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7)
- 2023(14342)
- 2022(12101)
- 2021(11033)
- 2020(9007)
- 2019(20489)
- 2018(20167)
- 2017(38886)
- 2016(21009)
- 2015(23273)
- 2014(23134)
- 2013(23108)
- 2012(22000)
- 2011(20504)
- 2010(21048)
- 2009(19886)
- 2008(19484)
- 2007(17591)
- 2006(16276)
- 2005(15106)
- 学科
- 济(105631)
- 经济(105526)
- 管理(58902)
- 业(57560)
- 企(43823)
- 企业(43823)
- 方法(34502)
- 中国(31353)
- 数学(30259)
- 数学方法(30002)
- 农(28162)
- 地方(27455)
- 业经(22160)
- 财(21750)
- 学(19925)
- 制(19842)
- 贸(19210)
- 贸易(19194)
- 农业(19121)
- 易(18601)
- 银(18070)
- 银行(18028)
- 行(17501)
- 融(17049)
- 金融(17049)
- 地方经济(16522)
- 策(15554)
- 环境(15499)
- 发(14783)
- 技术(13984)
- 机构
- 学院(313936)
- 大学(313459)
- 济(142218)
- 经济(139415)
- 研究(117609)
- 管理(115619)
- 理学(97828)
- 理学院(96673)
- 管理学(95330)
- 管理学院(94717)
- 中国(90043)
- 科学(68960)
- 京(67287)
- 财(65451)
- 所(61001)
- 农(56078)
- 研究所(54839)
- 中心(51421)
- 财经(50683)
- 江(48816)
- 经(45835)
- 业大(45295)
- 经济学(44148)
- 农业(43895)
- 北京(43715)
- 范(42137)
- 师范(41664)
- 院(41613)
- 经济学院(39492)
- 州(38686)
- 基金
- 项目(195390)
- 科学(153086)
- 研究(142528)
- 基金(140641)
- 家(123318)
- 国家(122232)
- 科学基金(102659)
- 社会(92676)
- 社会科(88005)
- 社会科学(87984)
- 省(76019)
- 基金项目(73145)
- 划(64685)
- 教育(64331)
- 自然(64110)
- 自然科(62542)
- 自然科学(62523)
- 自然科学基金(61420)
- 资助(57720)
- 编号(56441)
- 发(48082)
- 成果(47288)
- 重点(44516)
- 部(43382)
- 课题(40724)
- 创(40393)
- 发展(38675)
- 国家社会(38297)
- 展(38083)
- 创新(37853)
- 期刊
- 济(171071)
- 经济(171071)
- 研究(103900)
- 中国(65371)
- 农(52172)
- 学报(48260)
- 财(47154)
- 管理(45405)
- 科学(44926)
- 融(36822)
- 金融(36822)
- 大学(36523)
- 农业(35272)
- 学学(34404)
- 教育(33204)
- 经济研究(28772)
- 业经(27580)
- 技术(25871)
- 财经(25851)
- 问题(22672)
- 经(22389)
- 贸(19176)
- 业(18248)
- 国际(17892)
- 技术经济(16915)
- 世界(16538)
- 商业(16024)
- 现代(14716)
- 理论(14472)
- 统计(14282)
共检索到49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振 秦宁
近年来,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研的关键领域,生物技术也逐渐深度融入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等行业形成新兴的生物经济产业。为抢占生物经济发展制高点,美国拜登政府采用“全政府”运行机制,聚焦生物技术、生物制造和生物安全三大板块,兼顾“自强性”“专门性”“弱他性”三类政策工具,并辅之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手段,实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在中美战略竞争和生物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生物经济相关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造成风险挑战,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融入全球生物经济网络的步伐。对此,我国可以从优化政策规划、培育壮大企业、创新发展产业、探索中美合作路径以及布局全球“朋友圈”五个方面加以应对,实现自身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物经济 发展战略 新动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利君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是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017年数字经济被写入政府报告中,但数字经济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我国自寻探究发展模式,由此提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即"制度创新、法律建设、产业结构挑战、数字安全保护及数字素养"的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海波 尹少华
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湖南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湖南的经济在向生态经济转变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优势: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和物种多样性、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以及发展的良好趋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人口压力大、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不足。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规划、培养生态意识、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环保产业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制定出湖南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湖南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戎文佐
复关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戎文佐"复关"也就是恢复中国作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是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正式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措施。在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中.我们必须从中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大勇 李安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平
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进入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台阶,否则,就将延缓工业化进程,丧失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机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亚平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王亚平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元钊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医疗、环保等问题的出现,美国、OECD和台湾等地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各自生物经济发展方案,希望通过生物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增加人民福利。通过比较台湾地区与部分发达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及特点,为大陆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生物经济 政策视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元钊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医疗、环保等问题的出现,美国、OECD和台湾等地纷纷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各自生物经济发展方案,希望通过生物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增加人民福利。通过比较台湾地区与部分发达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及特点,为大陆生物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生物经济 政策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华耀
一、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自从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于1890年跃居世界首位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其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年人均收入一直居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1991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高达22660美元。世界上不少人称20世纪为“美国世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敏 陈慧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学勤
辐射既表现为自然界不同物体间的能量相互传递,也表现为人类社会资源的互相流动。经济辐射理论既可以深化我们对扩大开放的新认识,也可以说明区域、产业等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到均衡过程。
关键词:
经济辐射 经济发展 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有好
文章认为,大国经济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特点: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经济规模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大,工业部门体系齐全。大国经济的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是拉动大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2)使企业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使研究与开发力度加大;(4)国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国际竞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将努力统一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注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