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3)
- 2023(9593)
- 2022(7929)
- 2021(7366)
- 2020(5926)
- 2019(13711)
- 2018(13451)
- 2017(25238)
- 2016(13513)
- 2015(15463)
- 2014(15202)
- 2013(15444)
- 2012(15062)
- 2011(14343)
- 2010(14427)
- 2009(13312)
- 2008(13141)
- 2007(11522)
- 2006(10579)
- 2005(10098)
- 学科
- 济(66674)
- 经济(66610)
- 管理(31943)
- 业(29684)
- 中国(24440)
- 方法(20940)
- 企(20675)
- 企业(20675)
- 地方(19098)
- 数学(18304)
- 农(18297)
- 数学方法(18209)
- 贸(15065)
- 贸易(15050)
- 易(14651)
- 业经(14066)
- 发(12939)
- 农业(12378)
- 融(12209)
- 金融(12209)
- 银(12025)
- 银行(12009)
- 行(11841)
- 制(11746)
- 学(11654)
- 环境(11513)
- 地方经济(10952)
- 财(10529)
- 和(10455)
- 资源(9513)
- 机构
- 大学(200702)
- 学院(198916)
- 济(92480)
- 经济(90832)
- 研究(84775)
- 管理(69238)
- 中国(66071)
- 理学(57450)
- 理学院(56637)
- 管理学(55895)
- 管理学院(55507)
- 科学(49247)
- 京(46627)
- 所(44899)
- 研究所(40567)
- 财(39929)
- 中心(36660)
- 农(36472)
- 北京(31421)
- 财经(30843)
- 院(29887)
- 江(29824)
- 经济学(29507)
- 范(29499)
- 师范(29259)
- 农业(28646)
- 经(28200)
- 科学院(27314)
- 业大(27167)
- 经济学院(26446)
- 基金
- 项目(126152)
- 科学(99190)
- 研究(93884)
- 基金(91506)
- 家(81023)
- 国家(80394)
- 科学基金(66414)
- 社会(61159)
- 社会科(58117)
- 社会科学(58102)
- 基金项目(46896)
- 省(46513)
- 教育(41474)
- 划(40901)
- 自然(39910)
- 自然科(38831)
- 自然科学(38819)
- 自然科学基金(38139)
- 资助(37805)
- 编号(36932)
- 发(34283)
- 成果(31510)
- 重点(29507)
- 部(29212)
- 发展(27914)
- 展(27438)
- 课题(26919)
- 中国(26727)
- 国家社会(26598)
- 创(25905)
共检索到331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声俊
美国的玉米资源在世界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兴起玉米深加工业热潮,美国一马当先,成为现代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开拓者和发展最快的国家。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开发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政策、工艺、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两国玉米在基本国情影响下生产、需求及相关补贴政策方面的差异,提出依据我国现阶段玉米产业所依存的国情,不断缩短与美国存在的差异,总结了美国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的启示与借鉴措施。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玉米产业 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红彦 张轩铭 王道龙 崔淳熙 高春雨 王磊 王亚静 毕于运
文章首先采用文献考证法,确定玉米芯产量与玉米产量之比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副产品比重法,结合玉米产量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玉米芯产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区域分布;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综述,从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的角度,系统阐述我国玉米芯资源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玉米芯产量与玉米产量之比为0.21;2013年全国玉米芯资源总产量为4 590万t,相当于全国秸秆总产量的4.90%或玉米秸秆总产量的19.10%。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与黄淮海地区,产量分别为1 586.61万t与1 185.41万t,两地区合计占全国玉米芯产量的60.42%。玉米芯是我国各类秸秆资源中高值化利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昌
本文使用全部私人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全部私人信贷总量之比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总量之比两大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用金融发展总水平这一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无论从对23个样本国家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还是从结合金融发展的分析来看,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都显示出了股票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融资比重增加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中介融资比重下降的趋势。其中,少数发达国家出现了由中介为主体到由市场为主体逆转的趋势,和/或者出现了由银行为主导到由股票市场为主导逆转的趋势。作者还提出了这一新趋势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焕广 李新海 余嘉玲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2.61亿吨。近几年,受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玉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导致2020年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至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玉米供需及贸易发展趋势、相关调控政策转变及其对玉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中国年度玉米供需缺口约为2000万吨,若通过政策激励玉米恢复生产面积、通过技术提升单产,供需缺口可下降到800万吨左右。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2)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成本;(3)增加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耕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4)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5)适度增加玉米和替代品的进口,提前向国际市场释放信号等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产业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钰乔 濮超 赵鑫 王兴 刘胜利 张海林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小麦、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动态和中国相关农业政策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引导效果对于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2005—2015年中国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种植业结构及化肥、农药调整政策模拟分析了不同玉米种植面积和不同单位面积化肥及农药施用量等4种情景下2020年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面积碳足迹。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麦、玉米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P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唐绍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佟屏亚
世界玉米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佟屏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玉米已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一、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续提高80年代以来,随着高产杂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志刚 郎一环 王礼茂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 ,资源开发利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1)空间上 ,从地表向地球深部和外层空间 ,从陆地向大陆架、深海和远洋发展 ;(2 )种类上 ,从天然食物、农业资源向工业资源 (主要是矿产资源 )、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发展 ;(3)从单一利用向多用途综合利用发展 ;(4 )能源利用上 ,向环保和持续利用趋势发展 ,即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转变。资源开发利用对资源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既有正面影响 ,又有负面影响。其正效应是人类对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 ,资源内含和外延的扩大 ,自然资源利用数量增长速率的下降 ,由此而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减小 ;其负效应主要是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龙子午
国际证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协调活动的加强,对会计监管科学认识的不断清晰,导致会计监管的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的相互靠拢。本文认为,我国会计监管的优化,关键是调整方向和规范政府行为。
关键词:
会计监管 英美模式 德法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欧
目前,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家也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物质能源生产,出台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保障,并运用财税政策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但是,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原料资源短缺、生物质能源工业体系不完备、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产业化基础薄弱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技术将不断完善,它将改变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净化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生产能力 发展政策 未来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立萍 王晓鸣 段灿星 龙书生 李晓 李洪连 何月秋 晋齐鸣 武小菲 宋凤景
【目的】明确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预测病害未来的扩展区域,为有针对性开展灰斑病的早防早控工作、保护玉米生产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形态、培养及分子特征鉴定的方法明确新发生玉米灰斑病区域的病菌分离物种类;汇总2004—2014年各地玉米灰斑病的调查信息,根据季风特点,推测具有重大破坏力的玉米尾孢灰斑病扩展路线,预测未来的病害发生区域。【结果】基于形态学、培养特征以及分子鉴定结果,明确了贵州西部、西北部以及四川北部的分离物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河北承德地区致病菌为玉蜀黍尾孢(C.zeae-maydis),在陕西南部、西部以及河南西部鉴定出了玉米尾孢和玉蜀黍尾孢;初步明确了具有...
关键词:
玉米 灰斑病 玉米尾孢 玉蜀黍尾孢 传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怀 张颖 史彦泽
我国现有的雇佣及退休制度造成大量的老龄高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老龄高智力资源再开发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美国实行的"教授终身制"、日本的"老年人自愿申请延迟退休"制度等值得借鉴。我国可以考虑建立老龄高智力人才库,实行老龄高智力人才"动态聘任制",丰富我国"智库"建设;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立老年志愿者服务等制度,以对现有退休制度的不足进行弥补。
关键词:
老龄高智力资源 再开发 制度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国英
以美国的农业信息化为借鉴,探究中国农业信息化未来发展模式,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未来农业信息化将在土地规模化趋势下蓬勃发展。从商业模式来看,农资一体化将是大势所趋;在生产环节,农业信息化主要以精准农业的形式体现;在流通环节,将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形式体现。农业信息化赋予了整个大农业产业链更新的意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价值,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业信息化进入新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