演变的历史,从目前美国社会反对双语教育呼声日渐高涨的现实出发,以政治视角为切入点,分析自由平等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对美国双语教育的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流爱  
历史有什么用?怎样的历史学习对学生发展是有意义的?这是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共同话题。这方面,英国"新历史科"的改革实践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学科、历史教学本质的理解,深化我们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