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2)
- 2023(2161)
- 2022(1834)
- 2021(1725)
- 2020(1585)
- 2019(3702)
- 2018(3727)
- 2017(7161)
- 2016(4151)
- 2015(4367)
- 2014(4207)
- 2013(4152)
- 2012(4069)
- 2011(3478)
- 2010(3549)
- 2009(3342)
- 2008(3252)
- 2007(2780)
- 2006(2377)
- 2005(2232)
- 学科
- 济(14074)
- 经济(14059)
- 业(9452)
- 企(8175)
- 企业(8175)
- 管理(8135)
- 方法(6046)
- 学(5514)
- 数学(5416)
- 数学方法(5376)
- 结构(4867)
- 财(4316)
- 产业(3963)
- 制(3706)
- 中国(3697)
- 农(3372)
- 体(3121)
- 产业结构(2909)
- 业经(2843)
- 务(2839)
- 财务(2839)
- 财务管理(2833)
- 企业财务(2770)
- 地方(2769)
- 体制(2763)
- 融(2722)
- 金融(2720)
- 贸(2691)
- 贸易(2689)
- 易(2637)
- 机构
- 大学(58434)
- 学院(55640)
- 研究(23534)
- 济(22273)
- 经济(21878)
- 管理(17357)
- 中国(16316)
- 科学(15749)
- 理学(15134)
- 理学院(14904)
- 管理学(14559)
- 管理学院(14444)
- 农(13752)
- 所(13253)
- 京(12885)
- 研究所(12340)
- 农业(11166)
- 业大(10623)
- 财(9962)
- 中心(9577)
- 院(8664)
- 江(8612)
- 范(8359)
- 师范(8170)
- 财经(8092)
- 北京(8035)
- 经济学(7777)
- 经(7457)
- 室(7197)
- 农业大学(7168)
共检索到82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苗 范凡 耿硕 靳群英 魏国树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700和2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周围环绕着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同时基膜处也有基膜色素颗粒分布,且气管密集;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近心端移动,均匀分散在晶锥远端至视杆远端的小眼之间;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远心端方向集中,最后分布在各晶锥周围;4)在相同明、暗环境中,雌、雄成虫复眼的显微结构差异不明显。美国白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瑜 马俊宁 陈辉
【目的】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感光和光选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华山松大小蠹复眼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复眼呈长椭圆形,位于头部两侧;眼表面光滑平坦,小眼间隙被覆有感觉毛。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分别为238~250和187~202;雌性小眼间隙着生有角膜乳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呈正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具有典型的无晶锥并列像眼。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由1个角膜、1个晶锥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8个小网膜细胞和其特化的视杆、若干个次级色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娟 陈玉琼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的来源于江西定南、湖南茶陵、湖北恩施的三地藤茶的根、茎、叶、花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三地藤茶根、茎横切面结构差别不很明显,在皮层中的部分薄壁细胞内都含草酸钙簇晶,湖北和江西藤茶茎的表皮细胞上有非腺毛。在叶的叶肉组织和中脉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簇晶或针晶,江西藤茶叶下表面有稀少的非腺毛,叶片下表面角质层纹理都呈密集波状线条,但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叶下表面气孔都呈椭圆形,保卫细胞接近气孔边缘的弧形条纹数,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开度存在差异;三地材料叶上表面沿主脉生长有密集单细胞非腺毛,非腺毛的密度和形状明显不同,叶上表面纹饰简单,但各不相同,江西藤茶...
关键词:
藤茶 显微结构 形态 草酸钙簇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丹丹 李天凤 王琦琦 唐光辉
【目的】研究核桃果实害虫核桃举肢蛾的触角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利用触角代学通信系统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及其鳞片细微结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核桃举肢蛾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雄成虫鞭节分别由45和51个亚节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存在9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9hm氏鬃毛、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即长曲毛形感器和长直毛形感器、Ⅰ型耳形感器和Ⅱ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骁 张雅林 冯纪年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各类感器的功能和感受机理、与外界的化学通讯机制等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苹果蠹蛾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存在8种感器: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耳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鳞形感器仅存在于触角背面,栓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鞭节各亚节腹面远端,其他类型感器在触角腹面、背面均有分布。每种感器的形态和分布在两性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感器在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的...
关键词:
苹果蠹蛾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宁 孙媛媛 任昊杰 孙悦 刘用垄 左城 王荣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感器的分布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2种亚型)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耳形感器数量最少。除毛形感器有直立和弯曲2种形态外,其余4种感器均直立。刺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4种感器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木毒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镜思 郑国华 陈清西 刘殊 黄晓红 温元卫
果梅(Armeniaca mume Sieb.)属蔷薇科,杏属,是原产我国的特产果树,已有数千年栽培历史.果梅果实用途广泛,风味独特,价值高,尤其是作为果品加工原料,生产颇有发展前途.果梅对生态条件要求较严,生态适应性较差,分布范围较窄.我国有极丰富的果梅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陈宇 龚世园
对绢丝丽蚌鳃组织的形态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内外鳃瓣的鳃丝在组成上是相同的,均由鳃丝壁、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鳃丝上分布有丰富的前纤毛、后纤毛以及侧纤毛,内部则存在着大量鳃腺。用于连接鳃组织的丝间隔和瓣间隔,纤毛稀少。丝间隔呈“Z”字形连接。在雌蚌的内外鳃瓣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差异,这与胚胎在雌蚌外鳃孕育有关。
关键词:
绢丝丽蚌 鳃 结构 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艳青 王桂堂 陈孝煊 李文祥
描述了黄颡鱼胸腺的显微结构。黄颡鱼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紧贴在鳃腔上皮层之下,上耳咽匙肌之上。其组织结构可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外区主要由网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黏液细胞组成;中区以大量深染致密的淋巴细胞为特征。在中区和内区均可见由2个或2个以上的内皮细胞围绕一个空腔或肥大细胞所构成的哈塞尔囊结构,Ⅱ龄鱼开始出现明显的脂肪退化。
关键词:
黄颡鱼 胸腺 网状上皮细胞 哈塞尔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霄龙 张墨 李贤 宋昌斌 刘鹰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的方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眼部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以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鲍对光照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组织学与细胞学基础。结果发现,眼部组织由外至内依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外核层、光感受器内节、内核层、黑色素颗粒沉积层、视觉纤维层。组织表面布满乳头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的顶端均具有一簇或两簇纤毛环。疏松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等是组织内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间分布的胶原纤维等对保持细胞的弹性和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鲍的眼部组织在感受和辨识外界光环境因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鲍养殖生产中的光环境因子优化和调控、深入...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眼部组织 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燕梅 林树根 王全溪 潘三东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花鲈头肾的显微与超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花鲈头肾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头肾实质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和血窦构成,可分为淋巴细胞聚集区和粒细胞聚集区.电镜下观察显示,花鲈头肾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组成,根据胞浆内特殊颗粒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将粒细胞分为Ⅰ、Ⅱ、Ⅲ型粒细胞.
关键词:
花鲈 头肾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月芹 徐进 李怡萍 贾晖 孙会忠 仵均祥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气门(spiracle)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internat closing apparatus),外面观和内面观皆呈新月形或近圆形;气门的开闭结构主要由闭弓(closing bow)、闭带(closing valve)和闭肌(occluscle)3部分构成;气门的过滤结构(filter apparatus)外面观呈簇生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平行排列的树状,分枝不发达;气门外围体壁(integument)的表面具有馒头状(直径约1μm)的纹饰;蛹气门椭圆形,中央拱起,过滤结构分枝较少,气门外缘具砖形垫状结构。甜菜夜...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幼虫 气门 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房伟民 蒋甲福 陈素梅 管志勇 廖园 陈发棣
以菊花品种‘白毛刺’为供试材料,利用跟踪拍照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其毛刺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毛刺产生在菊花花芽分化时期,主要产生在小花的上部;毛刺由小花表皮单个细胞脱分化形成,由1个球形的顶部和1个不断伸长的基部组成;发育到一定阶段时,毛刺内部的细胞开始凋亡,导致毛刺中空。
关键词:
菊花 毛刺 石蜡切片 形态 显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付振 张文婷 冯纪年
【目的】研究美棘蓟马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为探索缨翅目成虫复眼与其他全变态类昆虫复眼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美棘蓟马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美棘蓟马复眼呈肾形,位于头部两侧的触角基部。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为7076和6875个;小眼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外凸,小眼之间排列疏松,有分布不规律的感觉毛。成虫复眼类型属于并列像眼,每个小眼由1个叠层的角膜、1个真晶锥体、8个视网膜细胞、1对初级色素细胞、数个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组成
关键词:
美棘蓟马 复眼 外部形态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永生 原国辉 罗梅浩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铜绿丽金龟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并讨论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8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可见到毛状感受器、刺状感受器、锥状感受器、腔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腔柱感受器和腔乳头状感受器7种感受器,其中腔柱感受器和腔乳头状感受器在鞘翅目已有的研究资料中还未见报道。雌雄间感受器种类无明显差异,但在分布和数量上有差异,触角感受器主要集中于鞭节鳃叶状的6~8亚节上,且以几种腔状系列的感受器为主;分布在鞭节1~5亚节上的主要是数目相对较少的毛状、刺状和锥状等感受器。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触角感受器 扫描电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