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5)
2023(4127)
2022(3699)
2021(3690)
2020(3248)
2019(7283)
2018(7490)
2017(14621)
2016(8217)
2015(9588)
2014(9837)
2013(9571)
2012(9268)
2011(8126)
2010(8627)
2009(8681)
2008(8911)
2007(8157)
2006(7415)
2005(7176)
作者
(24529)
(20367)
(20180)
(19554)
(13004)
(9874)
(9266)
(7827)
(7653)
(7605)
(7017)
(6856)
(6528)
(6435)
(6245)
(6181)
(6166)
(6015)
(5948)
(5897)
(5224)
(4993)
(4890)
(4791)
(4592)
(4586)
(4570)
(4447)
(4206)
(4121)
学科
(30508)
经济(30460)
管理(27612)
(21990)
(20603)
企业(20603)
方法(12867)
(10286)
环境(9513)
数学(8752)
数学方法(8447)
(8185)
(8162)
业经(8138)
(8041)
中国(7957)
理论(7589)
(7549)
(7050)
(6899)
财务(6878)
财务管理(6853)
(6796)
(6452)
银行(6442)
企业财务(6364)
(6164)
金融(6164)
(6143)
贸易(6137)
机构
大学(121550)
学院(118673)
(43964)
经济(42729)
管理(41132)
研究(40904)
中国(36851)
理学(33400)
理学院(32976)
管理学(32215)
管理学院(31994)
(27416)
科学(24948)
(24615)
(22385)
(20437)
中心(20398)
(20004)
研究所(19366)
北京(18368)
财经(18347)
(17520)
师范(17375)
(16718)
(16322)
业大(15731)
农业(15327)
(14330)
(14119)
师范大学(13964)
基金
项目(67428)
科学(51490)
研究(50410)
基金(47594)
(40970)
国家(40584)
科学基金(33780)
社会(31028)
社会科(28975)
社会科学(28966)
(25573)
基金项目(24249)
教育(23401)
(21997)
自然(21317)
编号(20982)
资助(20935)
自然科(20765)
自然科学(20759)
自然科学基金(20348)
成果(19817)
(15081)
重点(15020)
课题(14831)
(13576)
(13496)
项目编号(13257)
大学(13123)
科研(13047)
教育部(12887)
期刊
(56641)
经济(56641)
研究(40872)
中国(28255)
(21611)
(20167)
金融(20167)
(19469)
学报(19412)
教育(17130)
科学(16523)
管理(16304)
大学(15140)
学学(13703)
农业(12113)
财经(9841)
技术(9323)
(8367)
业经(8332)
图书(8302)
问题(7374)
经济研究(7369)
(7292)
国际(7169)
理论(6656)
(6411)
书馆(6317)
图书馆(6317)
会计(6233)
财会(6229)
共检索到204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曾沧  
新近立法和判例表明,国际借贷中的贷款人面临着清污责任的法律问题。贷款人清污责任是指政府(或其行政机关)为保护和治理环境,依法清理借款人的危险性废物造成的污染,因清理污染支出的费用,以贷款人“真正参与借款人的管理”为法定依据,责任由贷款人严格地、连带地承担。本文通过对美国立法和判例的研究,认为贷款人承担清污责任的依据是“真正参与借款人的管理”。贷款人应审视其“清污责任风险”,以担保方式的信用化和不当“影子董事”作为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我国宜立法增设贷款人的清污责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尘  吴弘  
在国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之下,我国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当前国家政策实践和商业银行内部政策为主要分析对象,全面考察我国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现状。研究表明,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与探索不仅需要吸取域外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坚持立足我国国情,由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银行内部政策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构建一整套包含行业标准、信息披露、业绩评估、责任承担等内容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芳芳  
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绿色信贷的发展,而世界各国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是极具借鉴价值的。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经验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构建应当以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污染防治、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为功能定位;为适应中国当前的国情,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应当选择"先宽后严"的发展路径,给信贷行业转型提供合理的过渡期;在具体的框架构建上,中国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应当是以民事责任为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为辅的综合性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建军  
贷款人的环境责任——美国、加拿大相关环境立法和实践探析管建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世界许多国家相继采取了经济、科技及法律手段来保护、治理和改善环境。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致阳  武向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官正旺  池治新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操作中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而贷款业务又是农信社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信社贷款业务操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在贷款业务操作中应把握的法律尺度,使贷款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更有利于受到法律的保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春  
清理信贷资产的工作已在各专业银行全面展开,在清理中法律手段被普遍采用。但由于银行、借款人、担保人、仲裁人各自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如何运用上存在较多的分歧,以至于使银行在一些司法裁制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些分歧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人就有关问题谈谈看法,以期引起理论及实际工作者的关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淑江  
笔者研究了我国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利配置和还贷责任分配的法律问题。由于公立高校预算约束是软的,如果赋予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独立决策权,必然导致学校贷款过多、支出随意等现象。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必要时政府应该取消高校法人的这种独立决策权。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的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应该完善法律,进一步明确高校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和责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毅  李红宇  
本文通过探讨林权抵押贷款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林权抵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进一步防范和化解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孝华  
为了及时筹集资金投入商品房开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与银行配合普遍采取按揭销售的办法。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出售尚未建成的商品房,被称作商品房预售。对个人购买预售房给予一定比例的银行个人购房贷款,称为预售房按揭贷款。在办理预售房按揭贷款中碰到许多实际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同民  
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影响入手,全面论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基本做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失,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从科学界定最后贷款人的法律地位、逐步完善最后贷款人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模糊"与"透明"相结合的救助规则、注重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被援金融机构的破产机制、切实强化最后贷款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管晓峰  
为何要对财政贴息进行审计财政贴息是指政府各级财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对既定范围的贷款给予一定利息补贴,以减轻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降低借款成本(利息)负担,以促进生产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祥龙  叶金生  
林权抵押贷款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也是林权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行法律对于林权抵押的特殊规定,使得林农不管是进行林木抵押还是林地抵押都出现法律瑕疵,对未发包的集体林权抵押也由于表决困难出现瑕疵,不仅限制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而且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信贷风险。本文予以探讨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恒兵  
长期以来,农业银行贷款发放形式一直是以信用贷款为主,随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银行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益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信用贷款大部分被担保、抵押贷款所替代,实践证明担保、押抵贷款在对资金风险的防范和促进提高资金利用效益上,较之信用贷款有其绝对的优越性。但是,笔者以为,就担保、押抵贷款二者而言,后者在实际运用中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这是因为:首先,目前农业银行服务范围和对象大部分在农村,担保贷款所要求的提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担保人,这一条件很难满足。在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