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
- 2023(2049)
- 2022(1678)
- 2021(1581)
- 2020(1592)
- 2019(3255)
- 2018(3289)
- 2017(6380)
- 2016(3581)
- 2015(3940)
- 2014(4026)
- 2013(3957)
- 2012(3740)
- 2011(3458)
- 2010(3513)
- 2009(3559)
- 2008(3645)
- 2007(3048)
- 2006(2588)
- 2005(2575)
- 学科
- 险(10699)
- 保险(10607)
- 业(10419)
- 济(9507)
- 经济(9487)
- 管理(7989)
- 企(6528)
- 企业(6528)
- 方法(5536)
- 银(5429)
- 银行(5428)
- 中国(5223)
- 行(5100)
- 数学(5060)
- 数学方法(5016)
- 融(4498)
- 金融(4498)
- 各种(4470)
- 制(4458)
- 种类(4282)
- 类型(4269)
- 各种类型(4263)
- 财(3932)
- 保险业(3760)
- 度(2844)
- 务(2843)
- 制度(2840)
- 财务(2840)
- 财务管理(2825)
- 业务(2822)
- 机构
- 大学(50524)
- 学院(48077)
- 济(18928)
- 经济(18458)
- 管理(17754)
- 中国(17535)
- 研究(16935)
- 理学(14063)
- 理学院(13896)
- 管理学(13598)
- 管理学院(13504)
- 财(12410)
- 京(11201)
- 科学(9612)
- 财经(9288)
- 所(8925)
- 经(8529)
- 中心(8306)
- 研究所(7922)
- 北京(7778)
- 融(7610)
- 农(7573)
- 江(7511)
- 金融(7506)
- 财经大学(7178)
- 银(6388)
- 业大(6260)
- 经济学(6115)
- 院(6083)
- 州(6014)
共检索到81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翔 郑如霞
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江河洪水灾害最受美国政府的关注。为了有效地防御与减轻此类灾害造成的损失,政府不仅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灾害政策管理机制,而且还以立法形式加以保证。其中,国家洪水保险法与洪水灾害防御法是两项最为主要的立法。 一、国家洪水保险法及其完善 尽管美国政府在历次大水灾之后都考虑过洪水风险保障的可能性,但直到1968年联邦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苑达
本文认为,由于导致洪水灾害损失增加的因素的无法控制或难以改变,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继续保持逐步扩大的趋势;传统的财政补偿方式已经不适应这种趋势,商业性保险补偿方式也因标的损失的高度相关而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克服商业性保险补偿方式局限性的途径,是建立有政府作为承保主体参与其中的国家洪水保险制度。本着既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尤其是注重相关的保险理论和知识的应用的原则,本文也对我国国家洪水保险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弓长 于海纯
洪灾保险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分担由洪水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最大程度上补偿受灾人的财产损失。构建洪灾保险的法律路径不仅有助于实现上述目的,且是对当前国家政策呼吁和现实风险社会的回应。其立法形式应当逐步推进,由试点规则到成为《保险法》中巨灾保险篇章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运营路径应当由政府和保险人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联合协作,共同有效的推进洪灾保险制度的落实;在事前构建联合巨灾保险基金制度,保证资金流动性以应对洪灾风险的即时性;在投保时实施强制基础保险加浮动的自愿机制,照顾不同种类风险承担者的现实需要,最后应建立洪灾保险的公估人机制,保障洪灾保险制度的后期实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陈明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和防御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并以社区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四个阶段的重点环节与相关任务,并对建立灾害高效防御机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气象 灾害 防御 机制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淑娥 王保生
本文针对江西省鄱阳湖区连年的洪涝灾害对该地区早稻生产造成的影响,采用调和权重法对早稻气象产量进行分析,提出洪涝发生年份,5~6月降水量与早稻气象产量密切相关,且5~6月降水量达600mm 以上,对早稻生产十分不利。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早稻产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穆治霖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该文通过回顾近两年来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深入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为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出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志生 卢志光 陈琳
通过1996~1997小麦越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喷灌麦田越冬期间0~60cm土壤水分及小麦分蘖节(2cm)深度处上温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土壤冻深的因素。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灌补水时期的确定原则,并首次提出补水量的估算公式。
关键词:
冬小麦 越冬 水热状况 旱冻 喷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宜
大气降水的不规则运动是引发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小洪水、大灾情"特性显著的渭河下游洪泛区的洪水特性、降水规律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插值计算法进行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空间分析,评估并区划了研究区汛期洪灾风险的降水危险性。主要结论为:①季节性的强降水过程是引发渭河下游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连续暴雨或大范围暴雨往往带来洪水灾害;②汛期降雨量呈现出显著的南多北少特征,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递减,咸阳、高陵县、大荔县西北部降水量偏低,而秦岭北麓的华县、华阴及西安市区降水相对丰富;③汛期降水变率虽然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征,但降水量变化较大的区域(西安市区、华县以及潼关县东南部)都集中于南部的秦岭北麓;④根...
关键词:
渭河下游 洪灾危险性 降雨量 降雨变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有鹏 于瑞宏 马宗伟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特征与洪水灾害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长江下游太湖东苕溪流域的南苕溪为研究区,进行了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模拟验证和特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建 汤大清
通过对高县危害严重的暴雨性洪水灾害及其危害的调查统计,结合该县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探讨灾害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洪水灾害,防治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红梅 陈玉贵 李浩 黄泽群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湖南省气象局“天擎”大数据中心,充分整合“气象+水利+水文”数据,采用JAVA、Python、HTML+CSS等跨平台开发语言,B/S、SOA、“云+端”架构,虚谷、Star Rocks 2.0数据库研发,针对湖南省、市、县水利部门、中小型水库和电站的本地化业务需求,提供基于位置的流域和集雨区的面雨量预报、气象预报预警、来水预报、水位预报、入库流量预报和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等综合服务,有效提升湖南省防洪调度、安全度汛、发电增效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水旱灾害 数据源 多源数据整合 信息共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考虑洪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短期影响及对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以"基于洪水保险的洪灾风险(FIRFR)"和"洪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PFIOS)"两种概念指数为基础,对全国范围及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的县(市)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等级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RFR和PFIOS县(市)频数分布特征差异显著,前者基本呈"尖峰"、"右尾"状分布,而后者基本呈对称分布,洪灾短期影响与洪灾潜在影响的重点区域不同。根据不同分区FIRFR和PFIOS统计特征和相对等级差异,提出不同分区综合防洪减灾对策与建议,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 沈志刚
文章运用最优再保险的均值-方差原则研究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的混合最优再保险,并推导出混合再保险组合的最优自留水平的表达式。在实证研究中运用随机模拟获得符合实际灾害特征的损失分布而不是使用Poisson分布,并运用实际的分布推导最优混合再保险组合和分析再保险组合中各分担部分的走势。对洪水保险的最优再保险组合、再保险组合内部损失分担、再保险组合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为我国洪水保险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洪文婷
在经历了几场罕见的大灾大难之后,巨灾风险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迫切要求国家尽快建立所谓的"完整制度"或"管理体系",实现巨灾风险管理。这种想法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实践的分析,认为巨灾是目前人类难于应对和应对不了,而又不得不应对的一种自然灾害。无奈之下,人类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建立一个又一个的专项巨灾保险制度,实现单个巨灾风险管理的突破;二是通过建立涵盖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和风险转移等内容的全面巨灾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巨灾风险的全过程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