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7)
- 2023(2529)
- 2022(2355)
- 2021(2424)
- 2020(2167)
- 2019(5118)
- 2018(5475)
- 2017(11432)
- 2016(6460)
- 2015(7326)
- 2014(7558)
- 2013(7794)
- 2012(7583)
- 2011(7098)
- 2010(7352)
- 2009(7252)
- 2008(7140)
- 2007(6446)
- 2006(5974)
- 2005(5617)
- 学科
- 济(25076)
- 经济(25035)
- 管理(15001)
- 业(13703)
- 方法(11699)
- 数学(10910)
- 数学方法(10830)
- 企(9357)
- 企业(9357)
- 中国(9339)
- 农(8438)
- 制(7256)
- 贸(6844)
- 贸易(6840)
- 易(6753)
- 银(6456)
- 银行(6450)
- 行(6270)
- 财(5946)
- 融(5525)
- 金融(5525)
- 税(4266)
- 体(4259)
- 业经(4228)
- 农业(4221)
- 市场(4132)
- 税收(4031)
- 收(4006)
- 制度(3978)
- 度(3978)
- 机构
- 大学(99620)
- 学院(96179)
- 济(43397)
- 经济(42460)
- 管理(34964)
- 研究(34147)
- 理学(29286)
- 理学院(28960)
- 管理学(28650)
- 管理学院(28451)
- 中国(27971)
- 财(22815)
- 京(21951)
- 科学(17816)
- 所(17778)
- 财经(17635)
- 经(15902)
- 研究所(15586)
- 中心(15153)
- 北京(14793)
- 农(14471)
- 江(14149)
- 经济学(13749)
- 范(13556)
- 师范(13479)
- 财经大学(13093)
- 经济学院(12528)
- 业大(12095)
- 农业(11799)
- 院(11665)
- 基金
- 项目(52249)
- 研究(40898)
- 科学(40419)
- 基金(37669)
- 家(31836)
- 国家(31581)
- 科学基金(25692)
- 社会(25398)
- 社会科(24117)
- 社会科学(24111)
- 基金项目(19347)
- 教育(19280)
- 省(18528)
- 编号(18239)
- 成果(16839)
- 划(16620)
- 资助(16185)
- 自然(14910)
- 自然科(14522)
- 自然科学(14515)
- 自然科学基金(14267)
- 部(13045)
- 课题(12012)
- 发(11488)
- 重点(11410)
- 教育部(11332)
- 性(11217)
- 项目编号(11025)
- 人文(10653)
- 创(10467)
共检索到155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群 宋长鸣
国际肉类市场及其价格突变为我国肉类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文章首先对商品价格突变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阐述;其次,结合历史背景从供求关系、政策变动、金融因素等角度出发,利用R 3.1.1软件bcp程序包,基于PPM模型识别全美生猪价格的历史突变,并测算生猪价格与相关变量的突变点后验概率与后验均值。实证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美国生猪市场共经历了五次价格突变,各阶段生猪价格突变的形成原因不尽相同。文末探讨了美国生猪价格突变对我国肉类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试图对国内肉类安全相关战略制定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
美国生猪价格 突变 PPM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群 宋长鸣
美国粮食市场价格突变可能为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以玉米和大豆产业为例,选取2000—2013年季度价格相关数据,基于PPM模型识别了玉米和大豆价格突变节点并测算其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自21世纪以来,全美玉米市场共发生了六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大豆市场则历经四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粮价突变是供需因素与国际贸易、原油价格、美元指数变动等众多非供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所处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各阶段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分析表明,美国粮价突变首先通过价格信息与贸易渠道间接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农产品 粮食市场 粮食价格 农业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志鹏
传统的以"保产量"为主的能繁母猪保险和行政调控托市收储政策,不能充分管理生猪市场价格风险。通过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政策,努力在推出生猪期货产品、完善组织建设、鼓励金融创新和加强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升中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政策,有助于规避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促进生猪产业链整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改艳 周磊
生猪价格保险将生猪养殖的自然风险延伸到市场风险,是一种更有效的生猪养殖风险管理工具。美国的生猪价格保险发展较为成熟,其最突出的优势是结合期货市场计算保障价格,这能有效地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结合中国生猪价格保险的实际,美国生猪价格保险在生猪价格监测、保险期限的设置、弹性补贴和生猪价格保险的准确定位等方面给中国以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王明利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生猪生产国,生猪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本文通过美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提炼出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措施。研究发现,美国猪肉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是生猪生产和价格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而且年度内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波动性;美国生猪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都较高;猪肉的冻储量受其猪肉出口量的变动而波动;本文进一步指出,生猪生产和价格受市场和疫病的影响不可避免。
关键词:
美国 生猪产业 发展现状 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代彦 喻志利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结构协整方法对生猪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与饲料价格、活鸡价格和居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该协整关系在2008年12月份发生了结构突变。滞后1期的生猪价格及饲料价格变动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替代品价格及收入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主要由供给因素引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庞金波 李炎
生猪现货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已经影响了我国生猪行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美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引入生猪期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撑。首先介绍了美国生猪期货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价格波动、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福利三个角度对生猪期货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一是引导经营者积极参与生猪期货合约交易,二是积极调整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陈加齐 张学彪 杨春 彭程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猪肉进口国之一。日本稳定猪价的做法值得借鉴。本文分析了日本生猪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的发展,研究了其高效的猪肉流通模式,归纳总结日本保护生猪产业的生产、市场和贸易支持和调控政策,评估了政策效果,包括以支持上游中等规模生产者为重点的价格稳定制度、养猪经营稳定对策、配合饲料价格安定制度、金融贷款扶持等生产支持政策、冻猪肉收储等市场调控政策以及门槛进口价格、紧急措施关税保护等贸易政策并分别从重点支持对象、猪肉供应链建设、组织化水平、生产支持和市场调控政策等方面总结了可借鉴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文君 乔娟
为了总结美国生猪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以为中国借鉴,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成果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美国生猪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划分初步发育、震荡发展、平稳发展3个阶段;通过分析美国生猪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得到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套期保值者的参与是生猪期货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二是不断适应现货市场发展需要是生猪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关键。
关键词:
美国生猪期货市场 发展 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益国 黄丽 傅佳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影响生猪生产和农民增收,建立完善生猪保险机制,对保护生猪生产者的积极性、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生猪饲养业与保险机制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美国生猪毛利保险的设计机制、对生猪和饲料价格波动的应对机制,最后得出可运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宇 张英华
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在企业创新的不同类型中,结构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常常是新兴企业或新兴产品对原有企业和产品的瞬间破坏。在这一条件下,原有企业所赖以生存的能力与资源恰恰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而建立在原有能力与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执行力必然会发生变化。笔者从理论上对这一变化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执行力变化的基本路径和企业执行力的不同区域,从而为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的保证与提升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突变 突变理论 执行力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柴建 朱青 张钟毓 肖浩 汪寿阳
随着国际油价对各种事件反应灵敏度的增加及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油价频繁的突变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巨大冲击,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油价核心影响因素的变迁使得不同时间下油价发生突变的引致因素及突发事件均有所不同,识别并分析油价突变的时间及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作者首先给出了商品价格变动容忍阈值及商品价格突变的定义,利用PPM模型,对国际历史油价及相关影响变量的突变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共显示出8次显著的油价突变。1999年2季度油价突变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原因是石油供需结构的失衡,具体来说,石油供应方对市场石油需求变动的估计不足及中国净进口的增加,...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柴建 张钟毓 付举磊 郭菊娥 汪寿阳
选取1997年至2011年作为样本区间,以国际原油市场结构的周期性和突变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在筛选变量的基础上,以原油的价格、供应、需求、美元指数和中国原油净进口为内生变量,以库存和投机因素为外生变量,建立原油市场结构经验VARX模型,分析各变量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于Bayes理论的原油价格系统MSBVAR模型,识别和分析原油价格系统在考察期内的结构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为中国原油净进口,存在亚洲溢价现象且持续期为2个多季度,美元指数影响次之,之后是原油需求,原油供应的贡献率影响最小;原油价格的翘尾效应在不同状态下的滞后期均为1个季度,且效应显著。突发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爱军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周期的因素很多,养殖规模化是因素之一。本文从养殖规模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情况以及美国三十多年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表明,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生猪价格周期逐渐拉长、价格最大波幅收窄趋势一致,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规模化程度、驱动因素、规模效应及政策效应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养殖规模化对生猪价格周期影响的差异性,认为我国以散养户和小户养殖场为主的养殖结构、我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的驱动因素、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补贴政策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中美差异性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养殖规模化整体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雪冰 胡浩 张岳
生猪生产组织化是推动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现代养殖经营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其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实践成效、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表明,双方追求潜在利润的内在动力及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促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进而稳定生猪生产波动的实践效果,以及美国契约农业制度环境、生猪市场环境和支持政策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验证了本文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本文据此得到如下启示,应引导不同规模养殖户采取适宜的经营方式,完善契约农业相关制度环境,推进地方生猪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生猪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产业链的建设,注重生猪产业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灵活性,以及健全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政策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