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9)
- 2023(10824)
- 2022(9026)
- 2021(8106)
- 2020(6633)
- 2019(14673)
- 2018(14215)
- 2017(26788)
- 2016(14755)
- 2015(15790)
- 2014(15563)
- 2013(15530)
- 2012(14715)
- 2011(13386)
- 2010(13735)
- 2009(12915)
- 2008(12189)
- 2007(10640)
- 2006(9503)
- 2005(8770)
- 学科
- 济(61401)
- 经济(61331)
- 业(43015)
- 管理(43007)
- 企(33143)
- 企业(33143)
- 财(20198)
- 中国(20174)
- 方法(19800)
- 地方(19124)
- 农(18750)
- 数学(17199)
- 数学方法(17087)
- 业经(15074)
- 务(14105)
- 财务(14089)
- 财务管理(14051)
- 企业财务(13464)
- 农业(13221)
- 贸(13046)
- 贸易(13035)
- 易(12618)
- 融(12548)
- 金融(12548)
- 银(12309)
- 银行(12271)
- 行(11655)
- 制(11496)
- 学(11219)
- 地方经济(10649)
- 机构
- 学院(204526)
- 大学(202397)
- 济(85803)
- 经济(84137)
- 研究(77342)
- 管理(74237)
- 理学(62963)
- 理学院(62176)
- 管理学(61225)
- 管理学院(60848)
- 中国(59808)
- 科学(47279)
- 京(44213)
- 农(41902)
- 财(41273)
- 所(40742)
- 研究所(36625)
- 中心(34720)
- 农业(32953)
- 业大(32885)
- 江(31853)
- 财经(31067)
- 北京(28575)
- 经(28190)
- 范(27894)
- 院(27742)
- 师范(27506)
- 经济学(25554)
- 州(25543)
- 省(25478)
- 基金
- 项目(133411)
- 科学(103769)
- 基金(95211)
- 研究(94927)
- 家(84958)
- 国家(84144)
- 科学基金(70518)
- 社会(61132)
- 社会科(58056)
- 社会科学(58041)
- 省(53155)
- 基金项目(50523)
- 自然(45257)
- 划(45072)
- 自然科(44165)
- 自然科学(44152)
- 自然科学基金(43355)
- 教育(42330)
- 资助(37854)
- 编号(37412)
- 发(34652)
- 重点(30508)
- 成果(30257)
- 部(28635)
- 创(28171)
- 发展(27148)
- 课题(26822)
- 展(26712)
- 创新(26369)
- 科研(25693)
共检索到32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春 高伟
本文探讨了美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表面和深层次原因,分析了美债危机对世界及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立足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敦促美国尊重我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美元资产安全;切实推进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推进我国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关键词:
美债危机 根源 影响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三秀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在接下来"失去的十年"中,政府为挽救萎靡不振、日益下滑的日本经济,一次次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使日本财政背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宗良 钟红 廖淑萍 李建军 王家强
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是金融危机冲击下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资金链条断裂、工程项目停工等多重因素下的结果。欧洲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风险敞口最大。此次事件应不会造成主权债务危机,新兴市场资金流向和美元汇率短期将受到影响,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影响有限。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但其所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迪拜债务危机 影响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姜洪
日本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公共债务占比最高的国家,但并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康的实体经济、稳健的金融业以及相对较低的失业率为主权债务提供了信用支撑;低通胀、低利率降低了发债成本;高储蓄率保障了国债的高自持率;财政支出稳定、健康,未来增税空间大;保持经常项目盈余,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与海外资产。但是,从长期来看,日本债务问题并非高枕无忧,在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国民消化债务的空间终将有限,若低通胀与经常账户盈余终结,可能爆发债务危机。不过,由于可通过增税与量化宽松手段应对,危机的影响将可控。日本债务危机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有三。一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止出现虚拟经济过度...
关键词:
日本 公共债务 主权债务危机 财政 税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孝斌 钟坚
基于我国1991年~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财政可持续性条件,进而从财政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中国公共债务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在防范公共债务危机方面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经济外向度可以作为防范债务危机的重要工具;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失业率、通货膨胀、城市化率等因素对防范债务危机的作用并不大。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构建调控财政可持续性的政策篮子,可将中国爆发公共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调整到可控范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国庆 曹家和 石清华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甚至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债务危机的发生有着深层的内部经济原因。文章在债务危机风险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对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内在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下降、单位劳动成本的上升、出口贸易的下降及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主要内在经济因素。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内在经济因素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元 柴丽娜
本文简要概述了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历程、救助措施及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区固有的弊端和经济本身的缺陷是债务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短期可依靠削减赤字,实施援助方案来化解危机;长期来说,推出欧元区联合债、建立欧洲货币基金、优化经济结构和构建财政联盟是根本举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汉儒
基于国际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欧美国家"民主超载"的政治体制。欧洲"民主超载"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和巨额财政赤字。美国的"民主超载"孕育了当前"美元为主,欧元为辅"的非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种传导机制,放大了欧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最终造成了欧债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雪春 蒋先明 任哲
2009~2014年,国际上两次救助希腊,但这些努力不仅没有解决债务问题,反而使经济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让希腊走入了一个债务不断增加、偿债能力不断降低的恶性循环,而政治博弈又使这一过程增加了闹剧的色彩。希腊债务危机反映了欧元区的固有矛盾,能否解决希腊问题也决定了欧元区的长期发展方向。对希腊的两次救助及其效果希腊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和国际组织先后对希腊进行了两轮救助,结果却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原
本文详细阐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及其救助过程,分析了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危机爆发国的经济竞争力下降和欠合理的经济结构、政策工具的丧失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洲国家间的利益纠葛则很大程度上延误了救助的时机。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同样避免房地产行业、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民间借贷等领域的债务风险爆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宾
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按")只属于美国按揭贷款市场的一小部分,但在2007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由次按引发的危机不仅造成了金融机构的巨大损失,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幅下跌的"骨牌效应"和对经济陷入萧条的忧虑。德银证券近日预测,全球在次按危机中的损失高达3000至4000亿美元,其中贷款直接损失1500~2000亿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对冲基金 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展鹏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国政府、中央银行联手,采取降息、注资、提高存款保障、限制投机、力促金融机构并购、接管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等一系列行动,以舒缓危机的恶化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文章将这一系列行动归纳为六类救助措施,在梳理总结各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对其政策效果作出简要评述。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救助 评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暴力 刘永军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奥利弗·布兰查德 邹静娴
此次金融危机前,美国主流观点一致认为,产出和就业波动对经济有积极作用。但此番金融危机无情地驳斥了这一看法,也警示人们是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以往观点主要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从内部原因来看,早期经济学的技术主要适用于分析经常性、规律性较强的波动,其局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相信世界就是在这么一个简单而有规律的体系下运行。与之相对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