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6)
2023(11904)
2022(10258)
2021(9206)
2020(8041)
2019(18342)
2018(18094)
2017(34701)
2016(19338)
2015(21553)
2014(21612)
2013(21257)
2012(19655)
2011(17939)
2010(17973)
2009(17127)
2008(17197)
2007(15540)
2006(13503)
2005(12227)
作者
(59043)
(49607)
(49597)
(46994)
(31250)
(23956)
(22522)
(19360)
(18546)
(17499)
(16768)
(16354)
(15850)
(15603)
(15538)
(15521)
(15315)
(14738)
(14305)
(14242)
(12594)
(12082)
(11989)
(11273)
(11107)
(11101)
(11043)
(10942)
(10017)
(9900)
学科
(75244)
经济(75128)
管理(61030)
(55752)
(46056)
企业(46056)
方法(35119)
数学(30926)
数学方法(30659)
(24221)
(21261)
(19141)
中国(18586)
(17024)
业经(16801)
(15854)
贸易(15852)
(15445)
环境(15416)
(15118)
财务(15089)
财务管理(15048)
企业财务(14269)
农业(13715)
地方(13267)
(12973)
银行(12919)
(12810)
(12331)
(12329)
机构
大学(286088)
学院(283038)
(115771)
经济(113388)
管理(106551)
研究(96906)
理学(92312)
理学院(91266)
管理学(89796)
管理学院(89276)
中国(72208)
科学(61353)
(59704)
(56273)
(55387)
(50869)
业大(47188)
研究所(46360)
农业(44918)
中心(44483)
财经(43830)
(42981)
(39634)
北京(37121)
经济学(36003)
(35625)
师范(35123)
(34271)
(33276)
经济学院(32764)
基金
项目(191198)
科学(149134)
基金(139461)
研究(133457)
(124057)
国家(123039)
科学基金(103674)
社会(85753)
社会科(81285)
社会科学(81258)
(74884)
基金项目(74621)
自然(68454)
自然科(66829)
自然科学(66802)
自然科学基金(65645)
(63936)
教育(61245)
资助(56078)
编号(52520)
重点(43709)
成果(42888)
(42598)
(40458)
(40084)
(37860)
科研(37736)
创新(37647)
计划(36804)
课题(36313)
期刊
(124123)
经济(124123)
研究(79456)
中国(53588)
学报(52078)
(50432)
(45002)
科学(44668)
大学(38260)
管理(36678)
学学(36344)
农业(33328)
教育(25558)
(25187)
金融(25187)
财经(22020)
技术(21600)
经济研究(20132)
业经(20062)
(18804)
(18038)
问题(17002)
(15475)
(13962)
科技(13612)
技术经济(13556)
业大(13286)
理论(13196)
商业(12853)
财会(12299)
共检索到41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红  
根据外部性理论,只有当实施环境管制政策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时,才意味着政府管制相对于市场缺失是更有效率的。因此,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作为评估管制政策效率的标准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最早在环境领域引入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管制影响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鉴并及早引进管制影响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红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最早在环境领域引入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管制影响分析),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已初步具备在环境领域引入管制影响分析的主要条件,应及早引入管制影响分析的理念和制度,以提高我国环境管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陈果  
基于国际要素流动模型分析表明,严格的环境管制将降低外资进入某地区的可能性,而松散的环境管制将有利于外资的进入。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1999—2004年我国28个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管制对我国FD I的区位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表明在外资区域投向引导时必须强化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耿强  孙成浩  傅坦  
本文将外商投资企业(FDI)细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重新审视了地方环境管制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风险偏好的视角对以上发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FDI进行区位选择时对环境管制的偏好有别,其中合作企业偏好环境管制标准较高的省份,独资企业则相反,合资企业介乎二者之间。另外,FDI对地方环境管制水平的偏好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环境管制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容易引进FDI,而在"独资化"比例逐步加大的趋势下,中西部地区要警惕成为部分FDI(尤其是独资企业)的"污染避难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文绪武  
能源是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确保能源供给是美国的根本利益所在。美国能源产业早期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罗斯福新政时期确立了能源产业管制框架。1970年代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产业去管制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革中的失败做法以及随之发生的能源危机影响深远。21世纪到来后,美国的能源战略、能源政策与能源立法有了新的转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薇芬  
90年代,是“环境的十年”。全球环境保护增强对世界贸易带来的各种影响势将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挑战和考验。《浅析环境管制对贸易的影响》一 文的作者,从各国贸易政策的制订、产品的成本、公众的消费行为以及对商品的需求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环境管制的加强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和贸易摩擦,预言为此将导致产品的需求结构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对中国的外贸工作者了解国际贸易问题的热点和增强环保意识很有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晓红  
命令控制型的环境管制政策能较快地控制污染排放,但缺乏效率,且不利于技术创新,激励型的环境管制政策具有成本低、技术创新激励性强的特点。基于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激励型的环境管制政策日益重视。我国未来环境管制政策的设计应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环境政策对技术进步的激励作用,并适度结合命令控制型的环境管制工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慧  张威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在重创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证明了以透支消费、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为支点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奥巴马政府不遗余力地寻找缓解危机后续效应的发展思路,期望通过"再工业化"重塑美国的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凌辉  
一、引言出口管制是美国长期奉行的利用审批、许可证等行政手段对商品出口、服务输出或技术转让进行强制性管理限制的一项政策。美国相当重视出口管制在保持科技优势、维护经济利益、捍卫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为此,美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出口管制体系。作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慧慧  
环境管制作为政府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相关节能减排措施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本文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视角的PVAR数据模型,以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管制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变动效应。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和较强的正向冲击,经济激励型环境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正向冲击强度不大,自愿意识型环境管制方式统计上不显著,且呈负向冲击;但从方差分解各种管制方式对能源效率增长的长期累积贡献来看,自愿意识型环境管制的贡献均高于其他两种方式。上述结论表明,环境管制对于能源效率提高有一定影响,未来管制方式要从命令控制到经济激励和自愿意识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云辉  
本文在对环境管制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15年18个工业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污水、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的管制及其他因素与产业转移的关系。主要结论是,对于省区一级政府,加强环境管制不构成引进产业资本的顾虑,而放松环境管制,也非促进产业发展的手段。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已经不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或税费水平的增减。通过产业政策谋求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壮大,同时着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是实现产业资本流入、地区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增进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云辉  
本文在对环境管制与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15年18个工业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污水、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的管制及其他因素与产业转移的关系。主要结论是,对于省区一级政府,加强环境管制不构成引进产业资本的顾虑,而放松环境管制,也非促进产业发展的手段。中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已经不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或税费水平的增减。通过产业政策谋求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壮大,同时着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是实现产业资本流入、地区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增进的有效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媛媛  
本文首先参考Cahuc和Zylberberg(2004)以及Copeland和Taylor(2003)的分析,从理论上得到了劳动对污染品价格,即环境管制的交叉弹性,在数值上与污染品占总成本份额及排放强度成正比,在符号上取决于两种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随后采用2001-2007年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验证了交叉价格弹性为正,也就是说劳动与污染品是总的替代品,环境管制加强会促进就业上升;污染排放强度也确实会提高交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污染密集型的重化工行业,环境管制加强所引致的就业创造相对较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席涛  
最近30多年间,美国通过改革僵化的命令-控制的管制体制,建立了市场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的管制体制。监管机构以成本-收益分析作为制定和执行规章的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分析方法和绩效标准,以提高管制质量,提高管制效率。中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强调社会主义特色的同时,更带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特征。分析美国市场经济中成本-收益分析的管制体制,对中国政府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建立现代监管体制会有所启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杨  李惠茹  林发勤  
环境管制和环境效率均从成本角度影响着FDI的流向,前者通过直接增加外资企业成本,降低投资东道国的环境成本优势,引致FDI外流;后者则直接通过减少非期望产出从而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成本优势。此外环境效率还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影响地区环境管制的强度,进而促使环境管制程度降低,间接影响FDI。本文试图在理论层面证明环境成本是决定外资企业是否转移的重要原因,从经验层面研究环境管制、环境效率对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从直接效应上看,环境管制的加强对FDI表现为消极影响,而环境效率提高则有利于吸引FDI;从间接效应上看,环境效率的提高通过降低环境管制强度间接有利于FDI流入,而这一效用以O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