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9)
2023(2854)
2022(2430)
2021(2423)
2020(1980)
2019(4418)
2018(4240)
2017(8497)
2016(4953)
2015(5568)
2014(5553)
2013(5167)
2012(5074)
2011(4523)
2010(4768)
2009(4586)
2008(4786)
2007(4165)
2006(3946)
2005(3883)
作者
(13170)
(10955)
(10502)
(10468)
(6911)
(5170)
(4924)
(4154)
(4150)
(4029)
(3645)
(3563)
(3493)
(3452)
(3440)
(3317)
(3187)
(3142)
(3137)
(2966)
(2725)
(2646)
(2638)
(2505)
(2500)
(2423)
(2388)
(2295)
(2259)
(2165)
学科
(16260)
经济(16217)
管理(15688)
(14803)
(12559)
企业(12559)
(7833)
(6414)
(6285)
方法(5478)
中国(5328)
(5240)
财务(5227)
财务管理(5207)
企业财务(5014)
(4530)
业经(4474)
数学(4449)
数学方法(4326)
(3948)
银行(3948)
农业(3862)
(3743)
金融(3743)
(3737)
体制(3716)
(3341)
贸易(3338)
(3291)
(3258)
机构
大学(68936)
学院(67330)
(27353)
经济(26708)
研究(25640)
管理(24006)
中国(20972)
理学(19593)
理学院(19377)
管理学(19095)
管理学院(18954)
(16553)
(15152)
(13260)
科学(13161)
财经(12182)
中心(11830)
研究所(11356)
(11023)
(10779)
北京(10547)
(10506)
师范(10471)
(9299)
(9177)
财经大学(9054)
(8859)
师范大学(8622)
经济学(8467)
教育(7678)
基金
项目(38469)
研究(31461)
科学(30350)
基金(27597)
(23448)
国家(23211)
社会(20090)
科学基金(19401)
社会科(18906)
社会科学(18899)
教育(14898)
基金项目(13848)
(13806)
编号(13024)
成果(12916)
(12334)
资助(11554)
自然(10901)
自然科(10603)
自然科学(10600)
自然科学基金(10410)
课题(9671)
(9545)
(9177)
重点(9126)
(8672)
教育部(8470)
国家社会(8251)
项目编号(8181)
(8139)
期刊
(35674)
经济(35674)
研究(26091)
中国(14318)
(13663)
教育(11153)
(10451)
(10217)
金融(10217)
管理(9317)
学报(8479)
科学(8011)
大学(7357)
农业(7026)
财经(6490)
学学(6461)
(5595)
业经(5389)
世界(5102)
经济研究(4992)
问题(4954)
(4656)
国际(4617)
技术(4426)
会计(3862)
(3607)
图书(3549)
理论(3437)
财会(3430)
(3323)
共检索到11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巫忠泽  
沙尘暴问题及作为其主要生态驱动力的荒漠化问题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和民众在防治沙尘暴和治理荒漠化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其中,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农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管理政策、荒漠化地区资源利用政策、民众参与机制以及沙尘源控制措施等都是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16年度《浮尘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释了2016年全年全球大气浮沉水平及地域分布情况,并指出沙尘暴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该报告要求各国加强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协调,改变沙尘暴的监测及预警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了全球备受瞩目的三大环境难题。沙尘暴并非一个单一的污染系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秦文华  
美国人自1930年代遭受尘暴打击后,对资源保护有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行动,开始视环保为应尽的社会义务。该文反思了美国沙尘暴的发生、治理及其后全国性环保热潮,其借鉴意义在于,在环保可持续性诸环节中,"人"这一要素至关重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政府、专家、企业、媒体以及普通民众在思维与行动上的大幅度改善;全民环保意识提升与自觉自为更需刚性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沙尘暴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60年代前苏联的黑风暴极其相似,因此借鉴国外尤其是防治成功国家的经验,对当前我国沙尘暴的治理具有促进作用。该文根据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在网上发布的资料,详细评述了30年代美国沙尘暴发生的过程、机制及其终结,历史时期和现今美国主要的防治措施,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美国和我国在沙尘暴治理上的异同,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美国的防治思路和措施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借助美国的经验,中国治沙措施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及土壤侵蚀的综合治理及与植被恢复措施相结合。此外,中国治沙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经验,应当从中遴选出并推广适宜于当地的防治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磊  
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会出现扬沙、浮尘天气,极端情况下部分地区还会爆发沙尘暴。2023年1—4月份,我国共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2000—2020年)明显偏多。沙尘暴会污染大气环境、加速土壤退化、危害人体健康,但同时也会净化空气、缓解酸雨、抑制气候变暖。作为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气候现象,沙尘暴并不是一个必需根治的天气,我们应该秉持“宜沙则沙”的理念,在充分保护原生沙漠、戈壁的同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磊  
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会出现扬沙、浮尘天气,极端情况下部分地区还会爆发沙尘暴。2023年1—4月份,我国共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2000—2020年)明显偏多。沙尘暴会污染大气环境、加速土壤退化、危害人体健康,但同时也会净化空气、缓解酸雨、抑制气候变暖。作为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气候现象,沙尘暴并不是一个必需根治的天气,我们应该秉持“宜沙则沙”的理念,在充分保护原生沙漠、戈壁的同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万儒  杨光滢  
对2002年3月袭击北京的强沙尘暴降尘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沙尘暴降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大量粉砂粒,也带来了可作为天然有效化学肥料的大量有效养分和交换性离子,丰富了北京土壤的有机质、全N、大量元素养分和微量元素养分,提高了北京土壤的潜在肥力;强沙尘暴还给北京土壤带来了大量可溶性盐分和重金属微量元素污染物,影响了北京土壤环境的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鲍艳  樊胜岳  李飞  武翠芳  
沙尘暴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退化、诱发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本文从分析沙尘暴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阐述了发展林草业在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发展林草业来治理沙尘暴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峰  鞠洪波  陈永富  
选用气象因子和地表植被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其中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因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浑善达克地区1988—2000年3—5月份301个大风天气和沙尘天气样本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建立了沙尘暴天气的多级预报模型,并用2001年3—5月的52个试报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试报准确率平均为79 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司马宪光   司马庆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广芬  冯建民  赵光平  周勇  姚宗国  陈楠  丁永红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8个气象站的沙尘暴日数、持续时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分解(EOF、REOF)、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变换,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区域沙尘暴日数大致呈北多南少型分布;受大尺度气候异常的影响,全区一致的沙尘暴异常是该区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沙尘暴气候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柴达木—茶卡寒旱区、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沙尘暴频次最高,陕甘宁黄土高原区频次最少;近40多年来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呈减少的态势;沙尘暴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发生气候突变,突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庆阳  张云荣  胡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