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0)
- 2023(8681)
- 2022(7194)
- 2021(6451)
- 2020(5503)
- 2019(12199)
- 2018(12102)
- 2017(23916)
- 2016(12680)
- 2015(14028)
- 2014(13798)
- 2013(13968)
- 2012(13274)
- 2011(12491)
- 2010(12616)
- 2009(12166)
- 2008(11593)
- 2007(10391)
- 2006(9633)
- 2005(8764)
- 学科
- 济(75246)
- 经济(75178)
- 管理(35130)
- 业(31773)
- 方法(26119)
- 数学(23929)
- 数学方法(23833)
- 企(23264)
- 企业(23264)
- 中国(18400)
- 地方(16579)
- 农(15587)
- 财(13405)
- 学(13101)
- 业经(12971)
- 贸(12688)
- 贸易(12681)
- 制(12532)
- 易(12328)
- 地方经济(12219)
- 银(10713)
- 银行(10680)
- 农业(10448)
- 行(10313)
- 环境(10268)
- 融(10161)
- 金融(10161)
- 体(9094)
- 产业(8503)
- 发(7980)
- 机构
- 大学(201142)
- 学院(198347)
- 济(97156)
- 经济(95565)
- 管理(72906)
- 研究(72744)
- 理学(62887)
- 理学院(62174)
- 管理学(61397)
- 管理学院(61027)
- 中国(54617)
- 财(42916)
- 科学(41977)
- 京(41627)
- 所(37669)
- 农(35295)
- 财经(34550)
- 研究所(34124)
- 经济学(31900)
- 经(31318)
- 中心(30962)
- 业大(29741)
- 经济学院(28723)
- 农业(28130)
- 江(28024)
- 北京(26822)
- 财经大学(25534)
- 院(25187)
- 范(24525)
- 师范(24216)
- 基金
- 项目(124943)
- 科学(97783)
- 基金(92387)
- 研究(87556)
- 家(81886)
- 国家(81219)
- 科学基金(67818)
- 社会(59859)
- 社会科(56928)
- 社会科学(56913)
- 基金项目(48866)
- 省(46968)
- 自然(42415)
- 自然科(41379)
- 自然科学(41362)
- 自然科学基金(40645)
- 划(40386)
- 教育(38953)
- 资助(37308)
- 编号(33062)
- 发(28357)
- 部(28335)
- 重点(28169)
- 成果(26726)
- 国家社会(25726)
- 创(25630)
- 教育部(24269)
- 创新(24154)
- 科研(23873)
- 人文(23582)
- 期刊
- 济(111262)
- 经济(111262)
- 研究(64907)
- 中国(32837)
- 学报(32526)
- 农(31391)
- 财(30037)
- 科学(28869)
- 管理(26904)
- 大学(24367)
- 学学(23298)
- 农业(21065)
- 融(20639)
- 金融(20639)
- 经济研究(20373)
- 财经(18172)
- 业经(16436)
- 经(15749)
- 问题(15424)
- 技术(14569)
- 教育(13231)
- 贸(12980)
- 国际(11778)
- 技术经济(11620)
- 商业(11084)
- 业(10460)
- 世界(10276)
- 统计(10103)
- 理论(9622)
- 经济问题(9266)
共检索到29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丽丽
美国“9·11”事件的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会有什么直接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短期、中长期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美国 下滑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余斌
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深度回调,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速已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经济运行自身存在较强的下行压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扩大,加大了GDP增速的回调幅度。同时,2008年8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前期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国内经济利益损失迅速显现以及企业为应对外部需求收缩采取的"去库存化"措施,也加大了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调幅度。目前经济回暖迹象仅仅是政策性反弹,尚未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复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一、次级债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下滑次级债危机在美国国内有愈演愈烈之势。美林和花旗最近分别爆出79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巨亏,两家机构的CEO相继离职。尽管美联储在9月份和10月份分别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和25个基点,但这除了加剧美元贬值幅度之外,似乎依旧难挽美国整体经济下跌之颓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积业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反弹回升或平稳运行,而是缓慢减速下滑,至今已延续三年了。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是止跌回升,还是继续下滑;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总供需结构对经济增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率算是适度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庆乐 施青军
防范和化解经济下滑风险,其措施包含政策手段和改革手段。在政策手段中,依据对经济增长效用的方式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划分为稳增长型政策和调结构型政策。前者重在经济发展的策略与稳定,例如:抑制劳动力成本过快上升;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政府投资,实施城镇化和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折点,经济下滑总要破解,破解需要的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也包括体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目前国内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已经超过了50%,但是工业化仍未完成,仍处在工业化时期,未来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是高端的制造业,特别是成套装备的制造业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秋生 王元龙
2008年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固定投资真实增长率大幅下降,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出口退税率接连下调,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力度过大,公众信心下降和紧缩政策的累积能量集中释放。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下滑不是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只是对中国经济下滑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集中于扩大政府非产能投资,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企业发展,增强公众信心,并注重恢复或重建经济系统内部的基本平稳关系,把握好扩张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下滑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在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的门槛时,历史同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全球经济出人意料地全线报捷;而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从美国股市连续下泻开始,全球经济似乎重又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锐
湖北省"银行家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在50%临界值以下,实体经济部门贷款需求减弱。本文深入分析了湖北省贷款需求减弱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剖,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家问卷调查 贷款需求下降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哈继铭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 Stephen Schwartz 黎志刚 夏乐 陈世渊 徐晶 李君
中国经济将于第一季度走出低谷,随着政策组合愈加支持增长,全球经济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改善,经济增长将在随后几个月内开始逐步回升。通货膨胀率将在年中下降至大约3%。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下降3次-4次。财政政策方面,将扩大补贴力度以促进家庭消费,继续实施税收减免,加大在经济适用房方面的开支。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约3%。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在于欧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环境不确定性。疲软的外部需求已造成了出口的下滑,金融危机对风险偏好和投资都可能产生激冷效应。国内金融风险仍然是一个挑战,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缓解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根钱
2012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呈惯性下滑走势,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进一步走低,经济增长速度降至低于8%的水平;为保持经济稳定,政府调控政策的微调力度逐渐加大,继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之后,又采取增加政府投资的措施;调控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我国经济已呈现回稳征兆,但不稳定因素尚未完全消除。
关键词:
2012年二季度 经济监测报告 中国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淑翠 许正中
在城市化建设融资需求倒逼下,中国要破解"融资瓶颈",防控债务风险,治理产能过剩,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亟需强有力的抓手——公私化合作(简称PPP)模式。PPP是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耦合器,可以谨防塌陷"塔西佗"陷阱,打造国际资源配置中心,促进公私资金链条一体化,铸造全面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从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用经济 融资 “塔西佗”陷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建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或许只能顶一时之用,长期来看,唯有改革才能真正激活增长动力由于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美国QE3退出预期提前导致资金撤离、结构性困境压缩货币政策空间,今年中国经济运行似乎面临着重要考验。而针对内忧外困,笔者认为,下半年财政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整体负债水平的持续上升以及如何化解过度负债,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非线性多维状态系统模型,刻画了过度负债带来的金融压力上升,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支出性干预政策无法避免经济体系的金融压力上升,不能消除过度负债所带来的经济下滑风险,去杠杆和缓解金融压力对解决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具有重要意义,而财政扩张政策在长期并不能带来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存在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过度负债 政府支出 非线性预测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