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7)
2023(5469)
2022(4612)
2021(4357)
2020(3710)
2019(8471)
2018(8220)
2017(15294)
2016(8409)
2015(9142)
2014(9187)
2013(8755)
2012(8025)
2011(7288)
2010(7415)
2009(7302)
2008(7217)
2007(6514)
2006(5819)
2005(5588)
作者
(22707)
(19269)
(18991)
(18171)
(12197)
(9072)
(8642)
(7270)
(7240)
(6934)
(6583)
(6381)
(6255)
(6189)
(6144)
(5808)
(5579)
(5544)
(5543)
(5524)
(4860)
(4623)
(4537)
(4404)
(4309)
(4250)
(4235)
(4225)
(3818)
(3693)
学科
管理(29116)
(27873)
(27844)
经济(27793)
(21669)
企业(21669)
(12004)
(11982)
(11467)
方法(9835)
中国(8293)
数学(8282)
农业(8259)
(8251)
数学方法(8147)
业经(7842)
体制(7064)
(6914)
财务(6895)
财务管理(6877)
企业财务(6554)
(6502)
银行(6491)
(6219)
金融(6217)
(6198)
收入(5823)
(5319)
(5254)
贸易(5252)
机构
大学(119201)
学院(116811)
(49230)
经济(48186)
管理(43636)
研究(40868)
理学(36990)
理学院(36563)
管理学(36041)
管理学院(35799)
中国(31651)
(27130)
(24847)
科学(22165)
财经(20330)
(20110)
中心(18525)
(18363)
(18330)
研究所(17772)
(17235)
(15938)
经济学(15821)
师范(15810)
北京(15761)
业大(15122)
财经大学(15036)
(14931)
(14292)
经济学院(14116)
基金
项目(75827)
科学(60567)
研究(58249)
基金(56057)
(48116)
国家(47671)
科学基金(40906)
社会(38763)
社会科(36676)
社会科学(36669)
基金项目(29186)
(28744)
教育(27316)
(24510)
自然(24452)
自然科(23845)
自然科学(23839)
自然科学基金(23435)
编号(23368)
资助(21963)
(21200)
成果(20854)
(17749)
重点(17383)
课题(16805)
国家社会(16490)
(16028)
(15942)
(15849)
教育部(15746)
期刊
(58130)
经济(58130)
研究(38947)
中国(26928)
(22644)
管理(17614)
(17492)
学报(16464)
科学(15923)
教育(15420)
(13844)
金融(13844)
大学(13737)
学学(12685)
农业(11206)
财经(10717)
技术(9157)
(9157)
业经(8914)
经济研究(8642)
问题(7610)
(6322)
世界(6162)
国际(5897)
(5856)
财会(5476)
(5452)
理论(5318)
会计(5271)
现代(5267)
共检索到185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提摩西M·斯密汀   郭华   王小军  
近年来,美国是贫困率在两位数以上的唯一一个现代化国家。几乎所有其他可类比国家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在反贫困和提高居民经济独立水平方面都比美国的制度要好得多。收入保障政策对贫困状况的影响近年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减少贫困人口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作为公共收入保障政策的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对贫困状况的改善效果可以通过比较同一贫困线标准下,税收和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龙强  
不公正、不科学的制度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贫困分三个层次,高度贫困是指生存艰难,中度贫困是指财富匮乏,低度贫困是指生活缺憾。对于三个层次的贫困应区别对待,即消除高度贫困,减少中度贫困、减缓低度贫困。反贫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高度贫困;二是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反贫困机制以减少中度贫困;三是建立以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以减缓低度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颖涛  
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 ,城市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贫困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广泛存在着。本文从我国城市反贫困的现实入手 ,建构了一个我国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的制度框架。作者认为 :我国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的制度建构 ,对于缓解乃至消除贫困 ,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妍  
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农民对新的技术、信息的反应速度与吸收应用能力,是关系农民职业选择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对农民收入具有最高的边际收益的投入,教育投入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提高农民收入应该制定教育普遍服务政策,确立我国教育普遍服务目标与水平,建立教育普遍服务基金,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并配合以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锡明  王海芳  
反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过去的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主要采用了“经济增长扶贫战略”和“目标瞄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发生了改变且扶贫任务更加艰巨,反贫困行动需要采取新的思路来取得全面突破。本文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新时期政府扶贫战略应采取的新举措,并从社会保障和扶贫的关系、农村贫困特征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了社会保障在反贫困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戴蓬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为了缓解和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依据我国政府确定的农村贫困标准,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我们基本解决了上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玉亮  邓宏图  
对一个转型社会来说,贫困是由于导致贫困的"制度",后者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消费等因素共同形成一种具有循环累积性的"联动机制",最终使农民既缺乏能力,又缺乏权利,陷入制度性贫困状态。此外,社会转型也将导致原有产业、就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原来适应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能适应于转型过程中及其转型后的社会,进而演变成马克思意义上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者。要打破这种制度性的"贫困锁定",一个可行的政策选择就是在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重建合作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金融,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并同时在农业内部发展更多的非农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言林  李体欣  
农村贫困,需要金融帮扶,但资金从农村净流出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本文以马克思对土地制度的论述为基础,结合土地是农村家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业金融资本赖以附着的载体的实际,运用农业投入产出模型和和金融需求供给模型,分析了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对农村家庭投资和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不但影响农村家庭投资,而且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进而影响农村金融反贫困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金霞  徐志刚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根据我们在黄河流域四个大型灌区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上村级的集体水资源管理制度正在逐渐被用水协会和承包管理所代替。由于改革具有很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因而很多改革流于形式;而只有那些建立了有效节水激励机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实现节水的目标。我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节水激励机制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会导致小麦单产的降低,但下会对玉米和水稻的单产以及农民收入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贫困状况也不会因此而恶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基于2010年中西部五省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低保的反贫困效应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保显著降低了实保样本的贫困水平,但其对总样本和应保样本的减贫效果则不太理想。覆盖率低、瞄准偏误高,以及救助水平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低保的减贫效果。而导致这些限制因素的原因则包括地方财力不足、低保管理模式不当、农村配套社保政策不完善,以及家计调查中存在的测量误差等。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仍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将是改善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英芳  
本文揭示了中国贫困地区人口经济面临的三个不良循环。论证了突破这些不良循环的迫切性及其实现条件,以及改变不良循环的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