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5)
- 2023(8303)
- 2022(7109)
- 2021(6707)
- 2020(5710)
- 2019(13733)
- 2018(13541)
- 2017(24643)
- 2016(14454)
- 2015(16715)
- 2014(17109)
- 2013(16404)
- 2012(15398)
- 2011(13962)
- 2010(14336)
- 2009(13087)
- 2008(13010)
- 2007(11793)
- 2006(10073)
- 2005(9153)
- 学科
- 济(50209)
- 经济(50152)
- 管理(33855)
- 业(32058)
- 企(25210)
- 企业(25210)
- 方法(25136)
- 数学(22164)
- 数学方法(21926)
- 教育(20263)
- 中国(19221)
- 农(14853)
- 财(13787)
- 学(13264)
- 理论(11574)
- 贸(10244)
- 贸易(10242)
- 业经(10046)
- 易(9951)
- 农业(9720)
- 地方(9660)
- 制(8998)
- 和(8345)
- 技术(8330)
- 务(8262)
- 财务(8247)
- 财务管理(8222)
- 企业财务(7732)
- 教学(7663)
- 发(7495)
- 机构
- 大学(206291)
- 学院(199709)
- 济(75462)
- 经济(73642)
- 研究(70821)
- 管理(70551)
- 理学(61054)
- 理学院(60177)
- 管理学(58979)
- 管理学院(58565)
- 中国(46953)
- 京(44802)
- 科学(43051)
- 范(37559)
- 师范(37325)
- 所(35803)
- 财(34919)
- 教育(34870)
- 研究所(32689)
- 农(32444)
- 中心(32070)
- 江(31141)
- 师范大学(30774)
- 北京(29060)
- 业大(28618)
- 财经(28044)
- 农业(25785)
- 经(25447)
- 院(24836)
- 州(24542)
- 基金
- 项目(129022)
- 科学(102433)
- 研究(101849)
- 基金(89845)
- 家(76949)
- 国家(76154)
- 科学基金(64022)
- 社会(61717)
- 社会科(58157)
- 社会科学(58138)
- 教育(54929)
- 省(51338)
- 基金项目(47255)
- 划(45754)
- 编号(44839)
- 成果(39684)
- 自然(39123)
- 自然科(38186)
- 自然科学(38172)
- 自然科学基金(37481)
- 资助(35970)
- 课题(33190)
- 部(30992)
- 重点(30650)
- 发(29122)
- 年(27417)
- 教育部(27230)
- 创(27102)
- 项目编号(27004)
- 性(26711)
共检索到300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9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了一场以脑科学为依据的早期儿童教育运动,该运动的依据是突触发展呈倒U型曲线的研究、关键期、丰富环境的研究、莫扎特效应这四个相互应证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本文从脑与认知科学的视角来分析该运动中人们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与论证方式,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误解。澄清这些错误有利于新兴领域——教育神经科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贺丽霞
数学能力是基础性的认知能力,包括数量、空间和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早期数学教育有助于在儿童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为儿童奠定认知和神经基础,从而培养儿童抽象而精确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具有数的概念,体现在两个独立的数的核心表征系统,一是大数系统,模糊估计、粗略表征物体的数量幅度;二是小数系统,精确计数、清晰表征每一个物体。早期数学教育可以借鉴当前丰富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将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利用儿童先天具备的数学潜质,逐渐深入而广泛地培养儿童的数学技能。培养儿童的早期数学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三元 庞丽娟
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社会学习课程经历了一个“重社会生活适应一重智力发展一重全面发展”的发展过程,今后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社会学习课程将朝着目标重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相统一,内容更加综合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美国 儿童教育 社会学习课程 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石君齐
智能技术作为儿童教育媒介正以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学校、家长追捧的时代宠儿。在现象学传统中,技术是事物显现的中介,事物经由技术在儿童面前显现。智能技术作为高级信息技术,其强大的自动化特性叠加信息技术的离散化本性进一步拓展了对世界"祛魅"的范围。然而,任何先进的技术呈现都无法穷尽一个具体特殊的实在,儿童在真实情境中丰富、独特、异质性的生命体验恰恰彰显了符号的空虚与干瘪。技术为世界"祛魅"的背后渗透着单凭思想的力量就试图完全把握现实总体性的同一性哲学,暴露出新的形而上学构建企图,其后果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儿童的认识起点,造成事物虚拟显现中整体与部分的断裂、多样性与同一性的遮蔽,以及儿童交往关系层面的缺席。因此,智能技术应定位于助力事物自然显现的引带技术,从同一性的霸权转向对异质性的维护,帮助儿童深刻体验、理解意义,充分回应儿童教育对世界"返魅"的渴求。
关键词:
智能技术 儿童教育 信息技术哲学 现象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石君齐
智能技术作为儿童教育媒介正以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学校、家长追捧的时代宠儿。在现象学传统中,技术是事物显现的中介,事物经由技术在儿童面前显现。智能技术作为高级信息技术,其强大的自动化特性叠加信息技术的离散化本性进一步拓展了对世界"祛魅"的范围。然而,任何先进的技术呈现都无法穷尽一个具体特殊的实在,儿童在真实情境中丰富、独特、异质性的生命体验恰恰彰显了符号的空虚与干瘪。技术为世界"祛魅"的背后渗透着单凭思想的力量就试图完全把握现实总体性的同一性哲学,暴露出新的形而上学构建企图,其后果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儿童的认识起点,造成事物虚拟显现中整体与部分的断裂、多样性与同一性的遮蔽,以及儿童交往关系层面的缺席。因此,智能技术应定位于助力事物自然显现的引带技术,从同一性的霸权转向对异质性的维护,帮助儿童深刻体验、理解意义,充分回应儿童教育对世界"返魅"的渴求。
关键词:
智能技术 儿童教育 信息技术哲学 现象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勇
本文从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流动儿童教育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南京、苏州、杭州和绍兴等四个城市的调研显示:流动儿童在课堂回答问题、获得表扬和遭到批评等主要教育过程方面总体上弱于城市儿童,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等教育结果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儿童。进一步地计量检验发现,流动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融入城市教育,来到城市的时长与流动儿童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城市融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读于城市儿童为主的学校对流动儿童教育过程的融合产生了显著的负向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融合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丽姣 边霞
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美国《早期儿童研究季刊》2004—2013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样本,分析美国早期儿童与教育研究方法及选题的现状。研究发现,美国早期儿童与教育研究方法灵活多样,相关部门建立的数据资源为研究提供了使用大数据库的契机;研究以儿童为核心研究对象,其中3~6岁儿童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注重3岁以下及刚入学儿童的研究,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关于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涉及儿童语言、认知、情感及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研究选题尤其关注儿童发展及与其有关的教育政策、教育机构、家庭系统,既有考虑各系统间交叉关系的研究,又有针对某一系统中特定教育因素的专门研究,研究深入探讨具体教育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关键词:
残疾儿童 教育公平 原因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奇 张红川
作为个体两种最基本的计算能力 ,估算能力与精算能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二者不仅在表现形式、作用、发展模式、所需环境与教育条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离性特点 ,同时也具有不同的起源、认知机制与脑基础 ,这为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建河
本文指出 ,在深化中国教育改革 ,实施全民教育 ,推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中 ,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卫 王穗苹 杨宁
本文通过对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早期儿童教育和关怀方案的考察, 分析比较了这些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的异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特殊教育政策伦理分析是特殊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特殊教育政策伦理存有效率"善"伦理至上、多数者"善"伦理主张、唯政府"善"伦理偏好、技术理性"善"伦理倾向等偏颇,带来对特殊教育公平的羁绊。对特殊教育政策伦理的完善与建构应当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伦理原则,沿着义务论的思路,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夯实特殊教育政策价值正当性的基础。
关键词:
特殊儿童 政策伦理 特殊教育公平 正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开始兴起。1891年著名的剑桥方案提出,让智慧出众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四、五、六年中学习四至九年级课程内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通用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大脑加工网络的运行特征,强调运用多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不同情境中不同背景、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认知能力学习者的需要,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通用教学设计这种关注课堂中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设计思路为落实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