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1)
2023(9706)
2022(7734)
2021(7286)
2020(6332)
2019(14520)
2018(14348)
2017(28110)
2016(14955)
2015(16856)
2014(17011)
2013(16250)
2012(14746)
2011(13164)
2010(13875)
2009(13509)
2008(12239)
2007(11114)
2006(9728)
2005(8960)
作者
(41858)
(34459)
(34090)
(32823)
(21833)
(16386)
(15839)
(13277)
(13265)
(12462)
(11666)
(11592)
(11003)
(10929)
(10842)
(10750)
(10141)
(10107)
(9749)
(9681)
(8670)
(8498)
(8250)
(7932)
(7753)
(7698)
(7698)
(7414)
(7010)
(6790)
学科
(56315)
经济(56248)
(42858)
管理(41233)
(35009)
企业(35009)
(28219)
金融(28212)
方法(27844)
(26196)
银行(26176)
数学(25476)
(25271)
数学方法(24939)
中国(23447)
(18665)
(16756)
(13765)
(13401)
财务(13349)
财务管理(13325)
企业财务(12786)
业经(11965)
理论(11913)
地方(11414)
中国金融(11386)
(11167)
保险(11076)
(11075)
(10060)
机构
大学(202993)
学院(202843)
(82768)
经济(80847)
管理(77459)
研究(65456)
理学(65375)
理学院(64765)
管理学(63336)
管理学院(62987)
中国(60957)
(43599)
(42622)
科学(37351)
财经(33815)
中心(32894)
(32651)
(30987)
(30652)
(30621)
研究所(29366)
业大(27562)
北京(27429)
经济学(25915)
(25520)
财经大学(25446)
(25385)
金融(24916)
农业(24286)
(24222)
基金
项目(131308)
科学(102567)
研究(96684)
基金(94763)
(81784)
国家(81099)
科学基金(69806)
社会(60366)
社会科(57331)
社会科学(57313)
(51474)
基金项目(48554)
教育(45821)
自然(45027)
自然科(44095)
自然科学(44081)
(43353)
自然科学基金(43283)
资助(41440)
编号(39933)
成果(33302)
重点(29488)
(28873)
课题(28190)
(27662)
(27067)
创新(25873)
科研(25382)
项目编号(25317)
教育部(25244)
期刊
(87450)
经济(87450)
研究(64809)
中国(42570)
(41089)
金融(41089)
(34295)
学报(29526)
管理(29217)
(28213)
科学(26228)
教育(24096)
大学(23395)
学学(22028)
技术(18853)
农业(17993)
财经(16740)
经济研究(14741)
(14153)
业经(13270)
统计(12066)
(10879)
问题(10676)
理论(10561)
国际(10396)
决策(9921)
(9710)
(9582)
技术经济(9565)
实践(9562)
共检索到31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凡保  
风险投资模式的选择与金融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体系可以从风险资本的来源、风险投资的中介形式以及风险资本的退出途径三个方面影响一个国家风险投资模式的选择。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使得风险资本有丰厚的来源,有合理的风险投资中介组织,而且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伍琴  
银行中介的信贷配给与股权融资中的逆向选择,既源于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又是不同金融结构风险管理的特点所致。现有两种金融结构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不适应以技术创新为增长动力的“新经济”需要。风险投资是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红  
金融业大致可以分为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业、作为融资中介的证券业和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业三个相对独立的业态。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即我国应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是分业经营、全面综合经营还是以分业为主、适度开展综合经营的金融体系?从历史经验看,各国在缺乏有效风险管控和监管的综合经营阶段,均发生过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国家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进行了深刻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海川  
世界各国金融模式大致可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我国金融业目前正处在金融深化、战略构架的关键时期,围绕金融模式选择这个大议题,国际、国内有诸多不同观点和声音,本文就此展开综述和分析,试图就此问题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蓉  
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金融体系的不同造成股份公司治理模式的根本差异 ,而在不同理论指导思想的影响下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股份公司治理模式。完善中国股份公司治理模式必须从改革金融体系入手 ,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使之逐步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玉梅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的投融资、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是引导资源配置最重要渠道之一,碳金融可以将金融资本和低碳经济项目、低碳产业联通起来引导相关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机制。加快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有利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剑庆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凡  
从风险投资角度出发,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运行理论基础,探讨风险投资参与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模式及评价体系,结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震龙  
风险资本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蕴藏着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是聚合人力资本的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特性使之与保守的传统金融相区别 ,它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 ,重新构建了社会总资本的循环过程 ,并促使新金融体系逐渐形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长军  张丽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洪  
首先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分析,将金融体系两种传统模式(银行主导、市场主导型)的实质差异概括为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的不同。其次通过对近20年来两种模式发展演变的分析,首次提出两者都在趋同于一种新的中间模式———多元协调型金融体系,并认为该新模式代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储蓄→投资转化过程这一新角度分析了多元协调型模式的实质,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发生了实质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国晖  雷颖慧  
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需要各个层面不同机构的广泛参与,本文从整体上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意义、作用及运作模式,通过区分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不同动因及相对优势,分别探讨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中各自的定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者参与普惠金融的不同运作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谌玲  
日本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运作模式及建设等都方面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与做法。本文从相关文献出发,对日本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日本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农村金融的结构框架及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动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彬  
通过对印度农村金融的构成、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介绍了其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指出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主要在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多样的农村金融产品形式,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责任划分。认为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经验能够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心丹  傅浩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各种形式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金融体系困境、1994—1995年的墨西哥货币金融危机和今年以来东南亚各国货币危机。这告诉我们,有必要对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认识金融风险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和性质,从而寻找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