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3)
2023(2313)
2022(1883)
2021(1817)
2020(1754)
2019(3854)
2018(3837)
2017(7917)
2016(4331)
2015(4757)
2014(4988)
2013(5040)
2012(4805)
2011(4408)
2010(5037)
2009(5322)
2008(4156)
2007(3664)
2006(3195)
2005(3093)
作者
(11754)
(9596)
(9444)
(9118)
(6181)
(4602)
(4569)
(3879)
(3703)
(3654)
(3278)
(3277)
(3191)
(3058)
(3002)
(2989)
(2855)
(2829)
(2727)
(2652)
(2525)
(2268)
(2203)
(2202)
(2182)
(2173)
(2115)
(2092)
(1914)
(1891)
学科
(13345)
经济(13318)
(12958)
(10690)
保险(10599)
管理(9710)
(9013)
企业(9013)
方法(7571)
数学(6853)
数学方法(6795)
(6616)
银行(6616)
(6475)
金融(6475)
(6197)
中国(5955)
(5025)
(4815)
各种(4358)
类型(4274)
种类(4269)
各种类型(4268)
保险业(3752)
(3562)
财务(3561)
财务管理(3549)
企业财务(3400)
业务(3317)
(3289)
机构
大学(61175)
学院(58175)
(25272)
经济(24703)
管理(22788)
中国(22035)
研究(19040)
理学(18224)
理学院(18062)
管理学(17813)
管理学院(17702)
(15563)
(13140)
财经(11822)
(11071)
(10814)
银行(10557)
(10402)
金融(10262)
中心(10243)
(9953)
(9342)
(9186)
科学(9132)
财经大学(9056)
北京(8888)
(8427)
人民(8405)
经济学(8273)
研究所(8188)
基金
项目(33644)
科学(26547)
研究(25552)
基金(25477)
(21116)
国家(20921)
科学基金(18103)
社会(16814)
社会科(15854)
社会科学(15848)
基金项目(12768)
教育(12235)
资助(11651)
(11494)
自然(11351)
自然科(11123)
自然科学(11119)
自然科学基金(10920)
(10500)
编号(10341)
成果(9547)
(8507)
教育部(7759)
(7562)
人文(7327)
重点(7285)
课题(7032)
大学(6952)
国家社会(6796)
(6734)
期刊
(26399)
经济(26399)
研究(25115)
(19926)
金融(19926)
中国(11917)
(11582)
管理(7857)
(7581)
学报(6807)
教育(6551)
科学(6272)
大学(6084)
财经(5805)
学学(5430)
(4718)
国际(4468)
保险(4297)
(4297)
农业(4256)
理论(4227)
实践(3893)
(3893)
经济研究(3822)
技术(3765)
(3399)
世界(3372)
问题(3096)
财会(3093)
统计(2838)
共检索到100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梅世云  
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不断被媒体曝光的诸多欺诈、投机、不负责任等败德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个次贷链条中存在着贷款人、贷款机构、债务发行人、投资者、监管者和国家等行为主体,而这些行为主体都明显或潜在地存在道德风险。因此,本文从伦理的视角审视次贷危机,认为危机的实质是美国的道德危机,也就是说道德风险是引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庆寰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和2007年次级贷款危机都发生在房地产抵押贷款领域,储贷协会是一种风险汇聚机制,而次级贷款以及次级贷款证券化则是风险分散机制。本文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入手,对比两种制度的风险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两种制度下,道德风险都会造成非理性和市场信息结构扭曲,致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大,稳定性下降;道德风险不会随着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而消除,必须在制度设计上防范道德风险带来的危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钦先  蔡庆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仍在蔓延之中,至今仍深未见底。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从本质上分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衍生化和虚拟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正是不断虚拟化所引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为各环节的金融中介提供了道德风险行为的空间;而金融中介道德风险行为的加剧和叠加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最终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虹  
美日两国金融服务模式的差异,导致了金融危机对两国不同的影响方式。缓解流动性枯竭已成为应对危机的当务之急,对美国而言,大型景气的对策需要充裕的货币供给,而日本则需加强银行业的风险承受力。此外,鉴于不当的信用评级及其对价格信号的误导,加剧了高杠杆证券化商品的风险,文章结合证券化商品评级的特殊性,就加强证券化商品评级的风险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龙  肖平  
伦理调节作为一种软力量,在现代商业银行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以及社会责任感下降等多方面问题。要保证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伦理构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夏  陈学彬  
近来在各方对次贷危机的反思中,次贷经纪商的道德风险开始受到政府、学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经纪商、贷款公司、借款人三方的共同代理关系,指出次贷市场上经纪商不合理的佣金制是导致这一共同代理问题的症结所在。由于在原共同代理模型内求解无效,本文尝试为经纪商设计一个新的激励报酬支付形式,即由贷款公司向经纪商支付报酬,变共同代理为传统的双边代理,并通过比较改变控制权后私人收益和社会福利的增减,进一步表明由贷款公司发放激励报酬、获得对经纪商行为的控制权能够改善对经纪商道德风险的治理,增进贷款公司收益和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恒煜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对银行因存款挤兑而破产。但是,如果缺乏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又会引起银行的道德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秀英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亚男  陈致中  
次贷危机对美国保险业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的保险业产生了影响。通过对AIG危机的分析,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的防范必须始终坚持保险投资的稳健性原则,建立起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辉  
本文通过剖析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更加审慎、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及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彭雪峰  
该文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文章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创新的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于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管理,而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则是业务发展和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最后文章对如何加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荃  
本文针对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期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的处置方式分布及处置成本高低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由存款保险担任接管组织,及时通过收购与承接以及过桥银行等市场化措施处置风险,能够确保经营不关门、关键服务不中断,并且处置成本明显低于直接偿付,有利于在实现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同时,使存款人继续获得全面的保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