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9712)
- 2022(8013)
- 2021(7352)
- 2020(6188)
- 2019(13566)
- 2018(13169)
- 2017(25201)
- 2016(13068)
- 2015(14411)
- 2014(13699)
- 2013(13173)
- 2012(11898)
- 2011(10672)
- 2010(11162)
- 2009(11045)
- 2008(10082)
- 2007(9243)
- 2006(8187)
- 2005(7628)
- 学科
- 管理(48604)
- 业(47701)
- 济(44351)
- 经济(44269)
- 企(43359)
- 企业(43359)
- 融(26589)
- 金融(26587)
- 银(24249)
- 银行(24239)
- 行(23502)
- 中国(20695)
- 财(18823)
- 制(18315)
- 技术(15911)
- 方法(15425)
- 业经(13837)
- 数学(12673)
- 务(12599)
- 财务(12573)
- 数学方法(12555)
- 财务管理(12548)
- 技术管理(12178)
- 企业财务(12028)
- 农(11838)
- 体(11832)
- 中国金融(11089)
- 体制(10358)
- 地方(10190)
- 理论(9076)
- 机构
- 大学(174537)
- 学院(174320)
- 济(76770)
- 经济(75193)
- 管理(68696)
- 理学(58232)
- 理学院(57688)
- 管理学(57055)
- 管理学院(56689)
- 研究(56418)
- 中国(50872)
- 财(41076)
- 京(35373)
- 财经(31275)
- 科学(28293)
- 经(28283)
- 中心(28218)
- 江(27395)
- 所(26071)
- 经济学(24865)
- 财经大学(23379)
- 研究所(22857)
- 北京(22411)
- 经济学院(22308)
- 州(22031)
- 融(20993)
- 银(20975)
- 范(20754)
- 农(20668)
- 金融(20593)
- 基金
- 项目(111812)
- 科学(90765)
- 研究(88285)
- 基金(82061)
- 家(68782)
- 国家(68151)
- 科学基金(60603)
- 社会(59092)
- 社会科(56269)
- 社会科学(56258)
- 省(44726)
- 基金项目(42999)
- 教育(40720)
- 划(36348)
- 自然(35540)
- 编号(34876)
- 自然科(34797)
- 自然科学(34790)
- 自然科学基金(34245)
- 资助(31596)
- 创(30573)
- 成果(29622)
- 制(28880)
- 创新(27556)
- 部(25376)
- 重点(25225)
- 课题(25005)
- 国家社会(24936)
- 发(24319)
- 性(23573)
共检索到28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其它金融活动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活动。金融创新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获取更大利润,除此之外,主要还有三个因素:(1)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加剧和利率的上升且多变;(2)金融管制;(3)电子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和全球性现代化通讯网络的建立。市场的剧烈变动削弱了金融业的赢利能力,而政府对金融业的严格管理又使得金融企业无法采取一些灵活措施以应付市场变化。于是,一些旨在躲避管制、增强获利能力的创新活动不断涌现。60年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新蓉
金融全球化为各国经济、投资者与储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 ,同时它也改变了市场结构 ,为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带来了新的风险。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 ,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 ,我们应正视金融监管的现实差距和问题 ,推进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努力战胜全球化的挑战。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成本收益 监管合约 制度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金融业特有的脆弱性和强势性特征决定了金融业既要受到审慎性管制,又要受到反垄断管制。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国双重管制的失败,而双重管制失败的根源在于管制者被"俘获"。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管制 管制俘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由于金融监管的制度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金融监管效果 ,因而对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要注重对金融监管制度模式创新的研究。在金融监管制度模式选择及模式创新的决定因素中 ,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利益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金融监管力度应随宏观金融形势、金融市场风险程度、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随时予以调整。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必须要符合国际规则。在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加强和入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 ,混业监管将是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模式创新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模式 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蔚华 谢平
美国是一个金融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金融管制非常严密的国家。为了保持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有活力的发展,同是又要防止金融危机和动荡,美国的金融管理体制也几经变革。但是,随着80年代后期美国金融业的危机四起,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管理体制的呼声很高,《美国总统1991年经济报告》中指出,90年代要对金融体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晓明
从个人金融的概念界定和服务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个人金融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并指出:事实上,就服务的角度而言,中国的个人金融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且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要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开拓市场,则需要改变观经营念,在道德风险防范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渠道、服务机构的创新等方面付出努力。
关键词:
个人金融 服务创新 营销理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时光
“新经济”引起了资源配置机制的深刻变革,“新金融”就是这场变革的结果,是现代金融体制的创新。“新金融”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一体化市场为载体、混业经营为方式、电子网络为手段、金融工程为技术的现代金融体制,它具有资源证券化、运行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经营混业化、手段信息化、技术工程化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经济”的实质就是高新技术与“新金融”的有机结合、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引擎的重点打造、增长动力的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战略实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在服务对象上,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双创"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良好态势发展。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陈柳钦
金融制度创新可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有金融制度进行重构。金融制度创新作为基于制度层面上的金融创新,它也遵循制度创新的五个步骤。金融制度创新从创新主体的不同考虑有需求诱导型创新和供给主导型创新,从创新内容上看有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等类型。我国金融制度创新至少应注意: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增强微观金融企业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等。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昆 王永海 韩宁
国家审计署"十二五"规划提出,"金融审计要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为适应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需要,有效提升金融审计在国家安全审计战略中的地位,亟须创新金融审计制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一行三会"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双层金融监管体制。近年来,小微金融快速发展,现行监管体制日益面临挑战。小微金融监管中存在着准入条件单一、监管标准重安全轻效率的监管价值取向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小微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监管价值理念,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权等措施,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双层监管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麒 张向菁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有望成为金融业的新一轮“焦点”和“主题” 这首先是金融业市场化的需要。伴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金融体制也必然面临改革,银行的角色将从国家财政的会计和出纳向“金融百货公司”,甚至“金融超市”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这种角色的顺利转变需要金融创新与金融营销。 这是金融业在日趋市场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电子联行推广、利差不断缩小、客户投资多样化及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致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日益变窄。所以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强化市场营销观念,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