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0)
2023(11925)
2022(9893)
2021(8887)
2020(7160)
2019(16111)
2018(15705)
2017(29351)
2016(15737)
2015(17156)
2014(16978)
2013(16857)
2012(16040)
2011(15160)
2010(15451)
2009(14167)
2008(13575)
2007(12029)
2006(11070)
2005(10254)
作者
(48732)
(40855)
(40613)
(38377)
(26080)
(19584)
(18292)
(15934)
(15592)
(14365)
(14125)
(13383)
(13363)
(12928)
(12660)
(12489)
(12072)
(11987)
(11793)
(11594)
(10334)
(10308)
(9769)
(9430)
(9307)
(9050)
(8949)
(8873)
(8273)
(8025)
学科
(87424)
经济(87345)
管理(41529)
(39402)
(29401)
企业(29401)
方法(26207)
地方(25107)
中国(23459)
数学(22665)
数学方法(22536)
(20424)
业经(18245)
(17311)
地方经济(15661)
农业(14570)
(14434)
贸易(14424)
(13889)
(13644)
(13104)
金融(13104)
环境(12763)
(12480)
(12415)
(12294)
银行(12255)
技术(11939)
(11927)
(10658)
机构
大学(234774)
学院(233890)
(107633)
经济(105721)
研究(91915)
管理(85086)
理学(72403)
理学院(71474)
管理学(70459)
管理学院(70027)
中国(67632)
科学(55404)
(50637)
(48040)
(44780)
(44597)
研究所(43654)
中心(39776)
业大(36021)
(35526)
农业(35154)
财经(35138)
经济学(33824)
(32918)
北京(32595)
师范(32523)
(32375)
(31900)
经济学院(30195)
科学院(28597)
基金
项目(153124)
科学(120450)
基金(111017)
研究(108738)
(98922)
国家(98077)
科学基金(82310)
社会(72334)
社会科(68815)
社会科学(68799)
(59710)
基金项目(58839)
自然(51787)
(50850)
自然科(50565)
自然科学(50550)
自然科学基金(49656)
教育(48206)
资助(43757)
编号(42062)
(39462)
重点(34976)
成果(34227)
(33142)
(32120)
发展(31325)
(30842)
国家社会(30731)
创新(30133)
课题(29715)
期刊
(128797)
经济(128797)
研究(75467)
中国(49660)
(41629)
学报(39391)
科学(36152)
管理(32375)
(31570)
大学(29235)
农业(28491)
学学(27581)
(24084)
金融(24084)
教育(23585)
经济研究(22149)
业经(20251)
技术(18942)
财经(17886)
问题(16621)
(15599)
(15422)
世界(13685)
(13552)
国际(13269)
技术经济(12961)
商业(12035)
科技(11460)
资源(10576)
现代(10493)
共检索到36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徐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其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亚太地区经济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变化与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鲁直  
茂物会议与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鲁直一、茂物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的里程碑1994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召开,并且APEC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茂物举行,发表了《茂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伯生  
亚太经济合作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所有贸易、经济交往活动;人狭义上讲,是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协商、协调的基础上达成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经济合作。前一种合作一般是通过企业之间自发的经济贸易业务活动体现出来;后一种合作则一般是通过国家、地区之间的协商、协调或通过各类亚太地区合作组织协商、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玉丽  
1994年亚太经济发展态势福建社科院亚太所单玉丽1994年是世界经济从周期性低谷转入复苏的关键性一年,经济平均增长率约为3.1%,基本上摆脱了连续三年徘徊在1%的呆滞局面,贸易平均增长率达到7.2%.在全球经济看好的形势下,作为世界经济核心的亚太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行诚  
亚太地区因不具备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在该地区出现欧共体或北美式的全区域的紧密型经济一体化合作形态是不可能的。而推行次区域、小区域的经济合作模式则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最现实选择。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上述观点作了简要说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宫占奎  乐平  
日本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的重要成员,其在APEC中的活动对APEC进程和APEC成员,尤其是亚洲成员影响颇深。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日本在APEC发展中的作用:APEC的产生、发展与日本的推动作用;“APEC方式”的产生和日本的灵活态度;APEC大阪会议与日本的积极灵活保证了会议的成功;APEC菲律宾会议与日本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APEC加拿大会议与日本等提出的关于人口、经济膨胀对食品、能源和环境影响的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万仪   杨娟  
自1993年西雅图会议以来,APEC的发展颇受世人瞩目。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APEC的发展前景,尽管结论并不一致,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扼要概述,以期推动研究进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亚太经济政策项卫星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合作的产物,已经渡过了4个春秋。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继续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不仅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黄启才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本文从亚太视野,审视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因应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张建华  
90年代以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是狭义的亚太概念,主要指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该地区从60年代中期以后,各经济体相继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泛指环太平洋沿岸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广义的亚太概念被人们频繁使用。这表明东亚或亚洲部分在环太平洋广大地区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也意味着亚太地区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文采用狭义的亚太概念,并首先从亚太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中去认识中国经济的特殊地位,然后从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以及今后的合作前景中,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晓光  
下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在向区域化、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将走向全球化、一体化。在新的国际关系下亚太地区的经济正以其蓬勃的活力、快速的发展迎接挑战。亚太地区从广义上讲包括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从狭义上讲是指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地区、“四小”、东盟和印支国家。这一地区在近30年中经济迅速崛起,并且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茂荣  
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周茂荣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而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的时候,在世界经济中有两种重要的趋势在并行发展。一种是经济国际化或全球化趋势,即通过国际之间的贸易、金融、投资以及人员和技术的流动,把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彭斯达  陈继勇  潘黎  
新经济一方面使美国在亚太经济格局中的超强地位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新经济通过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经济结构升级和转移效应、经济互补效应以及各国间经济制度和发展状况的差异而对亚太经济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一、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90年代开始,标志着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原先二极对立的局面已为多极化的局面所替代,具体表现在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经济集团左右世界经济,占据世界生产和贸易的2/3。然而在政治上,美国和欧共体对全球政治仍起较大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旧体制的崩溃带来出乎意外的经济衰败,长期被抑制的民族矛盾爆发,出现了政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