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6)
- 2023(11194)
- 2022(9574)
- 2021(8868)
- 2020(7559)
- 2019(17278)
- 2018(16906)
- 2017(32872)
- 2016(18430)
- 2015(20363)
- 2014(20375)
- 2013(20053)
- 2012(18942)
- 2011(17273)
- 2010(17369)
- 2009(16279)
- 2008(16230)
- 2007(14709)
- 2006(12846)
- 2005(11362)
- 学科
- 济(72159)
- 经济(72074)
- 管理(51668)
- 业(50545)
- 企(39596)
- 企业(39596)
- 方法(33527)
- 数学(30138)
- 数学方法(29815)
- 农(22450)
- 财(20669)
- 中国(18416)
- 贸(16675)
- 贸易(16673)
- 学(16504)
- 易(16255)
- 业经(15113)
- 农业(14648)
- 制(14215)
- 地方(14041)
- 务(12494)
- 财务(12470)
- 财务管理(12441)
- 企业财务(11774)
- 银(11705)
- 银行(11642)
- 策(11481)
- 环境(11305)
- 行(11043)
- 融(10998)
- 机构
- 大学(267794)
- 学院(267197)
- 济(110240)
- 经济(108007)
- 管理(100297)
- 研究(95220)
- 理学(86873)
- 理学院(85826)
- 管理学(84308)
- 管理学院(83818)
- 中国(70472)
- 科学(61369)
- 京(56423)
- 农(56184)
- 所(50885)
- 财(50419)
- 研究所(46653)
- 业大(45640)
- 农业(45076)
- 中心(43314)
- 江(40643)
- 财经(39885)
- 经(36150)
- 北京(35293)
- 范(34915)
- 师范(34454)
- 院(33744)
- 经济学(33635)
- 州(31726)
- 经济学院(30676)
- 基金
- 项目(180167)
- 科学(140257)
- 基金(130561)
- 研究(125064)
- 家(116843)
- 国家(115857)
- 科学基金(96948)
- 社会(78445)
- 社会科(74391)
- 社会科学(74366)
- 省(70481)
- 基金项目(69235)
- 自然(65219)
- 自然科(63705)
- 自然科学(63680)
- 自然科学基金(62577)
- 划(60959)
- 教育(57344)
- 资助(53550)
- 编号(49981)
- 重点(41293)
- 成果(40564)
- 部(39738)
- 发(39152)
- 创(37190)
- 科研(35544)
- 计划(35484)
- 课题(34894)
- 创新(34849)
- 教育部(33119)
- 期刊
- 济(117605)
- 经济(117605)
- 研究(75493)
- 农(50135)
- 学报(49360)
- 中国(47907)
- 科学(42790)
- 财(38452)
- 大学(35487)
- 学学(33696)
- 管理(33644)
- 农业(33541)
- 融(25318)
- 金融(25318)
- 教育(24944)
- 技术(20289)
- 业经(19790)
- 经济研究(19775)
- 财经(19299)
- 业(18258)
- 经(16526)
- 问题(15959)
- 贸(14177)
- 版(13998)
- 技术经济(13102)
- 商业(12681)
- 科技(12563)
- 业大(12543)
- 国际(12524)
- 理论(12199)
共检索到388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莉
2013年6月美国公布的《总统气候行动计划》可视作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一次调整和升级,本文针对此次美国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的内容、特点、背景、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转型、温室气体减排、领导人的政治意愿、民意支持、外部形势等方面的变化是美国气候政策调整的主要推动因素,调整后的美国气候变化政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模糊走向清晰。此次调整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乃至全球气候治理都将产生影响。论文最后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发展战略、企业低碳转型、参与国际谈判和国际相关标准制定以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 应对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杰 陈绍军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成为了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通过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进程中,诸种气候变化形式导致的气候移民现象及其概念的剖析;对气候移民数量规模不断攀升、波及区域持续扩大、临时性迁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续演变、多种因素叠加交织下气候移民问题日趋复杂化等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透视。针对气候移民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致力减缓与主动适应并举、在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政策与治理机制和管理机构、降低气候移民的社会脆弱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破解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移民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杰 陈绍军 史明宇
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气候变化条件下人类实施了宏、微观气候工程以应对逐渐恶化的自然生存条件,并促生了大量气候工程移民。通过对气候工程移民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剖析气候工程实施给移民造成的次生贫困化、社会适应度降低等影响;对气候工程移民实施中存在的调地困难安置难度大、补偿标准低、生计模式骤然转变、社会资本流失等问题进行了透视。为此提出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土地熟化投资、持主导产业加大后扶力度、培育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新移民观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移民社会结构特殊性促动移民社会适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尤飞 汤松 李文娟
该文对东北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简要综述,对干旱和土壤沙化趋势影响下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形成的花生优势种植区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发展潜力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东北 花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光清 郭沛阳
首先介绍了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存在使新技术难以取代原有技术,以及导致新技术投资量不足的原因,进而说明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实施技术政策的必要性;再次,按照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针对不同阶段的技术政策建议;最后,总结了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等政策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技术政策 技术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本文首先就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剖析了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谈判过程,最后,分析了中国气候变化政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碳税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碳减排问题,中国参与战略的立足点必须放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上,争取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家华 郑艳
适应气候变化与发展议题密切相关,这也使得适应成为一个过于宽泛的命题,影响了对适应内涵的理解。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对适应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分析框架,即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需求,区分增量型适应和发展型适应,并通过工程性适应、技术性适应和制度性适应三种适应手段增强适应能力。增量型适应是指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这种适应所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发展型适应是指由于发展水平滞后,使得系统应对常规风险的能力和投入不足,需要协同考虑发展需求及新增的气候风险。其次,分析了适应的四个基本步骤,即:①评估气候风险及脆弱性;②甄...
关键词:
适应 增量型 发展型 手段 经济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口 气候变化 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蓝煜昕 杨丽 曾少军
本文以美国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NGO)为例,重点关注NGO以影响气候公共政策和私人部门行为为目的的策略和工作方式。依NGO与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关系模式及发挥影响的过程两个维度,将NGO采取的策略区分为直接-合作、间接-合作、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四种类型。以此策略分析框架为基础,文章以个体NGO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及其活动案例,之后从整体角度阐释美国NGO参与气候变化的行动特征及其晚近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美国 NGO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吝加 曾维华 刘哲 吴昊
针对目前在技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引入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技术政策需求分析模型;并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在综述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列表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需求,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顺利实现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惠芳 李宾 向国成
考虑到气候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的巨大不确定性,贝叶斯方法把参数看作随机变量,可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本文假设气候变化分别服从瘦尾指数分布和厚尾帕累托分布,选择伽玛分布为先验分布,并给出了气候变化的贝叶斯预测预报分布。此外,选择有界的CRRA效用函数,推导了气候变化的后验期望边际效用函数,研究发现,不论气候变化服从厚尾分布还是瘦尾分布,后验期望边际效用都是有界的,因此本文建议采取渐进式减排行动的"气候政策斜坡"。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当样本容量比较大时,先验分布的选择对贝叶斯后验边际效用函数的影响比较小,随着样本容量的减少,先验分布对贝叶斯后验期望边际效用函数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建春 杨昱莅 张娅妮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考验。山西省要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实践及中国的态度和努力,然后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山西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减排目标,从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考核,落实发展目标;创新科技体系,提高研发能力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惠民 马丽 齐晔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过程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特征,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过程则呈现出自下而上的特点。中美之所以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主要原因在于两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集中式民主使中央政府具有绝对的政治权威,中央政府的决策能够迅速地传递到各级政府并得以实施。作为一个代议制国家,美国中央政府的决策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较大,立法过程更为复杂和漫长。在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锦标赛下,中国的地方政府更关心经济增长;美国的经济已经高度发达,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心程度更高,同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环境立法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导致美国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自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美国的应对...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政策过程 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景博 冯相昭
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类主要措施,在气候变化减缓行动难以很快奏效的情形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更为紧迫的选择。一个有效的适应行动机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而公众和决策层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是适应行动机制的形成基础。本文以银川阅海湿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两个层次进行讨论,比较其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对适应措施的评价和需求,以期对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认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社会公众和决策层,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基础均已基本形成,但公众的认知基础要弱于决策层,并且在认知的准确程度上低于决策层;公众和决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 认知 政策评价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