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9)
- 2023(21935)
- 2022(18864)
- 2021(17679)
- 2020(14879)
- 2019(34466)
- 2018(34257)
- 2017(64899)
- 2016(35708)
- 2015(40557)
- 2014(40836)
- 2013(39991)
- 2012(37226)
- 2011(33762)
- 2010(34192)
- 2009(31724)
- 2008(31500)
- 2007(28372)
- 2006(24854)
- 2005(22356)
- 学科
- 济(143894)
- 经济(143714)
- 管理(105978)
- 业(100765)
- 企(84093)
- 企业(84093)
- 方法(63682)
- 数学(54886)
- 数学方法(54069)
- 中国(41288)
- 农(39121)
- 财(38008)
- 业经(33027)
- 地方(32179)
- 学(31075)
- 制(30260)
- 农业(26142)
- 贸(25951)
- 贸易(25932)
- 理论(25464)
- 技术(25374)
- 易(25105)
- 银(24119)
- 银行(24055)
- 务(23532)
- 财务(23427)
- 财务管理(23367)
- 融(23212)
- 金融(23206)
- 行(22969)
- 机构
- 大学(513327)
- 学院(509211)
- 济(200669)
- 经济(196069)
- 管理(195956)
- 研究(173323)
- 理学(168328)
- 理学院(166336)
- 管理学(162994)
- 管理学院(162052)
- 中国(130177)
- 京(110423)
- 科学(107944)
- 财(95218)
- 所(88312)
- 农(85020)
- 研究所(79932)
- 中心(78976)
- 江(77723)
- 业大(76232)
- 财经(74629)
- 北京(70465)
- 范(70230)
- 师范(69533)
- 经(67567)
- 农业(66512)
- 院(62875)
- 州(62639)
- 经济学(59889)
- 师范大学(55982)
- 基金
- 项目(338080)
- 科学(264953)
- 研究(247170)
- 基金(242296)
- 家(211144)
- 国家(209319)
- 科学基金(179169)
- 社会(153687)
- 社会科(145519)
- 社会科学(145479)
- 省(133991)
- 基金项目(127625)
- 自然(116766)
- 教育(116179)
- 自然科(114045)
- 自然科学(114015)
- 划(112649)
- 自然科学基金(111930)
- 编号(101751)
- 资助(100682)
- 成果(84391)
- 重点(76085)
- 部(74239)
- 发(73466)
- 课题(71633)
- 创(71357)
- 创新(66251)
- 科研(64497)
- 大学(63872)
- 教育部(63520)
- 期刊
- 济(225672)
- 经济(225672)
- 研究(153395)
- 中国(107526)
- 学报(81778)
- 农(77489)
- 财(74275)
- 管理(74178)
- 科学(73884)
- 教育(68071)
- 大学(62642)
- 学学(57763)
- 农业(52988)
- 技术(46721)
- 融(46456)
- 金融(46456)
- 业经(37488)
- 财经(36372)
- 经济研究(35469)
- 经(31118)
- 问题(29206)
- 业(28466)
- 图书(27849)
- 技术经济(25219)
- 科技(24942)
- 版(24300)
- 统计(24194)
- 理论(23530)
- 策(22774)
- 商业(22652)
共检索到769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推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创新力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对跨学科研究中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连生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制度又是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难题,是学科至上还是问题优先,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相持。大学内部传统学术组织以学科为导向,虽有其优势,但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以问题为中心、任务为导向、团队为研究单位、基于合同管理的一种独立于院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重视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发端较早,但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阻碍。为突破发展壁垒,美国研究型大学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逻辑起点,创新性地构建了"托管式""独立建制式""矩阵式""学院内嵌式"和"无学科边界式"五种跨学科学术组织形态。这种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连生等在《中国高教研究》第10期撰文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由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冲突,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即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独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科研组织,这种科研组织被称为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U)。美国大学这一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成效显著,分析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的深层次发展原因,更有利于大学开展新知识生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研究组织 组织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科团队 集群创新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三华
英国大学科研水平和质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而且科研创新力举世瞩目,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地推进英国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探究了英国大学科研创新力培育、发展、应用的态势,旨在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实践支持,督促相关问题的改进。
关键词:
英国大学 可持续发展 科研创新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敏 熊沂
远缘跨学科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板块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本文对我国七所研究型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程度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七所大学都已形成了远缘跨学科研究网络,但网络的稳定性较差;七所大学中管理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最频繁,而以综合性见长的工程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远缘跨学科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京
知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和价值体现。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单位制度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活动生存的制度环境,及在制度变革中所遇到的体制性障碍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冲破单位制度束缚是知识创新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知识创新 单位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项伟央 李文静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把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战略,设立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研究中心,以吸引外部科研资助。这些策略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可能会因外部科研资助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了使跨学科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艾华 吴伟 王卫彬
以高校跨学科组织为研究对象,剖析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跨学科研究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表明:跨学科组织的两个子维度即跨学科组织的合理性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科研生产力有显著正效应;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跨学科组织—科研生产力"的关系中均发挥着中介作用,与"跨学科组织的合理性—科研生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相比,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跨学科组织和产业界的联系—科研生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从研究的样本来看,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提升科研生产力的过程中,高校跨学科组织不仅需要释放活力与异质性组织构建合作网络,而且需要优化与创新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