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3)
2023(8108)
2022(6345)
2021(6028)
2020(4729)
2019(10719)
2018(10551)
2017(19116)
2016(11201)
2015(13095)
2014(13077)
2013(12129)
2012(11237)
2011(10449)
2010(10520)
2009(9213)
2008(8738)
2007(7959)
2006(6835)
2005(6150)
作者
(28170)
(23468)
(23465)
(22461)
(15179)
(11337)
(10801)
(9295)
(9062)
(8669)
(8205)
(7892)
(7566)
(7495)
(7339)
(7309)
(7140)
(7041)
(6934)
(6882)
(6036)
(5844)
(5833)
(5431)
(5337)
(5308)
(5305)
(5229)
(4737)
(4656)
学科
(41927)
经济(41889)
(29073)
管理(28826)
(23217)
企业(23217)
方法(22977)
数学(21312)
数学方法(21148)
教育(19798)
中国(16439)
技术(14443)
(11514)
(9889)
理论(9324)
业经(8449)
农业(8339)
教学(8095)
(7621)
技术管理(7503)
(7483)
贸易(7482)
(7281)
地方(6836)
(6834)
(6192)
金融(6191)
(6057)
发展(5956)
(5913)
机构
大学(157490)
学院(152478)
(58581)
经济(57287)
管理(53891)
研究(53036)
理学(47140)
理学院(46614)
管理学(45863)
管理学院(45540)
教育(33687)
(33579)
(32031)
中国(31910)
师范(31853)
科学(28343)
(26463)
师范大学(26317)
(24869)
(23719)
中心(23423)
研究所(22522)
北京(22115)
财经(21660)
技术(20740)
(19948)
(19063)
经济学(19039)
职业(18684)
业大(18635)
基金
项目(100983)
研究(85104)
科学(82857)
基金(70738)
(59153)
国家(58480)
社会(53300)
社会科(50500)
社会科学(50492)
科学基金(50350)
教育(49501)
(40844)
编号(36856)
(36676)
基金项目(36163)
成果(33013)
课题(29397)
资助(28476)
自然(28425)
自然科(27794)
自然科学(27792)
自然科学基金(27309)
(25948)
(24755)
重点(24412)
教育部(23842)
规划(23613)
(23478)
(22632)
项目编号(22470)
期刊
(58989)
经济(58989)
教育(57247)
研究(56786)
中国(38894)
技术(19972)
(19276)
管理(18667)
学报(18528)
科学(17718)
大学(16360)
(16286)
职业(14726)
学学(13492)
(12190)
金融(12190)
农业(11716)
财经(11398)
经济研究(9824)
技术教育(9787)
(9787)
职业技术(9787)
职业技术教育(9787)
(9707)
论坛(9707)
业经(8973)
技术经济(8339)
问题(7491)
(7358)
(7350)
共检索到231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雅兰   刘晓萍  
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临“教师数量少”与“教学质量低”的双重挤压,从而引发教师教育改革,促成了CTE教师替代认证路径的诞生。在扩充数量、保障质量的基本逻辑下,形成了美国独特的CTE教师替代认证路径运行机理,即“经验—学历”可替换的运行原则“、先上岗后培训”的运作方式、“理论—实践—反思”交替的运行侧重、标准化的考核评估方式、联结专业发展的运行导向。通过对CTE教师替代认证路径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发现仍存在“数量补不齐,质量跟不上,岗位留不住”的现实困境。美国CTE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矛盾进入新阶段,也让美国学界意识到亟须提高培训内容的统一性、加强CTE教师教育的实证研究与构建一体化的CTE教师教育体系。总结美国CTE教师替代认证路径的经验与挑战,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教育部调研团  葛道凯  
根据中美富布赖特项目教育交流协定,中国教育部组团于2015年4月26日至5月9日对美国职业教育进行了调研,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美国职业教育的理念、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梳理经验,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美国教育的管理职能在各州教育部,各州的立法规定又各有不同。联邦教育部并没有直接管理教育(学校)的职能,只是通过(法案形式的)拨款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高中后教育)施以影响。在美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又称"生涯与技术教育",名称上更加突出人本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当今美国,重视和发展生涯与技术教育已成各界共识,成为社会潮流。美国的生涯与技术教育是以人为本、政府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权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迅猛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生涯技术教育中应用远程教育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分析认为,远程教育广泛用于生涯技术教育是基于美国文化中崇尚"技术"和"平等"的特性,分析了生涯技术教育自身所强调的"从学校到工作"和"能力为本位"的功能定位,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灵活学习方式的适切性。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远程生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传输、资源开发和课程教学模式,最后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符谢红  郑舟阳  
我们将"当前一份工作与后一份工作所属的组织、职业和行业不一致"称为职业生涯路径替代。本研究在对35位资深营销人员的职业历程访谈的基础上,借助于质性研究Nvivo8分析软件,分析了73次职业路径替代的原因、条件及其所做的努力,并进一步根据其工作转移的类型进行深度分析。研究结论显示路径替代的离职原因、具备条件和个人努力具有独特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雪凌  
新世纪以来,美国普遍采用"生涯与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替代"职业与技术教育"(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反映了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功能的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7月28日,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会发布研究成果报告《生涯与技术教育质量的当代视角》,该报告是"高质量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项目"的多阶段研究成果。报告指出,高质量的生涯和技术教育是美国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相关政策制定者、实践者以及一系列广泛教育和劳动力开发利益相关者普遍运用的词语。研究针对"什么是高质量的生涯和技术教育"这一问题,对一系列广泛的,包括白皮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院校认证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而对院校进行外部质量评估的制度,一般包括认证目的、认证主体和客体、认证程序和认证标准等要素。美国NEASC-CTCI技术和生涯教育机构认证在认证目的、认证主客体、认证程序和认证标准等方面颇有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估制度建设具有三点重要启示,分别是建立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两个体系紧密衔接、多方共同参与且能够保证评估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善学  杨蕊竹  
21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向生涯教育转向。以《2006年卡尔·珀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改进法》为标志,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在全美全面推开。生涯集群框架作为这次改革的重要支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生涯集群的概念、模型、分类及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实质仍然是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校专业设置。以生涯发展路径为依据,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围绕"路径"展开,并认为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体系是由能够促进学习者从学习向工作过渡、实现未来生涯发展和成功的若干条路径所构成的教育体系,对于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坚  
美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体现在"职业生涯"的概念中,职业生涯教育本身就包含了衔接沟通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的中高职衔接并非单纯的教育阶段衔接,更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是人才培养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衔接,这种衔接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同时具备技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弹性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徐国庆  
2013年的《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中期评估报告》针对帕金斯法案四在美国近年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该报告详细制定了绩效问责评价指标体系和逻辑模型,在评价中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强化法律法规在质量评价中的约束力、注意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公平价值的渗透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槿  闫红  
美国职业群课程模式面向就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就业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强调普职教育课程的沟通,使学生既能有较好的职业技术能力,又能符合一定的学术标准,可以为就业和升学两条途径做好准备,实现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职业群课程模式以职业群分类和职业途径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了系统的课程计划,在美国各州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微  
“高技能培养、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是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达成的新技能共识。而高技能、高工资和高需求导向是美国生涯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尺度,具有引领性与规范作用。这一标准的制定遵循了帕金斯法案质的要求和各州量的规定,在关注个体长远生涯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在方法论上,形成了跨部门协作的路径取向;在具体实践中,暗含了“下沉式”行动展开的操作范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设计,实现服务国家战略与契合人民意愿的功能定位;二是数据驱动,推进循证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改革行动实践;三是过程管理,导向高适应性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艺雯  
美国1984年颁布《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经过几次修订,2006年颁布《卡尔·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美国经济发展变化影响人才需求和培养要求,在提高美国国际竞争力、加强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保障教育阶段的衔接和学生双轨发展、改善质量问责等发展愿景的引领下,基于协调、协作、问责和创新的原则,美国政府于2017年提出了新的修正案《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并于2018年正式签署通过。新法案巩固了对生涯与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协调、协作与融合,增强问责制度,鼓励创新,并进一步限制联邦干涉,提高灵活度,为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提供新的助力与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朋  
2010年,美国全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组织与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的战略性合作全面展开,将生涯与技术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理念将生涯与技术教育与21世纪技能相结合并渗透进整个教育系统,让所有学生在掌握21世纪技能的基础上为升学和就业作双重准备。新理念表现出前瞻性与战略性相结合、系统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全面性与核心性相结合以及全纳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其实施的可行性主要体现为理论基础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上拥有强大的基层支持和范例证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燕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始终伴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出了大批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有力支撑了国家人力资源战略。在实用主义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引领下职业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生涯与技术教育(CTE)得以确立并获得广泛认同,独具特色的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体系趋于完善。社区学院是美国开展CTE的重要机构,具有服务区域经济、普惠广大民众、学制弹性灵活、课程特色实用等特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CTE经验,推进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撬动关键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契合产业需求聚焦专业(群)建设;面向人人拓展职业教育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