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379)
- 2022(7686)
- 2021(7023)
- 2020(5895)
- 2019(13097)
- 2018(12305)
- 2017(23471)
- 2016(12730)
- 2015(13594)
- 2014(13098)
- 2013(12920)
- 2012(11843)
- 2011(10386)
- 2010(10575)
- 2009(10155)
- 2008(9663)
- 2007(8370)
- 2006(7412)
- 2005(6611)
- 学科
- 济(44324)
- 经济(44261)
- 业(40045)
- 管理(38665)
- 企(33663)
- 企业(33663)
- 融(26255)
- 金融(26254)
- 银(23441)
- 银行(23398)
- 行(22480)
- 财(21408)
- 方法(19740)
- 中国(18544)
- 数学(17614)
- 数学方法(17458)
- 务(16717)
- 财务(16702)
- 财务管理(16666)
- 企业财务(16055)
- 农(12360)
- 制(12232)
- 中国金融(11121)
- 业经(11007)
- 贸(10636)
- 贸易(10626)
- 易(10414)
- 学(9974)
- 地方(9632)
- 农业(9061)
- 机构
- 大学(175508)
- 学院(173656)
- 济(71440)
- 经济(70113)
- 管理(63207)
- 研究(60974)
- 理学(55095)
- 理学院(54453)
- 管理学(53493)
- 管理学院(53204)
- 中国(52936)
- 科学(37979)
- 财(36653)
- 京(36243)
- 农(36229)
- 所(31947)
- 中心(29641)
- 研究所(29348)
- 农业(29028)
- 业大(29007)
- 财经(28881)
- 经(26314)
- 江(25212)
- 经济学(23136)
- 北京(22556)
- 财经大学(21784)
- 融(21417)
- 范(21402)
- 院(21329)
- 经济学院(21247)
- 基金
- 项目(119114)
- 科学(92944)
- 基金(88262)
- 研究(81186)
- 家(79402)
- 国家(78725)
- 科学基金(66313)
- 社会(53308)
- 社会科(50821)
- 社会科学(50805)
- 基金项目(47160)
- 省(46066)
- 自然(44151)
- 自然科(43161)
- 自然科学(43143)
- 自然科学基金(42423)
- 划(39641)
- 教育(36604)
- 资助(35360)
- 编号(30665)
- 重点(27435)
- 部(26138)
- 创(25837)
- 发(25378)
- 成果(24657)
- 创新(24236)
- 科研(23797)
- 计划(23555)
- 国家社会(22768)
- 教育部(22192)
共检索到26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献兵 马福春 魏妍 谢婉芸 李柏润
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信贷市场是否存在“碳泡沫”。结果表明,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前,银行未充分考虑高污染企业可能面临的资产风险,未对其进行显著的歧视性定价,导致信贷定价存在“碳泡沫”;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银行向高污染企业增加贷款利差,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不同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杰
爱尔兰债务危机是综合性的经济金融危机,表面上是政府债务问题,但根子在于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房地产绑架了银行,银行又绑架了政府。此外,危机也揭示了经济过度依赖外资、金融过度杠杆化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这些对正确认识和防范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洁 李志益
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时间范围为2012-2019年,检验审计资源错配、商誉泡沫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审计资源错配会显著加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审计资源错配会加剧企业的商誉泡沫;商誉泡沫在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格菘
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与土地价格泡沫构成了风险循环,在这个风险循环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是"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与"融资需求刚性"。偿债高峰伴随房地产需求下滑、流动性趋紧导致的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的定价权转移等因素都对这个风险循环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价格泡沫的风险循环无法长期持续,"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融资需求刚性"将导致地方政府负债率不断提升、土地价格刚性不断强化甚至"泡沫化"。当面临偿债高峰叠加房地产需求下滑、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定价权转移等冲击时,应恰当应对。
关键词:
土地价格泡沫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循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逢明
美国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是其虚拟的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脱节,金融经济的运行跟实际经济脱离;而中国股票市场股票的价格表现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真实的公司业绩表现二者是脱节的,业绩好的公司股价会跌的,业绩差的公司股价可以猛涨。这实际上是很荒谬的。这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根本问题。希望找到问题根源,股市要进行结构改革,国资管理部门与监管部门要关注股价表现与实体经济表现,找出建立联系的钥匙。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股市泡沫 汇率制度 股票资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保华
两场危机的本质,都是在一段时期内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连续使用不当造成流动性的严重泛滥和市场主体行为的集体非理性,进而诱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最终导致全面金融与经济危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要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慎重看待经济增长与资产泡沫的关系;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救市"要果断,方法要科学;还要注意在危机救援与自救的过程中防止"外伤"和"内伤"。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斯蒂芬·罗奇
现在所发生的,并非通常的经济危机,也并非通常的经济衰退。从经济周期的调整过程来看,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三年来,我确实一直在说会发生危机,而要避免危机也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很多的失衡现象依然存在,而这些现象正是我们几个经济学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顾纪瑞
文章描述了美国网络产业泡沫破灭的现状 ,分析了网络产业兴衰的直接原因 ,美国网络泡沫的破灭对中国的影响 ,认为在挤掉泡沫后 ,美国网络产业走势良好。
关键词:
网络泡沫 网络经济 互联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鲍银胜
2008年11月份之后,受宽松性货币政策影响,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2009年在我国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CPI指数却是持续走低。2009年资产价格与CPI指数之间出现的背离走势,一方面引发了目前经济学界对CPI指数能否准确反映通胀程度的深层次思考;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宏观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宣晓影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遭受重创。政府在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以及应对其后的金融危机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使账面上已经"入不敷出"的金融机构在游戏规则内恢复了重新向实体经济部门输出流动性的"动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宣晓影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遭受重创。政府在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以及应对其后的金融危机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使账面上已经"入不敷出"的金融机构在游戏规则内恢复了重新向实体经济部门输出流动性的"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斯义 秦凤鸣
作为"大衰退"中美国经济低增长的一个基本宏观经济特征,严重的投资低迷并伴随大量的公司资金余额的累积,将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西方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过度债务累积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