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4)
2023(9714)
2022(8235)
2021(7449)
2020(6222)
2019(14041)
2018(13871)
2017(27013)
2016(14875)
2015(16326)
2014(16586)
2013(16377)
2012(15852)
2011(14705)
2010(15384)
2009(14248)
2008(14269)
2007(12824)
2006(11853)
2005(10928)
作者
(45261)
(37976)
(37827)
(36181)
(24898)
(18121)
(17144)
(14571)
(14533)
(13947)
(13324)
(12851)
(12626)
(12356)
(12319)
(11726)
(11301)
(11194)
(11004)
(11001)
(9828)
(9438)
(9259)
(8884)
(8646)
(8544)
(8518)
(8195)
(7821)
(7665)
学科
(78956)
经济(78876)
管理(39924)
(36741)
(28803)
企业(28803)
方法(25844)
数学(22606)
数学方法(22280)
地方(19488)
(18189)
中国(17561)
(17078)
(15883)
业经(14294)
(13336)
地方经济(13257)
(11896)
金融(11895)
(11836)
贸易(11831)
(11521)
银行(11497)
(11414)
农业(11372)
(11275)
(11118)
环境(10225)
(9447)
(9435)
机构
大学(225349)
学院(223374)
(101882)
经济(99835)
研究(87401)
管理(78998)
理学(66900)
理学院(66020)
管理学(64830)
管理学院(64389)
中国(64240)
科学(52266)
(47803)
(47371)
(46238)
研究所(41795)
(39143)
中心(37931)
财经(36725)
(35568)
(33228)
经济学(32748)
业大(31355)
(31226)
(30911)
师范(30887)
北京(30744)
农业(30738)
经济学院(29074)
(27624)
基金
项目(140462)
科学(110400)
基金(102328)
研究(101510)
(90253)
国家(89521)
科学基金(74754)
社会(65414)
社会科(61995)
社会科学(61978)
(53395)
基金项目(52174)
自然(47398)
教育(46350)
自然科(46302)
自然科学(46283)
(46206)
自然科学基金(45479)
资助(43485)
编号(39155)
成果(34433)
重点(32549)
(32031)
(31785)
课题(28958)
(28412)
(27931)
国家社会(27410)
教育部(26903)
创新(26795)
期刊
(122273)
经济(122273)
研究(75081)
中国(43089)
学报(36188)
(36055)
(35265)
科学(33119)
管理(30926)
大学(27226)
学学(25661)
(25311)
金融(25311)
农业(24514)
教育(23612)
经济研究(20934)
财经(19077)
技术(17695)
业经(16783)
(16551)
问题(15402)
(13292)
世界(12670)
国际(12619)
(12466)
技术经济(11913)
统计(11472)
(10137)
现代(10023)
(10018)
共检索到35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心安  楚宗岭  程子昂  
美国发展生物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创新与综合集成、优越的资本市场和投融资手段、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农产品优势。系统考察美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缘起、政策演进过程及政策措施,对于中国发展生物经济具有启发作用与借鉴意义。通过中美生物经济发展条件与态势的比较,分别从技术、经济、社会层面提出了技术系统集成、经济绿色转型、社会生态文明等3个方面的启示与建议。重点建议及其基本出发点包括:生物经济的前瞻性强,相关政策管理部门应尽快更新监管制度,以消除不适应时代之需或不必要的技术规制上的障碍;绿色经济为时代发展趋势,新兴的生物经济需要政府采购、税收减免等市场准入方面的优惠政策的扶持,从而促进农业、健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云珠  
本世纪开始之际,乔治·W·布什正式当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上台后会实施一种怎样经济政策?他的经济政策与前任总统克林顿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经济政策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海尧  
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已有30年的经验。但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完全是在经济相对发达而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污染后才认识到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如:汽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70年代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荣生  
1.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加快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实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审计人员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对于完善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在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上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比较经济政策本质上属于比较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但它又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比较经济制度的研究内容。 经济政策比较研究的意义在于,任何一国都应根据其国情而建立特殊的经济模式,在每种模式下都有着特殊的管理方式。这些模式与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的联系。发现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丹  宾建成  高波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政府转换经济政策范式,强力干预经济运行。通过回顾美国政府经济政策范式转换的既有研究与新进展,分析美国政府强化“大政府”国家治理模式、宏观政策转向更多服从政府目标、政府干预提高国内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等强化干预经济的主要做法,探究其原因,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在地缘政治竞争上更多体现为战略焦虑,重视协助企业进行价值链供应链重组、提高经济竞争力、提振经济治理效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美国经济政策范式转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低利率、财政赤字和量化宽松是美国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三大基本政策措施。其中量化宽松政策是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手段,截止2013年1月份,持续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为美国向全球筹集了19553.29亿美元的铸币税,仅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就引致美国2011年和2012年GDP增速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和1.81个百分点。2012年美国经济已恢复适度增长状态,但失业率依然偏高。为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美联储在2012年12月再度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将刺激美国经济增速提高并恢复较快增长状态,2013年GDP增速将提高到3.19%,2013年到2015年GDP平均增速将提高到3....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邦根  
本文阐述了主要经济学流派特征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不同观点:正统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重新表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主张;货币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归纳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对我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一些重要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从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从2010年三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已经连续4个季度的增长速度保持在9.5%~10%之间,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国民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但是,一些迹象表明,宏观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照银  
本文首先建立了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然后通过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怎样向中国传导以及中国人民币币值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模型表明美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由于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不对称性,在美国利率高于和低于中国利率两种情况下,美国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2021年年初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法案》获得通过,叠加2020年通过的2.2万亿美元的《关怀法案》与2.3万亿美元的《2021年综合拨款法案》,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前半段的财政纾困法案规模已经达到了6.4万亿美元,占到了GDP规模的30%左右。而随着美国疫情有所控制、经济复苏明显加快或者说进入"拐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华而诚  刘都生  李昊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在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上,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是从本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说到政府干预,总是首先要与一个事件和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或“大危机”,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两位“改革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大萧条”是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