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2)
2023(13983)
2022(12133)
2021(11355)
2020(9788)
2019(22003)
2018(21603)
2017(40126)
2016(22106)
2015(25064)
2014(24706)
2013(24168)
2012(22255)
2011(20393)
2010(20805)
2009(20110)
2008(20066)
2007(17863)
2006(15614)
2005(14186)
作者
(63749)
(53600)
(53346)
(50821)
(33972)
(25647)
(24398)
(20725)
(20037)
(19116)
(18277)
(18098)
(17217)
(17015)
(16755)
(16447)
(16375)
(15812)
(15631)
(15540)
(13383)
(13278)
(12901)
(12258)
(12067)
(12054)
(12015)
(11941)
(10879)
(10705)
学科
(84238)
经济(84124)
管理(68056)
(63197)
(53423)
企业(53423)
方法(36462)
数学(31253)
数学方法(30845)
(25322)
中国(24121)
(23916)
(21832)
业经(19718)
(19483)
(17444)
贸易(17435)
技术(17089)
(16949)
(15668)
银行(15625)
地方(15583)
农业(15285)
(15187)
财务(15149)
财务管理(15104)
(14957)
金融(14951)
(14904)
(14342)
机构
大学(316182)
学院(314002)
(126968)
经济(124222)
管理(116584)
研究(110022)
理学(99505)
理学院(98289)
管理学(96459)
管理学院(95832)
中国(83379)
(67159)
科学(67112)
(62336)
(56642)
(54524)
研究所(51214)
中心(50061)
(49225)
财经(48086)
业大(46451)
(43388)
农业(43006)
(42964)
师范(42518)
北京(42206)
(39511)
经济学(39254)
(38604)
财经大学(35385)
基金
项目(205063)
科学(161012)
研究(150468)
基金(147829)
(129215)
国家(128126)
科学基金(108601)
社会(95118)
社会科(89985)
社会科学(89960)
(80674)
基金项目(77738)
教育(70180)
自然(69212)
(68407)
自然科(67610)
自然科学(67583)
自然科学基金(66395)
编号(61509)
资助(59441)
成果(51806)
重点(47111)
(45574)
(44838)
(44138)
课题(43238)
创新(42181)
(40997)
科研(39473)
国家社会(39259)
期刊
(144261)
经济(144261)
研究(95437)
中国(67246)
学报(51597)
(50926)
(50303)
科学(46759)
管理(43768)
大学(38846)
教育(38222)
学学(36182)
农业(33738)
(30259)
金融(30259)
技术(27023)
财经(24039)
业经(23437)
经济研究(23363)
(20703)
(18617)
问题(18426)
(16865)
(16422)
图书(15936)
技术经济(15448)
科技(15269)
国际(14970)
理论(14823)
世界(14259)
共检索到482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晓云  杜崇珊  李成威  
美国是医疗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发达经济体中唯一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其医疗体系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为凸显。文章梳理了美国的百年医改历程,并在国际比较基础上总结其医疗体系的特点,探究美国医改屡遭失败的原因。美国医疗体系失灵折射的是其文化和制度在构建社会安全网络上的失效。与之对比,我国应有文化和制度自信,在医改中要避免类似误区,注重整体规划设计,确保各部分协调运行,防止制度碎片化;还应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的制度设计在确保最低收入阶层能获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金强  黄梅波  崔文星  
主权债务问题是国际发展长期积累的全球性问题。在当下全球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债务治理框架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债务国、传统债权国和新兴债权国的博弈框架已经逐渐展现。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那些遭受疫情冲击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务状况持续恶化。而部分西方国家却将主权债务问题不断政治化,大肆宣扬"债务威胁论"与"债务责任论",不仅肆意夸大债务国的主权债务风险,将债务国的主权债务问题与中国的发展融资进行联系,还支持发展中国家构筑"抗债"统一阵线,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债权国的债务减免施加政治压力。这种大国间的政治博弈直接冲击了传统的主权债务治理范式,形成了全球主权债务的治理困境。中国需要充分利用此次疫情冲击产生的危机效应,以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将国际发展合作实践与主权债务治理体系的改革相结合,将当前对中国等新兴融资者的污名化指责转向对全球主权债务治理体系的反思和重构;在充分了解债务国合理减债诉求的基础上,尽快与相关债务国开展债务减免和债务重组谈判,确立债务减免的样板国家。中国还需要积极利用现有的发展合作平台,加强与其他新兴债权国和新型发展融资机构的协商,以避免形成债务隔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韩博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财政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基于当前疫情发展信息,初步评估其对2020年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财政减收增支在1.2—1.7万亿元之间,做好今年的财政平衡工作"压力山大"。因此本文提出,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债务"三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赤字率和债务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收入侧的潜力,提高财政部门对于政府收入的统筹安排能力,努力谋求202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六稳",保持经济社会稳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宇  李悦洋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新的模型——假设权重抽取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国民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受到的损失进行度量,以解决传统假设抽取法存在的不适当使用假设、过于依赖行业中间投入、未能准确反映外部冲击对产业间关联之影响等问题。使用2000~2020年中国及各一级行政区的经济运行数据及最新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本文计算得出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中国产业关联效应的损失。结果表明,中国国民经济第1季度的总体关联效应损失度为29.01%,前2、3季度及全年的总体关联效应损失度分别缩减至21.26%、18.76%和15.63%,其中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中的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体关联效应损失较大。国民经济总体关联效应对比新冠肺炎疫情前依然存在相当的损失,但恢复状况相对理想。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宁远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普遍经营困难,以"营改增"为主的减税政策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拉弗曲线"所假设的税基培育效应也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当前财政压力挤压了减税的政策空间,政策导向应将纾困解难转向激发企业竞争活力,将"抗周期"权宜性措施转向长期稳健的制度性建设,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与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需足够耐心地培育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性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江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意大利是第一个大规模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欧洲国家,也是欧洲第一个采取"封国"措施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农业的影响原则上应该比其他部门小,但由于疫情暴发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运输受阻、恐慌性购买以及部分粮食出口大国限制粮食出口对供应链的破坏使得各国农业面临巨大挑战。意大利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对农业加强了支持措施。从意大利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贸易、自给率等方面看,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平衡得当,能够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廷贵  仲艳秋  
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后,进口水产品销售大幅度下降。本文以网络问卷形式收集779份消费者问卷,基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感知收益、感知风险、知识、信任和总体态度对进口海鲜消费的影响路径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研究发现有3条路径可促使强消费意愿,可分类为感知风险主导型和感知收益主导型,后者可细分为政府依赖型和企业忠诚型。(2)弱消费意愿驱动机制有3条路径,且与强消费意愿存在非对称性关系。(3)组态间比较发现,总体态度在所有组态中均为核心条件,其是否存在为决定消费意愿强弱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对于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食物消费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瞿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进一步蔓延恶化,呈现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短期内不可避免,但从中长期看,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转型升级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日渐消散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张珊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缩小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且性别、年龄和婚姻等个体特征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从维持利率稳定、提高收入水平和细分消费市场三个角度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我们身边的生物安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关注》主要内容包括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我国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微生物耐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并结合生物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全面展示了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生物安全评估与防护、农业病虫害、食品安全、新发传染病、人用疫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