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9)
2023(10172)
2022(9151)
2021(8751)
2020(7449)
2019(17264)
2018(17376)
2017(33859)
2016(18716)
2015(21237)
2014(21261)
2013(21043)
2012(19277)
2011(17268)
2010(17327)
2009(15861)
2008(15519)
2007(13429)
2006(11812)
2005(10567)
作者
(54027)
(44294)
(44065)
(42226)
(28537)
(21324)
(20233)
(17557)
(16925)
(16120)
(15346)
(14791)
(14037)
(13970)
(13662)
(13593)
(13418)
(13167)
(12654)
(12582)
(11100)
(10892)
(10616)
(10096)
(10087)
(9872)
(9846)
(9719)
(8968)
(8830)
学科
(69020)
经济(68931)
管理(53334)
(50732)
(42841)
企业(42841)
方法(32186)
数学(27345)
数学方法(26965)
(19114)
(18499)
中国(18124)
(16293)
业经(16007)
地方(14113)
(13163)
贸易(13158)
(13078)
理论(12808)
(12768)
农业(12640)
(12442)
财务(12377)
财务管理(12352)
(12172)
企业财务(11702)
教育(11279)
技术(11185)
环境(11068)
(10543)
机构
大学(262953)
学院(260519)
管理(105237)
(97838)
经济(95412)
理学(90808)
理学院(89792)
管理学(88252)
管理学院(87778)
研究(87274)
中国(64153)
(57309)
科学(55403)
(45138)
(44807)
(41245)
研究所(40707)
业大(39165)
中心(39164)
(37680)
北京(37049)
(36942)
师范(36659)
财经(36144)
(32717)
农业(32201)
(31615)
(31386)
师范大学(29769)
技术(27967)
基金
项目(177385)
科学(138134)
研究(132392)
基金(126323)
(109422)
国家(108436)
科学基金(92393)
社会(80048)
社会科(75546)
社会科学(75523)
(69627)
基金项目(67683)
教育(61095)
自然(60639)
自然科(59157)
自然科学(59144)
(59055)
自然科学基金(58059)
编号(55908)
资助(52276)
成果(46444)
重点(39365)
(38983)
课题(38391)
(37529)
(36797)
项目编号(34791)
创新(34108)
科研(33823)
大学(33297)
期刊
(109364)
经济(109364)
研究(79260)
中国(47484)
学报(40791)
管理(37900)
(37702)
科学(37131)
教育(34789)
(33799)
大学(30408)
学学(27940)
农业(26706)
技术(22069)
(21753)
金融(21753)
业经(18475)
图书(17082)
财经(16794)
经济研究(16230)
问题(14432)
(14127)
理论(13971)
(13584)
实践(12957)
(12957)
科技(12853)
技术经济(12073)
现代(11765)
情报(11538)
共检索到38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治安  任世驰  
美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甚至错误,表现在公允价值定义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冲突、价值与价格混淆、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认识不准确、计量重点把握不当、公允价值理论体系混乱复杂等多个方面。美国公允价值研究的真正突破表现在:(1)对公允价值可靠性认识态度发生了悄然转变;(2)明确提倡价值计量,为澄清价值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单位提供了契机;(3)提出了后续计量概念,这是会计动态反映观的开始。这三个方面的突破,实际上暗示了公允价值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建成  胡振国  
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以及公允价值层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悉。公允价值研究领域的不均衡和公允价值方法研究的不足构成了前几年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中公允价值应用的障碍;"时态观"是公允价值的一个本质特征;公允价值是由"现行市价"和"现值"两种计量属性发展而来的一种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相关,而且具备合理的可靠性;合理界定公允价值层级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池雪  江春霞  
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运用做了界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公允价值运用现状,公允价值未来在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运用趋势,认为美国以及国际会计组织依然会推崇公允价值计量;我国谨慎引入公允价值在一定得范围内使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敏  简建辉  张雯  汪晓庆  
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我国开始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了了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企业界对公允价值准则的态度等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务界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公允价值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深;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中有一定的应用,也具有较好的经济后果,但应用程度较低;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而且不少企业也为大规模采用公允价值采取了积极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飞  
公允价值本质上应该是指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但公允价值理论上完美无缺,实务操作上则颇为无奈,因此只能以市场价格或估值代替。在市场有序与理性的情况下,两者基本一致;若市场无序或受操控,则会出现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对此,本文提出了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实施、改进披露思路、改善应用基础与加强培训教育等若干对策措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美华  
基于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需要,借助于数理统计方法发展起来的期权定价模型,无法避免主观估计的影响,所确定的估价金额与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在内在要求上存在一定差距。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从中可得出结论:期权的公允价值应该只包括相当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对于因期权标的物未来价值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价值部分,可通过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充分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萍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大量应用,但由于受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针对当前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是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都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是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现状。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一直以来是各国政策制订部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俊芝  马政  
本文对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公允价值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探寻现阶段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对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应用于公允价值审计的看法和观点,为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审计奠定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世驰  陈炳辉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 ,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 ,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 ,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 ;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 ,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凯  
文章通过对美国公允价值发展过程的案例研究,系统梳理了公允价值计量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孕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发展和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美国次贷危机前)、反思和完善阶段(美国次贷危机以来)。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冬  孔小文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创新。基于决策有用观,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偏爱主要来自于它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东兵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情况指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从市场运行环境、审计监管、中介评估、人员素质和会计理论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公允价值提供更好的运用环境,保障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