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4)
2023(6474)
2022(5462)
2021(5357)
2020(4523)
2019(10275)
2018(10043)
2017(19699)
2016(11114)
2015(12374)
2014(12183)
2013(11897)
2012(11401)
2011(10300)
2010(10545)
2009(10078)
2008(10274)
2007(9464)
2006(8553)
2005(7936)
作者
(33564)
(27881)
(27686)
(26373)
(17969)
(13528)
(12795)
(10898)
(10717)
(10036)
(9510)
(9428)
(9042)
(8967)
(8949)
(8504)
(8478)
(8318)
(8219)
(8085)
(7003)
(6983)
(6960)
(6474)
(6363)
(6256)
(6197)
(6120)
(5895)
(5630)
学科
(40782)
经济(40699)
管理(36605)
(35252)
(32393)
企业(32393)
方法(18598)
(17583)
数学(15567)
数学方法(15317)
(13156)
财务(13144)
财务管理(13112)
企业财务(12707)
(11859)
(10819)
中国(10506)
(10112)
(9555)
业经(9352)
体制(8138)
(7298)
金融(7298)
理论(7051)
(6858)
银行(6822)
(6642)
贸易(6636)
(6462)
(6455)
机构
大学(163516)
学院(158287)
(60241)
经济(58886)
研究(58293)
管理(56897)
理学(48759)
理学院(48120)
管理学(47089)
管理学院(46803)
中国(45040)
科学(36576)
(36094)
(31936)
(31377)
(29793)
研究所(28207)
中心(25602)
财经(24669)
(24399)
业大(24127)
农业(23789)
北京(23228)
(22467)
(21770)
师范(21419)
(21090)
(19259)
财经大学(18507)
经济学(18307)
基金
项目(100453)
科学(78420)
基金(73858)
研究(69416)
(66368)
国家(65807)
科学基金(54977)
社会(43681)
社会科(41189)
社会科学(41173)
基金项目(38357)
(37483)
自然(37365)
自然科(36530)
自然科学(36516)
自然科学基金(35903)
(33304)
教育(33138)
资助(31374)
编号(26725)
成果(24150)
重点(23513)
(23227)
(20351)
(20270)
教育部(19670)
科研(19616)
课题(19286)
计划(19087)
创新(19034)
期刊
(69950)
经济(69950)
研究(49520)
中国(34091)
学报(31238)
(27755)
(27535)
科学(26759)
管理(23870)
大学(23710)
学学(22136)
教育(19826)
农业(18887)
(16265)
金融(16265)
财经(13091)
技术(11499)
经济研究(11254)
(11217)
(10786)
业经(9506)
(9285)
世界(9031)
问题(8765)
国际(8466)
业大(8316)
(8238)
会计(7955)
财会(7781)
图书(7501)
共检索到24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  柯大钢  
独立董事制度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股权的分散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司的股东权益。该制度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对国外独立董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柏丙林  
在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不宜占多数。外部董事同时具备促进完善公司战略决策和控制监督公司经理层的两方面作用。在外部董事的职权中,有权向股东大会汇报情况,特别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尤为重要。外部董事应负有内部董事相同的信誉义务,而其竞业禁止义务则可适当放宽。外部董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的讨论目前仍有分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银杰  
一、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产生 的原因和演变过程 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依据其是否是本公司的职员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两部分。内部董事也称“执行董事”,是指是本公司职员的董事,主要是由担任董事的本公司管理人员,如总经理、常务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国清  
共同基金的权力滥用与利益冲突源自投资公司独特的管理架构。由于投资顾问独立于其所管理的基金并对其所管理的基金拥有管理权,投资顾问的利益与基金股东的利益相互冲突。过去几十年基金业的繁荣景象,使那些负责对基金进行监管的人员或机构,如法院和SEC,低估了共同基金特殊的管理架构所产生的权力滥用的危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新驰  
试图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来解决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从理论上讲是行不通的:利益无相关会导致权责缺失、利益相关会导致独立性缺失。理论上的缺陷导致实践中的局限和失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以及国有股东为控股股东的上市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决不是一个独立董事制所能解决的。中国企业改革的成功有赖于中国宏观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德刚  
各国的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治理体系颇不同,一种是以德国、荷兰为代表的双层制,公司由董事会负责经营管理,但同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董事长也由监事会任命。监事会除任命、解任董事外,尚负责对公司业务之持续监督,并就一定事项享有同意权。另一种是由英美为代表的单层制,即由股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  
近期美国一连串会计造假丑闻的爆光 ,说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尚存在诸多弊端 ,制度滞后 ,监管乏力是其突出的问题 ,上市公司治理虽然在不同国家都面临不同的特色问题 ,但其重要性是不象置疑的 ,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关注 ,面对作为上市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重要性 ,必要性 ,具备的备件 ,如何有效开展工作及自律问题的研究开发解决 ,更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宁静  邱文武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既可制约控股股东做出有损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的行为,也可有效监督公司经理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属二元权力模式,以及诸多现实问题的存在,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后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科学引入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实现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无缝接入”,借鉴独立董事制度而引发的对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关注和尝试,无疑会在客观上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宏凯  
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 ,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和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问题是两个研究重点。由于基金的运作具有非公开性和基金股份的分散性 ,投资者无法进入董事会 ,密切的监督基金经理的决策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由此产生了以独立董事为核心的美国共同基金治理结构模式。本文即对这一模式尤其是独立董事在基金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做一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娜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应如何兼容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者在职能上的重叠与冲突,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博弈模型,说明了两者职能上的交叉不仅无害,而且在当前对董事会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正是构成了对董事会的双重监督与制约。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并存是极其必要的,这也体现了处于改革阶段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忠明  王振富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公司董事会治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中介机构、大型公司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形成了许多理论和应用成果。本文全面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司董事会治理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仕华  
本文用社会嵌入理论分析公司治理,认为公司治理具有社会嵌入性。这一嵌入不仅体现在微观的关系嵌入和中观的结构嵌入上,还体现在宏观的文化嵌入和政治嵌入上。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数据和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的公司治理指数数据,证实了公司治理的微观关系嵌入和中观结构嵌入,借鉴关于公司治理国别差异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公司治理的宏观文化嵌入和政治嵌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世权  武之东  
中国上市公司于2001年在原来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嫁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在历经了3年多的实践之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依据对上市公司的实际调查,判明了当前对独立董事制度的预期与具体实施中存在巨大反差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根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不同的功能定位,划分各自的职权范围,协调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冲突;为了确保独立董事掌握独立决策所必须的信息,应该对独立董事每年的履职时间作出要求。作者认为,未来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设计无外乎存在两种可能的模式,一是全面采取独立董事制度而废除监事会制度;二是在进一步明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职权的基础上,两种关系并存。选择何种模式应由上市公司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