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6)
- 2023(7063)
- 2022(5793)
- 2021(5201)
- 2020(4418)
- 2019(9836)
- 2018(9937)
- 2017(18492)
- 2016(10209)
- 2015(11674)
- 2014(11897)
- 2013(11248)
- 2012(10331)
- 2011(9437)
- 2010(9522)
- 2009(9189)
- 2008(8990)
- 2007(8257)
- 2006(7229)
- 2005(6846)
- 学科
- 管理(34072)
- 济(33178)
- 经济(33098)
- 业(28298)
- 企(23939)
- 企业(23939)
- 制(13696)
- 财(12596)
- 农(11475)
- 方法(10988)
- 体(10710)
- 中国(10063)
- 业经(9422)
- 数学(8894)
- 数学方法(8778)
- 学(8011)
- 体制(7953)
- 银(7806)
- 银行(7789)
- 务(7506)
- 财务(7475)
- 行(7461)
- 财务管理(7453)
- 融(7450)
- 金融(7443)
- 企业财务(6978)
- 理论(6790)
- 农业(6385)
- 划(6196)
- 环境(6120)
- 机构
- 学院(145286)
- 大学(145135)
- 济(57309)
- 经济(55957)
- 研究(51775)
- 管理(51661)
- 理学(43501)
- 理学院(43023)
- 管理学(42316)
- 管理学院(42034)
- 中国(39934)
- 京(31593)
- 财(30858)
- 科学(30069)
- 农(27100)
- 所(26513)
- 江(23821)
- 研究所(23685)
- 中心(23362)
- 财经(23124)
- 业大(21710)
- 农业(21366)
- 经(20787)
- 北京(19827)
- 范(19200)
- 师范(18950)
- 院(18789)
- 州(18231)
- 经济学(17549)
- 财经大学(16914)
- 基金
- 项目(93800)
- 科学(73458)
- 研究(71478)
- 基金(66670)
- 家(58152)
- 国家(57648)
- 科学基金(48520)
- 社会(44856)
- 社会科(42396)
- 社会科学(42388)
- 省(37282)
- 基金项目(34581)
- 教育(33401)
- 划(31338)
- 编号(29946)
- 自然(29741)
- 自然科(28999)
- 自然科学(28989)
- 自然科学基金(28471)
- 资助(26606)
- 成果(25900)
- 制(23412)
- 课题(21761)
- 重点(21559)
- 部(21296)
- 发(19909)
- 创(19795)
- 性(18949)
- 创新(18635)
- 国家社会(18572)
共检索到23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赴美饲料工业考察团**考察团成员:杨庭楷、陈锡文、韩俊、张增英、张显斌、颜波。应美国饲料谷物协会的邀请,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牵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一行6人,于1997年7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玲 王燕
一、美国的粮食保护政策体系 (一)价格保护是粮食保护体系的核心。 美国长期实行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核心。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将数量管理与财政补贴相结合,凡是享受补贴的农场主必须参加政府减耕和水土保护计划。根据国会的法令,联邦政府授权农业部每年规定小麦、玉米、高粱等7种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支持价格公布后,全年稳定不变,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农民可以在市场上按市价出售他们的粮食;如果市价低于支持价格,政府就通过提供贷款、进行收购或直接付给补贴的方式,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孙鹤
自70年代末农村确立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受经济利益驱动,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但也出现了粮食市场时紧时松、反复波动的新问题。粮食市场上供求关系反复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机制形成这种潮汐式现象?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 改革 理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德翼 杨海娟
粮食银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周德翼杨海娟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微观上搞活以提高流通效率与宏观上调控以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之间的矛盾尖锐;二是农户或者其它粮食经营者分散自储自售粮食导致粮食储运经营效率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仁健 吴越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目标与思路唐仁健吴越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一)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9~1984年,主要是逐步提高国家统派购粮食的计划收购价格,同时,适当缩小统派购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超过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照升 李富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雪琴
我国入世已成定局,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国外优质粮及其先进快捷的分销体系的进入将对中国粮食市场形成冲击,对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形成挑战。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组建粮食银行,重构中国粮食流通新体制,营造世贸组织规则下的宏观调控环境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林贵
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王林贵酝酿已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这是一次决心很大、力度很大的改革,也是一次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的改革。国务院确定以“四分开一完善”作为改革的基本思路,抓住了当前粮食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卫红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改革的复杂性放慢了改革的步履。改革目标的多元性、摇摆性,改革利益取向的分散性,改革手段的行政性以及改革动力的间断性等导致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徘徊。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可动摇,让企业和政府都归位, 让农民得到其应得的。
关键词:
粮食 流通体制 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廷煊
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陈廷煊"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食物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生活资料。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粮食消费的全民性、经常性之间,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需要通过收购、运输、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相连,构成粮食的流通。粮食流通体制对粮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滁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俊彦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肖俊彦目前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较多,其基本问题是生产者价格相对偏低,消费者价格偏高,政府所耗费的人财物力日益增高不下,而市场波动频率加快。这一问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要彻底解决,不仅粮食流通体制内部矛盾的理顺需要创造条件和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