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5)
- 2023(18161)
- 2022(15235)
- 2021(14297)
- 2020(12181)
- 2019(27965)
- 2018(27412)
- 2017(52479)
- 2016(28603)
- 2015(31995)
- 2014(31476)
- 2013(31623)
- 2012(29012)
- 2011(26259)
- 2010(26016)
- 2009(24278)
- 2008(23986)
- 2007(21005)
- 2006(18509)
- 2005(16756)
- 学科
- 济(118808)
- 经济(118666)
- 业(102435)
- 管理(92760)
- 企(89927)
- 企业(89927)
- 方法(53913)
- 数学(43844)
- 数学方法(43462)
- 农(38036)
- 财(35586)
- 业经(34367)
- 中国(31601)
- 贸(25985)
- 贸易(25975)
- 易(25370)
- 农业(25324)
- 务(24450)
- 财务(24389)
- 财务管理(24359)
- 制(23400)
- 学(23298)
- 企业财务(23084)
- 技术(22215)
- 和(20696)
- 地方(20214)
- 理论(19936)
- 划(19222)
- 策(18501)
- 环境(17490)
- 机构
- 大学(411977)
- 学院(411448)
- 济(171203)
- 经济(167996)
- 管理(164963)
- 理学(142275)
- 理学院(140761)
- 研究(139542)
- 管理学(138701)
- 管理学院(137954)
- 中国(107540)
- 京(88628)
- 科学(85983)
- 财(77234)
- 农(75239)
- 所(70888)
- 研究所(64637)
- 业大(64221)
- 中心(62790)
- 财经(62095)
- 江(60157)
- 农业(59371)
- 经(56752)
- 北京(56097)
- 范(52133)
- 师范(51560)
- 经济学(51471)
- 院(49822)
- 州(48135)
- 经济学院(46580)
- 基金
- 项目(278342)
- 科学(218712)
- 基金(203591)
- 研究(200973)
- 家(178962)
- 国家(177428)
- 科学基金(151753)
- 社会(128283)
- 社会科(121699)
- 社会科学(121666)
- 基金项目(107849)
- 省(106912)
- 自然(99020)
- 自然科(96739)
- 自然科学(96709)
- 自然科学基金(95045)
- 教育(90771)
- 划(90413)
- 资助(83555)
- 编号(80541)
- 成果(64867)
- 重点(62124)
- 部(61846)
- 创(59570)
- 发(59243)
- 创新(55132)
- 课题(54476)
- 科研(53375)
- 国家社会(53329)
- 业(52812)
- 期刊
- 济(187634)
- 经济(187634)
- 研究(121963)
- 中国(76636)
- 农(69036)
- 学报(67827)
- 管理(62649)
- 科学(61860)
- 财(60500)
- 大学(50988)
- 学学(48044)
- 农业(47497)
- 教育(40541)
- 融(36161)
- 金融(36161)
- 技术(34466)
- 业经(32052)
- 财经(30785)
- 经济研究(30282)
- 业(27554)
- 经(26466)
- 问题(24829)
- 贸(21796)
- 技术经济(21620)
- 科技(20338)
- 图书(20265)
- 世界(20161)
- 版(19387)
- 现代(19153)
- 国际(18953)
共检索到60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中强 阮冬芝
本文基于2008—201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不公平进口调查信息系统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整理而得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对中国被诉企业出口产品转换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知识产权调查立案还是终裁,都会使我国被诉企业扩大其出口产品范围,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同时还发现,我国被诉企业主要是通过“既增加又减少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内部产品结构调整来应对美国知识产权调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婧 杨荣珍
反补贴调查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维护贸易公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本国产业保护意识的增强,反补贴调查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也成为受反补贴调查的重灾国,其中以美国发起的调查居首。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补贴调查数据库》合并形成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企业出口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抑制了企业的出口,从其内在机制来讲,反补贴调查导致了企业对美国出口成本的增加,引发企业经营绩效下降以及融资约束的增强,但却激发了企业进行市场战略调整,这表现为企业降低对美国出口,而增加了对相对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的出口;其次,外资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受到反补贴调查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小;最后,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来讲,反补贴调查使得出口企业数目和续存企业出口额均出现下降,尤其在对美国的出口上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上,虽然出口企业的数目有所减少,但续存企业增加了其产品的出口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王紫琪
充分发挥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效应,是实现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深入结合的有益尝试。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检验了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进一步从动态资源再配置、生存分析视角分别探究外国在华专利申请对行业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申请通过“生产率效应”“成本节约效应”提升出口效率,通过“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效应”“质量提升效应”提高出口质量,从而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且这种影响在出口规模较大、沿海省份、外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外国在华专利申请能够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期,其资源再配置效应是调整行业出口产品范围的重要渠道。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供新思路、为我国“稳外贸”政策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有力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阳 冯程程 徐梦琪 刘凯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本文发现背后的影响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当地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城市企业和资源加工业企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实现贸易增长模式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本文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和效率工资同时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了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调节,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足够高时,工资上升才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控制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资的反向作用之后,工资上升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工资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关键词:
工资 劳动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庞明川
本文基于2004—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与中国工业污染源重点调查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会缩减高污染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并在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城市,以及高债务杠杆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提高利息负担、降低信贷规模和增加治污成本是绿色信贷政策缩减高污染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重要机制。绿色信贷政策还能通过在位企业间资源重置与企业进入效应实现资源再配置,总体缩减高污染行业的出口产品范围。此外,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缩减效应会带来企业整体污染前端治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价格下降,有效“贷”动企业绿色发展。本研究对落实绿色金融政策、推进出口贸易优化升级和经济绿色发展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贝贝 靳玉英 姚海华 王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关键词:
企业出口 产品转换 产品空间 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长林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企业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提高了扩展边际,但降低了集约边际,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出口增长。本文还发现,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地理距离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上述结论对于区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指标的估计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信凯 孔哲礼 李慧
本文利用企业出口决策模型阐明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强度和市场范围的影响,并基于2010—2015年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并且企业受影响频次比越高,负面效应越明显;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覆盖范围越广泛,就越能倒逼企业进行有效应对,其负面效应将有所减弱;具体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同类型,技术法规与标准主要制约企业出口强度的扩大,而合格评定程序则主要限制企业出口市场范围;但不管哪种类型的措施,对农产品企业的负面影响程度都会高于工业品企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措施 企业 出口强度 市场范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卿陶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会显著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贸易成本会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效应和贸易成本的抑制效应都存在;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贸易成本降低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则会通过降低企业出口量抑制企业创新,进而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欣 王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可否借助儒家文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仍是一个未知的学术问题。文章采用2001年到2007年中国海关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非正式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历史的信息和数据来解释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促进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对民营企业影响大于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经济学价值,对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力提供了证据和新探索路径。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出口产品质量 产品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徐源晗 沈彬朝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
企业 质量 测算 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