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2)
2023(7175)
2022(6034)
2021(5522)
2020(4634)
2019(10418)
2018(9956)
2017(19392)
2016(10748)
2015(11502)
2014(11046)
2013(10914)
2012(9969)
2011(9009)
2010(8958)
2009(8390)
2008(8451)
2007(7231)
2006(6512)
2005(5710)
作者
(32651)
(27314)
(27166)
(25879)
(17416)
(13250)
(12137)
(10614)
(10343)
(9686)
(9616)
(9063)
(8907)
(8751)
(8617)
(8454)
(8330)
(8120)
(8005)
(7706)
(6943)
(6693)
(6675)
(6403)
(6186)
(6069)
(6016)
(5868)
(5546)
(5479)
学科
(36204)
经济(36139)
管理(30121)
(28352)
(22841)
企业(22841)
(21808)
税收(20358)
(20195)
方法(17292)
数学(15266)
数学方法(15109)
(14962)
(10571)
(9690)
(8906)
贸易(8904)
(8691)
中国(8677)
业经(8288)
(8066)
财务(8053)
财务管理(8043)
企业财务(7698)
(7317)
农业(7185)
环境(6333)
技术(6208)
(6201)
银行(6158)
机构
大学(155317)
学院(151755)
(60170)
经济(59182)
管理(56567)
研究(53426)
理学(50282)
理学院(49665)
管理学(48764)
管理学院(48509)
中国(38977)
科学(35529)
(33209)
(33182)
(32138)
(28601)
业大(27227)
农业(26733)
研究所(26310)
财经(25781)
(23570)
中心(23052)
(22251)
北京(19851)
财经大学(19300)
(19200)
经济学(18948)
师范(18853)
(18506)
农业大学(18112)
基金
项目(107095)
科学(83898)
基金(80773)
(74114)
国家(73541)
研究(70528)
科学基金(61460)
社会(46689)
社会科(44383)
社会科学(44370)
基金项目(43461)
自然(42055)
自然科(41165)
自然科学(41144)
自然科学基金(40461)
(39593)
(35455)
资助(31920)
教育(31673)
编号(26499)
重点(24203)
(23736)
(22536)
计划(21821)
(21729)
成果(21495)
科研(21454)
创新(21199)
国家社会(20394)
教育部(19901)
期刊
(58766)
经济(58766)
研究(46907)
学报(32699)
(28650)
科学(26751)
(24160)
中国(23717)
大学(23201)
学学(22199)
农业(19214)
管理(17729)
(15352)
(14912)
税务(13614)
(12153)
金融(12153)
财经(11770)
教育(11094)
经济研究(10961)
(10554)
(9894)
业大(9019)
业经(8987)
(8897)
技术(8466)
国际(8321)
问题(8032)
农业大学(7726)
(7366)
共检索到217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闻岳春  
近几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在分析美国国民储蓄时,发现其储蓄率正在急剧下降。这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是比较突出的。如据国际储蓄银行协会1991年10月31日发表的年度调查表明,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储蓄额最高的国家。1990年日本人均储蓄额高达45188美元。居于第二至第五位的瑞士、丹麦、法国、原西德的人均储蓄额也分别高达19971美元、18405美元、17650美元和17042美元。而美国的人均储蓄额远在上述国家之后,在1990年仅为4201美元,尚不及日本人均储蓄额的十分之一。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三、对个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分析个人金融资产结构是个人金融性储蓄的具体实现,它是个人持有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七和表八基本概括了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结构变化过程,可归纳出七点结论。 1.中国个人基本没有金融负债(中国至今未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1991年末余额仅200万元;在农村,农户个人向信用社、农行借款[生产性]1991年末余额为630亿元,因金额很少,不影响文中的结论),只有金融资产。个人金融资产累计余额1991年末已达13520亿元,约占当年GNP的69.1%。这一巨额个人净金融资产是人民40年节省下来的财富积累,其中有99%交由政府或国家银行保管,即是政府或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储蓄已成为90年代我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由此个人储蓄行为构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储蓄行为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总量问题,即个人储蓄率,二是对储蓄结构的安排,即个人金融资产结构,这种结构安排一方面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货币政策。一、个人收入与储蓄总量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部分,就形成储蓄。储蓄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性储蓄,中国经济改革14年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金柱  刘昌国  
日本在吸收个人储蓄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1.吸储形式多样化。在日本,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储蓄形式:金融机构的存款、邮政储蓄、保险金,有价证券、年金及各种信托等。每一种存储形式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如银行存款可以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用综合帐户、定期存款与国债的综合帐户、纳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厚平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处于低靡状态。为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采取了降低利率 ,增加公共财政支出 ,对居民储蓄收入增收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但效果仍未显现。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政策调控手段 ,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的心理预期。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投资行为的作用极大。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 ,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处于乐观状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显财  徐晔  
税收递延型(简称税延型)个人养老储蓄是上海国际金融建设的重要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外税延型养老储蓄的具体设计及其变迁,为我国的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参考。对税延型养老储蓄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常规储蓄、消费、投资以及纳税人的行为反应等的相关研究作回顾,为评估我国相关变量的变化提供研究方向。在总结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税延型养老储蓄账户的类型及其管理方式提出简要规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平  
现有标准的有关个人收入、消费和储蓄的理论,均没有考虑到制度性变量,即假定制度(如经济体制、市场制度等)不变。然而,从中国近16年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出现了一些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旨在把一些制度变量纳入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分析。进而说明,在制度变迁的状况下,制度变量也是影响个人预期的重要因素,从而对个人储蓄行为发生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收入与储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平  
现有有关个人收入、消费和储蓄的理论 ,均没有考虑制度性变量 ,因此使中国 2 0年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无法解释。本文把一些制度变量纳入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分析 ,说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制度变量是影响个人预期的重要因素 ,从而对个人储蓄行为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当然 ,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并不否定利率弹性的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银华  龙朝阳  
本文在一个内生经济增长的OLG模型框架下研究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对个人消费和储蓄的长期影响。分析表明,公共养老保险对个人消费和储蓄有着不同的影响。存在家庭内部赡养的情况下,适度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不会降低个人储蓄率,而通过降低生育率,提高个人消费。较大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则先后挤出个人储蓄和消费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白茹  
我国较高的储蓄率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降息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收效甚微。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的迅速发展对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相关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发展对居民储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这种"挤出效应"还不明显,同时认为储蓄的增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冀东升  王富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锋  
储蓄,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储蓄总额、储蓄增长额、储蓄增长率等指标已经成为衡量某个国家经济稳定程度及其发展势头的重要标志。储蓄,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经济活动,城乡居民存款是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吸收储蓄是金融机构组织信贷资金的重要途径。储蓄,还当然地关系到储户的家庭生活,存折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储蓄数额则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准的标准。因此,储蓄无论对国家、对银行,还是对居民家庭都是重要的,研究储蓄行为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