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0)
2023(11812)
2022(9652)
2021(8974)
2020(7249)
2019(16696)
2018(16024)
2017(30423)
2016(16498)
2015(18171)
2014(17688)
2013(17564)
2012(16484)
2011(15287)
2010(14958)
2009(13658)
2008(13306)
2007(11382)
2006(10143)
2005(9068)
作者
(48438)
(40547)
(40253)
(38353)
(25795)
(19561)
(18138)
(16176)
(15487)
(14291)
(13987)
(13216)
(12977)
(12877)
(12821)
(12454)
(12139)
(12138)
(11748)
(11530)
(10259)
(9883)
(9814)
(9272)
(9055)
(9016)
(8772)
(8705)
(8177)
(8139)
学科
(66499)
经济(66426)
管理(45671)
(41439)
(30994)
企业(30994)
方法(29008)
数学(26176)
数学方法(25957)
(24486)
贸易(24475)
(23887)
中国(21277)
(19520)
(16597)
环境(14988)
(13953)
业经(13083)
农业(12626)
(12523)
(11295)
(11281)
银行(11249)
地方(11086)
(11042)
(10872)
(10558)
金融(10558)
关系(10407)
(10035)
机构
大学(237406)
学院(235851)
(109950)
经济(108287)
研究(91175)
管理(87222)
理学(75661)
理学院(74763)
管理学(73698)
管理学院(73291)
中国(68771)
科学(54388)
(50501)
(47089)
(47059)
(46107)
研究所(43256)
中心(39378)
财经(37710)
业大(37258)
农业(36794)
经济学(35241)
(34723)
(32667)
(32618)
北京(32431)
经济学院(31983)
(29839)
师范(29479)
科学院(28773)
基金
项目(161637)
科学(127774)
基金(121145)
研究(113309)
(108923)
国家(108120)
科学基金(90469)
社会(75301)
社会科(71677)
社会科学(71665)
基金项目(62905)
(58948)
自然(58892)
自然科(57579)
自然科学(57561)
自然科学基金(56585)
(52363)
教育(50693)
资助(49819)
编号(42398)
(37355)
重点(37306)
(36044)
(33795)
成果(33706)
国家社会(32773)
中国(32035)
创新(31862)
教育部(31644)
科研(31504)
期刊
(113866)
经济(113866)
研究(72695)
中国(43513)
学报(41510)
(41263)
科学(37548)
(32727)
管理(30805)
大学(30723)
学学(29202)
农业(28512)
(23448)
金融(23448)
经济研究(21545)
(20336)
教育(19866)
国际(18849)
财经(18327)
业经(17654)
(16410)
问题(16156)
技术(15941)
(15903)
世界(14890)
资源(11165)
技术经济(10871)
(10853)
商业(10615)
科技(10598)
共检索到351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杨静  马雪剑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及流通势必会受此影响。中国作为粮食净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玉米成为中国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主粮品种,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美国的碳排放政策和贸易战略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贸易及安全。美国的碳排放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两国的GDP及人口、中国的碳排放量等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美国碳排放量的变化,中国玉米进口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20172025年我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俊峰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红  
玉米是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玉米生产省的商品率一般较高 ,特别是吉林省 ,商品率高达 90 %。因此 ,主要生产省产量的大幅度波动不但对全国玉米市场的供给和价格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对我国玉米的国际贸易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玉米产量的波动主要受气候及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影响 ,单靠国内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困难 ,因而应依靠国际市场加以调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文才  刘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玉米贸易面临着小规模经营,竞争力薄弱;进口量突破配额上限,制约后期正常进口;单一国家进口比重大,国际风险高;存在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等多重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实施支持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有序适度调增配额,保证正常进口;实施多元化进口,降低国际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等应对策略,保障我国的玉米产业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单琳琳  
随着中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与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建立了一个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爽  单琳琳  
随着中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利用2000年2014年中国与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建立了一个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真如  
在近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找到其不变的基本面要素并保持自身政策定力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近期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与之前奥巴马政府努力推动的TPP的关系,认为这些都属于贸易领域内的手段,需结合美国对华贸易目标、美国国内博弈力量对比以及区域贸易规则发展趋势分析。目前,TPP谈判仍是争夺贸易权益的重要"规则牌",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后,下一阶段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是否重返TPP或转向非贸易领域热点,以巩固规则制定权和寻求更符合美国意图的全球化。未来在更多非贸易领域多热点的冲突级别和解决水平将直接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全球化格局的演变,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需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在处理中美双边关系上应做好多领域接触和周旋的准备,特别是将贸易与非贸易领域打通进行通盘战略考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伟  秦富  
文章通过对1991~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玉米贸易数据进行比较,利用CMS(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世界玉米贸易的主要国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主要玉米市场的贸易伙伴数在逐渐增加,主要贸易伙伴较为稳定,玉米贸易结构较为稳定;世界玉米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对于世界玉米进口需求的持续增长,市场效应并没有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玉米贸易产生一致性影响,竞争力效应对于世界主要玉米贸易国家而言,正在逐步由负到正转变;2006年以后,需求效应、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对于世界主要玉米国家贸易的影响基本为正。对世界主要玉米国家贸易的分析,将为中国玉米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秦臻  
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持续上升,至2002年中国玉米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玉米贸易和中国玉米出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对世界玉米贸易水平和格局做出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当代世界玉米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状况,一方面从竞争优势入手详细评述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比较成本入手指出了中国当前玉米出口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想  张剑波  
从2010年起,我国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引发国内对玉米进口及外资进入的担忧。本文从玉米进口和外资进入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对玉米市场较强的控制能力、国内持续增长的供给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较小的粮食禁运风险,使玉米进口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外资企业在国内玉米加工业中影响有限,内资企业地位难以撼动。玉米市场的开放对我国玉米行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均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磊  
基于环境保护和贸易保护的目的,美国提出了征收"碳关税"诉求。这将对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各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出口贸易细分数据,分析了美国征收碳关税可能会对我国各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应该在多边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对美国将实行的碳关税政策进行限制约束,及时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莲  
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对乙醇发展对我国玉米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发展可能会促进农业生产,并不会危及粮食安全。可以通过限制价格这个措施就能动态掌握好燃料乙醇发展规模,从而使其发展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燃料乙醇的发展可能会刺激玉米需求量的增长、玉米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下滑,进一步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失去可靠的玉米供给市场,加剧供求紧张的趋势,但近期内不会影响到我国玉米供给;未来重点发展非粮乙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修平  刘帅  
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出口波动曲线呈W型变化,波动振幅近300万吨。玉米贸易逆差与国产玉米供大于求及产业结构优势相矛盾。本文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十年中国玉米进出口的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引力效应。研究表明:世界玉米贸易规模增长促进了中国玉米贸易量增加,贸易结构效应对中国玉米进口波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贸易引力效应是现阶段影响中国玉米贸易最大的因素。其中,在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玉米进口来源国(地区)过于集中的问题,而贸易引力方面也存在中国玉米贸易竞争力不足和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问题。中国应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适度"玉米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良好贸易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