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2)
- 2023(16885)
- 2022(14544)
- 2021(13915)
- 2020(11526)
- 2019(26695)
- 2018(26231)
- 2017(49536)
- 2016(27693)
- 2015(31524)
- 2014(31688)
- 2013(30521)
- 2012(27868)
- 2011(25324)
- 2010(25733)
- 2009(23570)
- 2008(23092)
- 2007(20470)
- 2006(17982)
- 2005(16100)
- 学科
- 济(102170)
- 经济(102029)
- 管理(77868)
- 业(70165)
- 企(59840)
- 企业(59840)
- 方法(47040)
- 数学(40624)
- 数学方法(39830)
- 中国(28006)
- 财(26940)
- 农(26896)
- 学(24422)
- 业经(23203)
- 制(22340)
- 理论(21738)
- 地方(19200)
- 农业(17699)
- 教育(17592)
- 贸(17592)
- 贸易(17583)
- 易(17060)
- 和(16883)
- 务(16616)
- 财务(16530)
- 财务管理(16492)
- 银(16078)
- 银行(16028)
- 环境(15872)
- 技术(15853)
- 机构
- 大学(392430)
- 学院(386906)
- 管理(145705)
- 济(143748)
- 经济(140357)
- 研究(131280)
- 理学(126039)
- 理学院(124483)
- 管理学(121604)
- 管理学院(120891)
- 中国(94591)
- 京(84357)
- 科学(83432)
- 财(69366)
- 所(66896)
- 农(62476)
- 研究所(61005)
- 业大(58406)
- 江(58068)
- 中心(58014)
- 范(56678)
- 师范(56126)
- 财经(54856)
- 北京(53713)
- 经(49769)
- 农业(48860)
- 院(47869)
- 州(46874)
- 师范大学(45389)
- 技术(43735)
- 基金
- 项目(263401)
- 科学(205618)
- 研究(194352)
- 基金(187549)
- 家(163953)
- 国家(162567)
- 科学基金(138278)
- 社会(118603)
- 社会科(112142)
- 社会科学(112112)
- 省(104063)
- 基金项目(98507)
- 教育(93409)
- 自然(90027)
- 划(88103)
- 自然科(87933)
- 自然科学(87913)
- 自然科学基金(86272)
- 编号(80419)
- 资助(77778)
- 成果(68313)
- 重点(59946)
- 部(57843)
- 课题(57801)
- 发(55060)
- 创(54520)
- 大学(50873)
- 创新(50690)
- 科研(50192)
- 项目编号(49688)
- 期刊
- 济(158675)
- 经济(158675)
- 研究(117859)
- 中国(81675)
- 学报(65378)
- 教育(64160)
- 科学(57980)
- 农(57436)
- 管理(55114)
- 财(53235)
- 大学(50635)
- 学学(46183)
- 农业(39727)
- 技术(36069)
- 融(31388)
- 金融(31388)
- 财经(26923)
- 业经(25028)
- 经济研究(24778)
- 经(22968)
- 图书(21779)
- 业(20375)
- 问题(20343)
- 版(19369)
- 科技(19016)
- 理论(17799)
- 技术经济(17386)
- 业大(16991)
- 职业(16844)
- 统计(16431)
共检索到57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金福 骆晓
教学与科研统一是研究型大学的理念之一,然而,外在的制度设计往往不能解决实践中存在着的教学与科研的失衡问题。作为有效解决数学与科研失衡的救济方式的课程BUYOUT,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特有的内在制度:教师的自主性、教师对知识的忠诚、学术组织中的信任以及学评教制度为基础。我国相关制度设计也应该重视培养这种符合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内在制度。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课程BUYOUT 制度逻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记友 丁琨 杨忠
通过对华为与X大学的联合研究中心展开分析,探讨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逻辑冲突解决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逻辑冲突得以解决,是二者共同构建结构混合逻辑下自治组织单元的结果。在自治组织单元内部,企业与高校协商设计了分情景确定主导逻辑、主导逻辑保障少数逻辑利益、少数逻辑支持主导逻辑地位3种机制以确保组织单元的有效运行。研究结论对丰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并扩展制度逻辑理论中结构混合方案的研究,同时对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实践具有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谋轩 朱方伟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PPP 模式,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的PPP发展之路。然而,随着PPP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PPP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其中,作为PPP项目最重要的两个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制度逻辑冲突是PPP项目中最为典型也最为根本的问题。如何使公私双方理解、包容与尊重彼此的价值目标,在公共利益逻辑与资本利益逻辑之间求同存异,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开展良性合作、推动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社会资本视角下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系嵌入以及社会资本合作行为四个构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与检验。本文旨在揭示公私制度逻辑冲突对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而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对PPP项目进行治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敏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有显著类群识别特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要科学厘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价值旨归,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把握必须遵循的应然导向,从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瞄准核心关键构建多维度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大社会影响构建双向循环的开放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关键词: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 一流学科 逻辑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万曦
教师评议会是美国大学普遍设置的全校范围内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机构,东北大学是其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案例。透过该校校内各个群体对教师评议会的看法,理想状态下教师评议会的运作机制应是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建设性冲突,又互相合作。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师评议会在美国大学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在治理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重视协调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夏泉 曹艺凡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在"制度决定一切"的理论预设下,制度构建被视为现代大学建设的根本。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及制度规范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治与控制、自由与责任、行政与学术、集权与分权等内在矛盾冲突,时刻困扰着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进程。理解现代大学制度内在冲突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是消解制度内在冲突,走出"制度失灵"梦魇,寻求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现实路径的理性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过去40年中国推动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顺应了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并抓住了战略机遇,获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中国也进入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本质上看,制度型开放就是从以往"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在促进规则变革和优化制度设计中,形成与国际经贸活动中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体系,是对新一轮高标准化的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具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制度安排。据此,加快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国内改革机制、加快并以更大力度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及积极为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做出应有贡献等,是中国转向制度型开放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在顺应乃至引领第四轮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实现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秀辉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存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且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致形成"没有货币"的货币理论而难以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西方主流货币理论有其抛弃历史方法的理由,但根本原因仍在于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在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可借鉴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货币分析思路,为现代货币理论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晓毅
专业群治理是“双高计划”时代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旨在实现“政校行企”多重主体的协同共治。借鉴多重行为逻辑理论,构建“兼容性—中心性”的分析框架,从“组织的实践和雇佣”“行动者与制度场域的关系”“组织的使命要求和资源依赖模式”“行动者在制度场域的位置”四个指标识别高职专业群治理场域中的多重行为逻辑,发现其兼容性低、中心性低,属于疏远型多重行为逻辑。因此,要通过建立“政校行企”专业群治理共同体、建立以信任—协商为核心的沟通机制、强化专业群治理关键资源的保障性支持、增强政策调适的内在稳定性等路径,提升专业群各治理主体多重行为逻辑的兼容性与中心性,推动专业群治理走向“善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朝成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规训制度与学术组织的统一体,负载着不同学科利益,跨学科研究组织已经成为大学推动科学创新的重要载体。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内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学科文化、学科权力与学科利益等层面的冲突,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持续发展需要学科共同目标、学科利益分享机制、学科权力制衡机制和学科文化共同话语框架,通过共同治理消解学科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