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2)
2023(8071)
2022(6800)
2021(6318)
2020(5130)
2019(11749)
2018(11932)
2017(23037)
2016(12793)
2015(14457)
2014(14635)
2013(14784)
2012(14728)
2011(13752)
2010(14430)
2009(13610)
2008(13507)
2007(12269)
2006(11430)
2005(10795)
作者
(39826)
(32808)
(32664)
(30935)
(20983)
(15519)
(14923)
(12608)
(12517)
(12033)
(11368)
(10920)
(10840)
(10651)
(10348)
(10004)
(9621)
(9590)
(9584)
(9505)
(8634)
(8232)
(8101)
(7519)
(7509)
(7476)
(7453)
(7411)
(6750)
(6580)
学科
(58450)
经济(58378)
管理(29220)
(29209)
中国(22247)
(20005)
企业(20005)
地方(18439)
(18184)
方法(17661)
数学(15182)
数学方法(15017)
业经(13341)
(12790)
银行(12767)
(12527)
(12476)
(12316)
金融(12315)
农业(12182)
(11715)
(11638)
贸易(11625)
(11239)
(11225)
(11030)
地方经济(10402)
环境(9373)
(8555)
发展(8390)
机构
大学(194522)
学院(192893)
(80474)
经济(78640)
研究(76277)
管理(65135)
中国(58849)
理学(53740)
理学院(52931)
管理学(52005)
管理学院(51617)
科学(45628)
(44610)
(40807)
(39810)
研究所(36534)
(33951)
中心(32714)
(31425)
(30660)
师范(30396)
财经(30092)
北京(29892)
(27223)
(27030)
业大(26608)
农业(26408)
(25555)
经济学(24848)
师范大学(24700)
基金
项目(113242)
科学(87387)
研究(86349)
基金(78472)
(68352)
国家(67702)
科学基金(55014)
社会(53124)
社会科(50188)
社会科学(50176)
(44485)
基金项目(40580)
教育(39669)
(38405)
编号(36211)
成果(32657)
自然(32650)
资助(32376)
自然科(31775)
自然科学(31760)
(31189)
自然科学基金(31163)
课题(26938)
重点(26248)
发展(25315)
(25281)
(24843)
(22931)
(22276)
(21775)
期刊
(102181)
经济(102181)
研究(68566)
中国(44875)
(33473)
学报(29602)
教育(29362)
科学(27846)
(27071)
管理(25783)
(24791)
金融(24791)
农业(23118)
大学(22587)
学学(20603)
业经(17732)
经济研究(16320)
技术(16247)
财经(14699)
问题(14233)
(12684)
(12270)
国际(11757)
(11752)
图书(10940)
世界(10497)
理论(9916)
商业(9890)
(9639)
论坛(9639)
共检索到32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丽新  
我国教材开发层面尚有三个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即如何处理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与"教和学"的关系;如何让教材编制思路、教材形态更加灵活多样。相比而言,美国母语教材在这三个方面已有十分自觉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教材编制思路灵活,形成了基础读本、课程模块资料包等多种形态的教材;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文本选择、活动设计和评估任务开发等细节中;教材内容安排和信息呈现均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需要。其间诸多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涌  
本文从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的成人旨趣出发,分析各国母语教材的四大价值取向,即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能力至上的价值取向、学养为根的价值取向、情知皆备的价值取向。这四大价值取向决定了各国母语教材以生为本的一系列形态特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本文从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成人旨趣出发,提炼出母语教育的三大目标,即通过母语教育淬砺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学生的情意要素与尊重、传承和发展母文化的真诚态度和高超能力;并以此去透视各国母语教材的形态特点,分析其完整而有特色的学习体系、开放而灵活的结构系统、多姿多彩的编印艺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宗礼  柳士镇  倪文锦  
一我国是世界上文化、教育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三四千年之久。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汉语文和汉语文教育是我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涌  水小琴  
本文通过对美国母语课程标准的研究,提炼出美国作文教学的三大价值取向,即砥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写作教材《作家的选择:语法和作文》分析了美国写作实践活动的设计特点,并着重从思维对写作作用的发挥、写作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三个层面探讨了其对我国母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语言是人们彼此沟通思想所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和手段。不过,语言的功能远不止这些。那么,语言究竟存在哪些功能呢?语言是人类认识的工具,同时又是认识的总结。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从各种各样的具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振国  
《母语教材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规划出版的重点图书,历经十二年,终于面世。该书集中了国内外16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中国百年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代的母语课程教材(含全球8大语系28个语种),是迄今参与人数最多、研究范围最广、成果最为卓著的多卷本母语教材研究专著。《母语教材研究》分三个板块、十个专题(10卷11册,600余万字):一、回顾与总结,包括卷一《中国百年语文课程教材的演进》、卷二《中国百年语文教材编制思想评析》、卷三《中国百年语文教材评介》、卷四《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二、译评与借鉴,包括卷五《外国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燕飞  郭扬  
在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编写、教材审核与管理及教材选用权限等关键环节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应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出发进行学习和借鉴,从完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体系、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改进教材审定与出版程序、严格授权教材选用权限等方面改进和完善教材建设,提升教材质量,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罗滔  
文章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加强引进外国教材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性,提出图书馆应加强外国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发挥外教中心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丽华  
探讨了外国教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若干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明远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就难以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难以与其他人交流。因此,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的教学。母语是本民族的语言,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一个国家的语文教学往往就是指母语教学。多民族国家的语文教学除了本民族的母语教学外,一般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教材研究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大理论课题与实践诉求。本文探讨教师教材研究的视点与教材开发的原则,侧重阐述乡土教材的价值以及乡土素材教材化的含义与步骤。乡土教材的开发是对传统的封闭僵化的教材观的挑战,可以为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教材发展开辟新的愿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宇红  唐圣平  
数字教材具有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交互性特点更适合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应用,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保健按摩师职业数字教材的开发,探索了一条数字教材开发的可行途径,积累了数字教材开发的经验。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常蕊  
提高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陶艺,正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命意义,体验创造的成就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开展陶艺教学是拓展美术教学内容的一种大胆尝试,在教育理念上具有超前性、在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邱德乐  
教材的"一次开发"是指学科课程专家对教科书的设计、编订和制作。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重新理解、组织、加工、输出的过程。教材的"三次开发"是指学生对教材的开发和理解,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知识基础和对时代、社会的感受,对教材的知识、信息和教师的解释所进行的接受、理解、调整、改造乃至批判的活动。三次开发的结果是学生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相应的教育性经验,其过程也是学生的具体学习与成长过程,因而教师应成为教材"三次开发"的促进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