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1)
2023(2150)
2022(1636)
2021(1670)
2020(1249)
2019(2913)
2018(3081)
2017(5579)
2016(3158)
2015(3606)
2014(3488)
2013(3269)
2012(3050)
2011(2675)
2010(2843)
2009(2548)
2008(2482)
2007(2054)
2006(1809)
2005(1777)
作者
(7413)
(6257)
(6145)
(5878)
(4035)
(2989)
(2930)
(2426)
(2407)
(2375)
(2100)
(2021)
(2020)
(1993)
(1963)
(1912)
(1903)
(1877)
(1817)
(1806)
(1527)
(1526)
(1526)
(1443)
(1441)
(1419)
(1334)
(1319)
(1251)
(1215)
学科
(7657)
管理(6951)
(6943)
企业(6943)
(6545)
经济(6527)
(4867)
(4120)
体制(3820)
(3209)
教学(3165)
理论(2805)
教育(2406)
(2351)
学法(2267)
教学法(2267)
中国(2177)
(2159)
贸易(2156)
方法(2154)
(2114)
业经(1981)
(1953)
金融(1953)
学理(1832)
学理论(1832)
数学(1713)
数学方法(1677)
(1677)
银行(1677)
机构
大学(37667)
学院(36506)
研究(12567)
(12292)
管理(12226)
经济(11907)
中国(10266)
理学(9903)
理学院(9774)
管理学(9648)
管理学院(9557)
(8511)
(7444)
(6680)
师范(6619)
科学(6485)
(6339)
中心(6124)
(6097)
北京(5966)
教育(5870)
师范大学(5515)
(5414)
财经(5271)
技术(5267)
职业(5249)
研究所(5238)
(4834)
(4668)
(4462)
基金
项目(21287)
研究(18818)
科学(15924)
基金(13600)
(11150)
国家(11014)
教育(10461)
社会(10258)
社会科(9620)
社会科学(9618)
科学基金(9145)
编号(9088)
成果(8439)
(8188)
(7225)
课题(6729)
基金项目(6610)
(6172)
项目编号(5645)
资助(5464)
(5183)
(5010)
重点(4961)
自然(4816)
大学(4802)
规划(4750)
自然科(4683)
自然科学(4682)
(4658)
自然科学基金(4607)
期刊
(15000)
经济(15000)
研究(14048)
教育(11923)
中国(10977)
(6361)
管理(5437)
(5129)
金融(5129)
技术(4773)
(4400)
图书(4114)
职业(3782)
学报(3735)
大学(3495)
科学(3220)
农业(3210)
书馆(3186)
图书馆(3186)
国际(2873)
技术教育(2785)
职业技术(2785)
职业技术教育(2785)
世界(2781)
(2602)
论坛(2602)
学学(2582)
(2522)
经济研究(2388)
财经(2305)
共检索到64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项剑  
由于要约收购具有对象广泛性、信息披露充分性、市场强迫性、期间有限性和程序规范性等特征,所以要约收购是法律严格规制的市场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向德伟  宋彩霞  罗祥城  
要约收购这种企业并购行为在西方资本市场上比较普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在调整要约收购标准、建立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修改要约收购的定价方式、实施反收购和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娜  
并购是市场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常用手段之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刚  施鹏鹏  
2006年3月31日,依欧盟转化《要约收购指令》之要求,法国颁布了《公开要约收购法》,对现有的公开要约收购制度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从宏观上看,此次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金融证券管理局监管范围的改革、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改革、要约透明机制的改革以及反要约收购防御措施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效果仍有待评估,但法国在此次改革中所体现的提高欧盟范围内企业竞争力的决心和表率作用无疑为欧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贺林  才宏远  
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集采中心")成立于2005年6月,主要职责是承担全系统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十年来,集采中心实施采购项目1000多个,完成预算资金约65亿元,节约资金近9亿元,资金节约率平均超过13%。为了适应政府采购新形势,集采中心按照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四个转变"的改革精神,学习借鉴国际上和国内相关部门开展集中采购的先进经验,培育"采购创造价值"理念,逐步从注重节支防腐向实现"物有所值"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玉文  刘可欣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亲职教育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美国是最早提倡和践行亲职教育的国家,在其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鲜明特色,诸如健全的法律体系、多样化的经费来源、成熟的教育模式等。可通过梳理美国亲职教育实施概况,凝练其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推动我国亲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所启悟与裨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风云  赵静梅  干胜道  
在过去一个较长时间里 ,美国将股票上市初期的种种价格支持行为视为市场操纵加以禁止。然而 ,近年来严格的管制被逐步放松 ,股票上市初期的价格支持不再是主承销商暗中操作的事情 ,相反 ,已经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股票价格进行多种技术性操作。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支持策略 ,其具体操作方式是什么 ,以及它与市场操纵的关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与此同时 ,我们在对比研究中发现 ,虽然中美两国股票发行制度相去甚远 ,但是在我国已存在价格支持行为 ,从发行制度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价格支持的必要性也是明显的。这意味着在我国对价格支持行为有稳定和规范的双重要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强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美国房产税实践进行介绍,即:财产税与政府间财政关系、房产税的确定及地区差异、房产税的征收管理及公共选择。本文发现:美国房产税实践有以下几点可供我国参考,即"宽税基"房产税是形成地方政府重要税源的前提;房产税征收和使用在公共选择的框架之内进行;房地产涉税信息透明是实现税收公平的重要保障;先进评估技术的使用是保证房产税政策顺利实施的技术保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芬芸  
近几年,绿色供应链管理正逐步成为国内外企业获得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方法。在借鉴美国领先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及实践现状,对我国企业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对我国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效华  
近日,笔者作为江苏绩效审计考察团成员,对美国审计总署、马里兰州议会审计机构以及旧金山政府部门审计机构进行了考察访问。通过考察了解美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学习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经验,深化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结合中国国情和地方实际开展绩效审计的信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兰英  卢文涛  
中国的结构性救济制度与美国在立法、执法层面都差距甚远。结构性救济制度虽已初步确立,但从技术层面来看,有关剥离制度的微观支柱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借鉴美国结构性救济制度的执法经验,中国也应制定《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中实施救济措施的指南》,为完善中国的经营者集中结构性救济制度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孔令锋  黄乾  
随着美国养老基金资产额的增长及其对股票投资比重的上升,养老基金已从被动投资者变为主动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以取得投资收益和价值增值也成为一种趋势。由于不同类型的养老基金具有不同的投资目标、责任与义务等,在选择治理战略、参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美国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对于中国社保基金的入市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瑷玲  M.W.Binford  张圣武  
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美国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以期为中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美国公众参与理论比较成熟,联邦及州政府法律要求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等,部门、协会等制定了公众参与手册,公众参与技术方法多样且有针对性。中国可借鉴美国公众参与做法,加强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编制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手册,采用多样的公众参与技术方法,从而完善中国土地整治理论,提高土地整治科学性和综合效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鲍晓晔  
境外市场高频交易开展得如火如荼,幌骗成为操纵市场、侵害投资者权益的主要手段,且已被明文禁止。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第747条新增"幌骗"作为新型扰乱市场行为,并明确列举行为方式,在主观要件上降低了故意的标准。借鉴美国证券期货监管和司法实践的经验,我国证券期货市场有必要未雨绸缪制定规范幌骗等新型操纵行为的监管立法和实施细则、完善程序化交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备案登记制度,并构建交易所自律和交易商自我约束的多层次风控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