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4)
- 2023(11064)
- 2022(9367)
- 2021(8891)
- 2020(7431)
- 2019(16876)
- 2018(17264)
- 2017(33485)
- 2016(18571)
- 2015(20772)
- 2014(21236)
- 2013(20430)
- 2012(19120)
- 2011(17484)
- 2010(17989)
- 2009(17380)
- 2008(17273)
- 2007(15653)
- 2006(14355)
- 2005(13460)
- 学科
- 济(64886)
- 经济(64770)
- 管理(56091)
- 业(49963)
- 企(40815)
- 企业(40815)
- 制(23553)
- 方法(22910)
- 财(22547)
- 中国(22469)
- 农(22115)
- 数学(19649)
- 数学方法(19362)
- 体(16443)
- 业经(16442)
- 银(16004)
- 银行(15982)
- 行(15401)
- 融(14184)
- 金融(14177)
- 贸(13876)
- 贸易(13867)
- 易(13384)
- 策(13246)
- 农业(12976)
- 体制(12892)
- 学(12638)
- 务(12047)
- 财务(12002)
- 财务管理(11966)
- 机构
- 学院(260871)
- 大学(260176)
- 济(109082)
- 经济(106489)
- 管理(95063)
- 研究(92714)
- 理学(79352)
- 理学院(78504)
- 管理学(77317)
- 管理学院(76799)
- 中国(74001)
- 财(59564)
- 京(56347)
- 科学(51429)
- 所(47207)
- 财经(44051)
- 江(42719)
- 农(42033)
- 中心(41796)
- 研究所(41644)
- 经(39661)
- 北京(36615)
- 范(35489)
- 师范(35151)
- 业大(33992)
- 院(33445)
- 州(33315)
- 经济学(33169)
- 农业(32707)
- 财经大学(32142)
- 基金
- 项目(156423)
- 研究(122769)
- 科学(122358)
- 基金(110264)
- 家(94231)
- 国家(93358)
- 科学基金(78665)
- 社会(76120)
- 社会科(71983)
- 社会科学(71968)
- 省(61048)
- 教育(57933)
- 基金项目(56444)
- 编号(52596)
- 划(51565)
- 自然(47171)
- 成果(46602)
- 自然科(45975)
- 自然科学(45961)
- 资助(45710)
- 自然科学基金(45145)
- 课题(38079)
- 部(36158)
- 重点(35390)
- 制(34989)
- 发(34181)
- 性(33123)
- 创(32365)
- 项目编号(31872)
- 年(31267)
共检索到42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玲 王燕
一、美国的粮食保护政策体系 (一)价格保护是粮食保护体系的核心。 美国长期实行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核心。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将数量管理与财政补贴相结合,凡是享受补贴的农场主必须参加政府减耕和水土保护计划。根据国会的法令,联邦政府授权农业部每年规定小麦、玉米、高粱等7种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支持价格公布后,全年稳定不变,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支持价格,农民可以在市场上按市价出售他们的粮食;如果市价低于支持价格,政府就通过提供贷款、进行收购或直接付给补贴的方式,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则 袁永康
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多年形成的计划体制思维惯性,使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异常艰难;存在着以粮食为中心线索的诸多矛盾,国家为此承担着高昂的代价。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既无法灵活适应丰年、欠年的供求变化,更难以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因而必须进行坚决彻底、稳妥有序的全面改革。本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购销政策的基本思路和若干建议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政策研究,改革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卫红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体,改革的复杂性放慢了改革的步履。改革目标的多元性、摇摆性,改革利益取向的分散性,改革手段的行政性以及改革动力的间断性等导致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徘徊。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可动摇,让企业和政府都归位, 让农民得到其应得的。
关键词:
粮食 流通体制 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敏谦 李明生 罗叶
文章认为,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于理顺粮价,增加粮农利益,减轻财政负担,疏理流通渠道等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粮食的供给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双重约束波动较大.而需求的刚性强,加之粮食政策和购销体制多变,粮农、粮食经营者和政府在渐进的改革中经历了不少的波折。文章针对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粮食供给环境紧张,购销政策不稳定,收购价格不合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乏力,以及经营主体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坚持市场取向为改革原则,以及稳定生产与供给,掌握必要粮源以调控市场,制定合理收购价格,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粮食企业改革等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孙鹤
自70年代末农村确立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受经济利益驱动,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但也出现了粮食市场时紧时松、反复波动的新问题。粮食市场上供求关系反复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机制形成这种潮汐式现象?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 改革 理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仁健 吴越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目标与思路唐仁健吴越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一)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9~1984年,主要是逐步提高国家统派购粮食的计划收购价格,同时,适当缩小统派购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超过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照升 李富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林贵
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王林贵酝酿已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这是一次决心很大、力度很大的改革,也是一次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的改革。国务院确定以“四分开一完善”作为改革的基本思路,抓住了当前粮食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滁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立军
1998年4月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以“四分开一完善”为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粮改方案得到了有效实施,“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措施的运行已开始带动粮食市场总体的良性运转,一年多来的粮改实践应该说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
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先导,这也是显然的事实。但是作为农业主要产品的粮棉却很难进入市场,其中粮食的周折尤其引人注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全根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绩效与难点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九五”期间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也相应地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顺价销售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