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6)
2023(15546)
2022(13490)
2021(12858)
2020(10888)
2019(24881)
2018(24680)
2017(46873)
2016(25972)
2015(29414)
2014(28853)
2013(28104)
2012(25598)
2011(23243)
2010(23600)
2009(21963)
2008(21404)
2007(18914)
2006(16572)
2005(14929)
作者
(72091)
(59917)
(59664)
(56650)
(38299)
(28705)
(27098)
(23375)
(22825)
(21584)
(20444)
(20175)
(19143)
(19112)
(18349)
(18338)
(17833)
(17640)
(17208)
(17099)
(14908)
(14662)
(14435)
(13671)
(13429)
(13385)
(13382)
(13268)
(12075)
(11730)
学科
(96428)
经济(96290)
管理(80888)
(74421)
(65378)
企业(65378)
方法(45102)
数学(38413)
数学方法(37815)
中国(27278)
(26468)
(24071)
业经(23084)
(22055)
(21486)
技术(20670)
理论(19537)
地方(17989)
(16582)
(16571)
贸易(16570)
财务(16494)
(16486)
财务管理(16460)
(16103)
教育(15975)
(15876)
农业(15839)
银行(15828)
企业财务(15609)
机构
大学(365565)
学院(357400)
管理(143332)
(138736)
经济(135615)
理学(124149)
理学院(122739)
管理学(120380)
管理学院(119705)
研究(117931)
中国(86696)
(78059)
科学(72277)
(66373)
(57973)
(52804)
中心(52692)
研究所(52498)
财经(52471)
(52459)
业大(51453)
(49774)
北京(49673)
师范(49353)
(47694)
(42884)
(42619)
经济学(41163)
农业(40762)
师范大学(39992)
基金
项目(243042)
科学(192708)
研究(181339)
基金(175681)
(151498)
国家(150201)
科学基金(130261)
社会(113831)
社会科(107819)
社会科学(107791)
(95690)
基金项目(92634)
教育(85539)
自然(83955)
自然科(82046)
自然科学(82030)
自然科学基金(80527)
(80347)
编号(74495)
资助(72160)
成果(62282)
重点(54109)
(53890)
(53823)
课题(51929)
(50559)
创新(49582)
大学(47398)
(47103)
项目编号(46940)
期刊
(152696)
经济(152696)
研究(111291)
中国(75254)
管理(55619)
学报(54909)
教育(53701)
(50912)
科学(50462)
(47867)
大学(43205)
学学(38992)
农业(33168)
技术(32075)
(30031)
金融(30031)
财经(25492)
业经(24404)
经济研究(24015)
(21771)
图书(21587)
科技(19398)
问题(19348)
(17705)
技术经济(17614)
理论(17355)
(16019)
现代(15895)
实践(15867)
(15867)
共检索到534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重视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活动发端较早,但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了传统院系组织架构的阻碍。为突破发展壁垒,美国研究型大学以解决复杂性问题为逻辑起点,创新性地构建了"托管式""独立建制式""矩阵式""学院内嵌式"和"无学科边界式"五种跨学科学术组织形态。这种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思想和实践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项伟央  李文静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把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战略,设立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研究中心,以吸引外部科研资助。这些策略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可能会因外部科研资助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了使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科研组织,这种科研组织被称为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U)。美国大学这一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成效显著,分析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的深层次发展原因,更有利于大学开展新知识生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运而生。作为现代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推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创新力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对跨学科研究中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连生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当今大学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制度又是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为了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难题,是学科至上还是问题优先,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张力相持。大学内部传统学术组织以学科为导向,虽有其优势,但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制度安排,建立以问题为中心、任务为导向、团队为研究单位、基于合同管理的一种独立于院系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金华  刘凡丰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王静  
为保障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顺利运行,必须了解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进展、特征情况以及运行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四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现状,并构建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文化保障、人才技术保障等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连生等在《中国高教研究》第10期撰文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由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冲突,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即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独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邹晓东  
本文以翔实、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 ,力图探索和总结现代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从而实现大学学术组织模式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贤金  
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新的坐标定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颖  杨连生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就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与协同主体在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管理创新。由于受到合作中的知识特性、合作各方的知识结构、知识共享的意愿、知识转移渠道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使合作各方的矛盾开始出现,难以实现协同创新的共同目标。为此,要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协同创新,就需要确立正确的政策价值取向,明晰政策的着力方向,完善政策的配套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