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
2023(1372)
2022(1228)
2021(1175)
2020(1099)
2019(2498)
2018(2449)
2017(5310)
2016(2921)
2015(3238)
2014(3119)
2013(3306)
2012(2973)
2011(2607)
2010(2635)
2009(2679)
2008(2764)
2007(2333)
2006(2157)
2005(2070)
作者
(7094)
(5920)
(5847)
(5567)
(3701)
(2783)
(2732)
(2249)
(2173)
(2127)
(2086)
(2027)
(1978)
(1921)
(1822)
(1799)
(1771)
(1743)
(1720)
(1540)
(1488)
(1442)
(1416)
(1370)
(1346)
(1285)
(1284)
(1269)
(1201)
(1176)
学科
(21518)
税收(20087)
(19923)
(8102)
管理(7598)
(7273)
经济(7260)
(5743)
(5209)
企业(5209)
财政(4821)
(4260)
(3612)
(3106)
财务(3106)
财务管理(3105)
方法(2978)
企业财务(2848)
数学(2756)
数学方法(2691)
(2653)
收入(2350)
支出(2093)
(1797)
(1720)
贸易(1719)
税法(1697)
(1693)
(1557)
中国(1511)
机构
大学(37358)
学院(35905)
(14565)
(14162)
经济(13891)
研究(12404)
管理(11301)
(10881)
中国(9764)
财经(9574)
理学(9293)
理学院(9183)
管理学(9045)
管理学院(8966)
(8868)
(8582)
税务(8405)
(7978)
财经大学(6885)
科学(6785)
(6746)
(6490)
(6032)
(5733)
北京(5635)
财政(5630)
研究所(5497)
国家(5487)
(5403)
(4996)
基金
项目(18871)
研究(15146)
科学(14107)
基金(13537)
(11369)
国家(11300)
社会(9363)
科学基金(9167)
社会科(8943)
社会科学(8941)
成果(7107)
编号(6898)
基金项目(6693)
教育(6505)
(6065)
资助(5905)
(5677)
(5473)
项目编号(5052)
自然(4913)
自然科(4794)
自然科学(4791)
(4784)
(4772)
阶段(4769)
自然科学基金(4693)
阶段性(4535)
(4405)
(4349)
国家社会(4136)
期刊
研究(19577)
(15089)
经济(15089)
(14977)
(14345)
税务(13266)
(11391)
中国(5860)
学报(5049)
教育(4400)
国际(4196)
(4195)
(4195)
涉外(4195)
财经(3863)
大学(3715)
管理(3291)
学学(3210)
(3203)
(3162)
经济研究(2993)
财会(2981)
(2837)
金融(2837)
科学(2830)
(2763)
(2684)
财政(2684)
会计(2594)
世界(2359)
共检索到65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浩  
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法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出口面临的两种主要威胁。继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广泛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反补贴正成为阻碍我国出口的潜在威胁。虽然目前欧美尚无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反补贴已是悬于我国出口商品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的反补贴税法》一文针对美国的反补贴税法,从其法律渊源、内容和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补贴调查的案例以及美国反补贴税法适用于我国的前景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并对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健  
作为反倾销法的补充,美国反补贴税法系为对抗外国政府第二种常用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补贴而提供的一种法律武器。由于存在着能否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争论,美国反补贴税法执行机关虽然几度收到并受理美国国内业者对巾国产品的反补贴投诉,但讫今为止从未曾对中国产品作出征收反补贴税的肯定判决。然而立足今天,随着美国国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反补贴税法使用日趋频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可以预言,美国对中国产品动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江  刘迪  
2012年3月美国众参两院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的H.R4105反补贴修正案,即通常我们所称的关税法修订案。该法的修订使原本缺乏国内法律依据的对华商品"双反"调查获得了美国国内法律的支持。关税法修订之后,美国商务部会不会利用对"NME"实施反补贴的授权,认定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因而构成补贴,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采取反倾销措施?本文主要结合关税法修订案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关税法修订后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反补贴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岚  胡雪梅  
2012年3月13日,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以下简称"关税法修订案")在先后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字后,已成为正式生效的法律。该关税法修订案赋予了美国商务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NME)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荣珍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主要对象国。由于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出口国政府的各项补贴政策,规避反补贴调查已成为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反补贴调查发生后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案件中涉及的税收补贴类别,深入探析税收补贴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期总结经验,对今后我国调整、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有所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天欢  
近几年,我国出口商品频繁地受到国外反倾销指控,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国外随时有可能对我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征收反补贴税的现实。 今年夏天,全国十几家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及出口企业,同时收到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起诉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商务部长期以来认定:只要中国仍为非市场经济,便不对中国进行反补贴调查,但一旦在反倾销调查中发现中国经济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雪梅  
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是美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立场并有其判例支持,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发起一系列反补贴调查表明其已推翻自己先前的立场。文章着重探讨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反补贴法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问题的法律规定,分析了其成文法和判例法的相应演进历程,并指出美国反补贴法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陈云晓  
本文介绍了美国商务部就源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案的基本案情,并就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裁定做了归纳。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一方面要坚持认为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中国;另一方面要对该案中认定补贴的法律点进行反驳,包括对第三替代方选择和数据的选择、反倾销和反补贴并用等问题进行抗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华  
国际贸易救济主要由反补贴、反倾销以及制定相关保障措施等几项内容组成。伴随中美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期间美国利用反倾销和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来制裁中国、保护其国内生产企业的做法已经逐渐"落伍",反补贴法粉墨登场。在对反补贴概念及其具体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反补贴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晨星  
本文试从美国对华一系列反补贴案件入手,分析美国反补贴法对中国的适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仲平  
上游补贴概念的提出,赋予了补贴更加宽泛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将反补贴的价值理念拓展至产品的生产要素领域,从而扩大了反补贴调查的适用范围。而美国商务部在实践中所演绎出的一整套补贴利益传递分析方法,则为抵消上游补贴对自由竞争造成的损害确立了可供操作的、相对严格的规则框架,是对国际反补贴法的重大发展。我国亟需深入研究和借鉴美国上游补贴的立法和实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荣珍  
美国是世界上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对中国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自2006年第一次对中国产品———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后,截至2013年8月,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33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006年1起,2007年7起,2008年5起,2009年9起,2010年3起,2011年4起,2012年3起,2013年1起。根据WTO统计,2006—2012年,美国共发起47起反补贴调查,其中,对中国产品发起的32起调查,占总数的68%。同期,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国外反补贴调查59起,美国在其中占54%。上述33起案件,目前已经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苟大凯  朱广东  
2012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授权美国有关行政机关对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输美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法案》既损害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素霞  
历史上,美国的反补贴法从未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受国内经济、政治、贸易政策等原因影响,美国商务部不顾国内立法无授权的客观情况,逐渐对华启动反补贴制裁,但最终在美国受到司法的否定性评价。为消除"非公路用轮胎案"判决的不利影响,美国国会迅速修改了关税法以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面对现实、放长眼光,提升产品竞争能力,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使我国产品立足国际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海乐  
"不利可得事实"是美国商务部对华反补贴调查经常使用的一种证据规则,此种规则通过借口中国政府"未能尽全力配合调查、提供资料",从而在缺乏确凿证据、且实体规则不利于美国的情况下推定补贴成立。在2012年的两起新能源反补贴案中,美国就曾借用此规则,先后规避"公共机构认定"、"电力、土地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等问题当中多项实体规则。由于WTO缺乏相应规则、WTO裁决并无案外效力,我国在WTO体制下难以获得有效的救济;同时,由于美国司法审查的消极性,在美国法院诉讼同样无济于事。此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依赖世界各国对"不利可得事实"滥用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并共同改进规则;另一方面,具体到新能源问题,应推动国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