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5)
2023(10741)
2022(8610)
2021(8137)
2020(6830)
2019(15281)
2018(14829)
2017(28215)
2016(15265)
2015(17236)
2014(16754)
2013(16737)
2012(15545)
2011(14029)
2010(14201)
2009(13716)
2008(14032)
2007(12391)
2006(11052)
2005(10502)
作者
(43027)
(35975)
(35859)
(33974)
(23250)
(16888)
(16192)
(13863)
(13699)
(12875)
(12492)
(12155)
(11864)
(11522)
(11424)
(10808)
(10778)
(10466)
(10353)
(9955)
(8994)
(8884)
(8652)
(8338)
(8133)
(8079)
(7881)
(7838)
(7259)
(7116)
学科
(76524)
(72471)
经济(72368)
(71819)
企业(71819)
管理(60715)
方法(30809)
业经(27249)
(25167)
(23776)
数学(22888)
数学方法(22747)
(19422)
财务(19413)
财务管理(19396)
中国(19208)
企业财务(18399)
农业(16882)
(16460)
技术(16100)
(14725)
(14516)
(14453)
贸易(14444)
(14142)
(13770)
(13402)
企业经济(12398)
理论(12018)
体制(11719)
机构
学院(229880)
大学(228834)
(106946)
经济(105432)
管理(92031)
研究(79727)
理学(78596)
理学院(77802)
管理学(77044)
管理学院(76593)
中国(65237)
(50125)
(48948)
科学(43406)
(39900)
财经(39882)
(36767)
(36472)
研究所(35892)
中心(34348)
(34077)
经济学(33632)
北京(31496)
经济学院(30378)
财经大学(29509)
业大(29323)
农业(28880)
(28176)
(27804)
师范(27612)
基金
项目(144460)
科学(117119)
基金(109264)
研究(109246)
(94202)
国家(93364)
科学基金(81208)
社会(74030)
社会科(70244)
社会科学(70224)
基金项目(56730)
(53019)
自然(49622)
教育(48876)
自然科(48554)
自然科学(48539)
自然科学基金(47812)
(44970)
资助(43941)
编号(41930)
成果(34667)
(34335)
(34320)
(33268)
重点(32638)
国家社会(32097)
(31480)
创新(30293)
教育部(30050)
(29742)
期刊
(122551)
经济(122551)
研究(73396)
中国(43778)
(42110)
管理(39349)
(35507)
科学(32144)
学报(29617)
农业(24797)
大学(23959)
(23314)
金融(23314)
学学(22532)
财经(21010)
教育(20332)
经济研究(20059)
业经(19957)
技术(19876)
(18325)
(16229)
问题(16011)
世界(15912)
(15377)
国际(14310)
技术经济(14018)
现代(12008)
财会(11379)
会计(10460)
经济管理(10329)
共检索到35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刘戒骄  
本文以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拥有的三家典型国有企业——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邮政服务(USPS)和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Amtrak)为例,介绍和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对其直接拥有的企业的治理。尽管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巨大差异,但是,美国独特的在特定行业和为特定目的设立国有企业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重视董事会制度的做法,对中国改进国家在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有企业运营机制等方面,仍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党印  
国有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组织形式从分权模式更多地朝着集权模式的方向演变,也有部分国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双重所有权管理模式。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的职责应为:制定国家所有权政策;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其所有者权利;不应干预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提高运营透明度是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中国深化国企改革,应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重新定位,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问责机制,提高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于2005年推出,在2015年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强调国家所有权的合理性,重申国家作为所有者应遵循的原则,倡导国有企业进行平等的市场竞争和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国有企业应实施更高标准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董事会应承担受托责任。《指引》对中国以管资本为主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透明度、问责机制和国家有效行使所有权等方面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俊江,及扬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 ,其特点是围绕私有化展开 ,各具特色 ,又不拘一格且不乏共性和同步性。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改革后 ,曾取得了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财政负担的积极效果 ,但也造成了大量失业、两极分化和金融动荡等负面影响 ,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陶元磊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许多企业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融资需求也随之扩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选择在美国上市的国有企业到2006年11月为止仅有17家,约占境外上市国有企业总数的7%。美国高昂的IPO成本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让许多意欲境外上市的国有企业望而却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已在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伦志  王德全  
一、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形式与演进在相当大的意义上可以说,产权问题的提出来自西方学者对正统的后又成为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的根本缺陷的思考与批评。正统的竞争性理论模型假定: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只有一种私有制模型,且市场行为者间的交易界限极为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迅  李东升  
法国国有企业高管主要是来自于知识精英阶层,政府做为选拔的主体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合同制对享有高度集中控制权的高管进行制约,并根据高管在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薪酬,而知识精英阶层的声誉机制,确保了激励方式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祥松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本文借鉴德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谈谈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一、德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基础:有宏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经济体制。它既有别于法国的那种依赖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登永  
德国东部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转换及其启示洪登永在所有实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国家之中,原东德无疑是一个例外。两德统一使原东德的计划经济几乎在一夜之间转变为市场经济,原东德地区数以万计的大小国营企业一下子被推向市场竞争。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亓名杰  
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各国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了很多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加以比较研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有益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霄勇  
合理的薪酬模式可以为企业薪酬体系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框架。本文比较了几种薪酬模式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对国企薪酬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磊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及董事会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难以解决现有的代理冲突问题。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缓解代理冲突问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经过漫长的发展,也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控发展至今天的与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相集成的新高度。然而,国内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套治理体系的概念边界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模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实践困难。所以,以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开展概念和边界进行辨析,同时以英国上市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监管开展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标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   
文章在介绍两德统一后德国对东部国有企业的改造和德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两德统一后,德国对东部国有企业的改造是成功的。尤其是对德国托管局实施的先调查研究,走小步,随时调整进行改造的作法及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给予了肯定。作者认为,从德国对东部国有企业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让竞争性企业都参与竞争,实现市场化;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不能仅仅为了眼前,必须着眼长远;对企业内部改革要从有利于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一概而论;在改革中,必须切实保护职工利益,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