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5)
- 2023(5200)
- 2022(4276)
- 2021(3989)
- 2020(3480)
- 2019(7788)
- 2018(7515)
- 2017(14865)
- 2016(8062)
- 2015(8553)
- 2014(8555)
- 2013(8387)
- 2012(8019)
- 2011(7217)
- 2010(7827)
- 2009(7573)
- 2008(6317)
- 2007(5547)
- 2006(4759)
- 2005(4430)
- 学科
- 济(28213)
- 经济(28163)
- 业(21186)
- 管理(19389)
- 企(17071)
- 企业(17071)
- 方法(13838)
- 数学(12307)
- 数学方法(12171)
- 财(8116)
- 中国(7487)
- 融(7315)
- 金融(7315)
- 农(7198)
- 学(6895)
- 银(6140)
- 银行(6130)
- 制(5897)
- 贸(5874)
- 贸易(5872)
- 行(5831)
- 易(5784)
- 务(5169)
- 财务(5162)
- 业经(5158)
- 财务管理(5146)
- 企业财务(5027)
- 农业(4846)
- 技术(4764)
- 环境(4541)
- 机构
- 大学(114271)
- 学院(110012)
- 济(45942)
- 经济(45037)
- 研究(41298)
- 管理(39695)
- 理学(34054)
- 理学院(33632)
- 管理学(32975)
- 管理学院(32759)
- 中国(32362)
- 科学(24974)
- 京(24248)
- 财(22447)
- 农(22139)
- 所(21511)
- 研究所(19710)
- 中心(19462)
- 财经(18212)
- 农业(17625)
- 业大(17304)
- 经(16796)
- 江(16249)
- 经济学(15299)
- 北京(15172)
- 范(15125)
- 师范(14941)
- 院(14670)
- 财经大学(14005)
- 经济学院(13867)
- 基金
- 项目(76526)
- 科学(60327)
- 基金(57712)
- 研究(53083)
- 家(52636)
- 国家(51764)
- 科学基金(43103)
- 社会(35009)
- 社会科(33312)
- 社会科学(33299)
- 基金项目(29833)
- 省(28277)
- 自然(28233)
- 自然科(27654)
- 自然科学(27643)
- 自然科学基金(27155)
- 划(24955)
- 教育(24810)
- 资助(24334)
- 编号(19332)
- 部(17927)
- 重点(17395)
- 成果(16725)
- 创(15872)
- 性(15662)
- 发(15609)
- 国家社会(15452)
- 教育部(15366)
- 科研(15321)
- 创新(14908)
共检索到16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嘉嬴
自2007年上半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其波及范围之广史无前例。首先,本文采用14个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8日的汇率日数据,利用Granger检验以及VAR系统下的脉冲分析检验,得到了14个国家相互之间的传染关系。随后,本文分别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个角度对传染性关系检验结果加以剖析。最后,本文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和金融监管机构分别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飞
本文运用DCC-MVGARCH模型检验了六个发达市场和五个新兴市场从2006年至2013年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都有传染效应存在,但前者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后者;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对新兴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原因在于其增加了市场对欧元区政府债违约的担忧;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国的债务问题也可能摧毁市场信心;目前,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且有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需密切关注欧元区国家尤其是其核心国家债务状况的变化。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晓蓉
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各国经济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国家甚至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指标并估算贸易传染渠道和金融传染渠道指数,发现二者均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重要传染渠道。然后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方法,区分了这两个传染渠道对中国溢出的作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这两个传染渠道确实存在;并且贸易传染渠道对中国的作用程度更强烈,作用时间更长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传染 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明
为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成熟市场之间以及新兴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是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在国际市场间的传染效应,采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技术测度和比较危机前后国际股票市场联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成熟市场之间出现协整关系,而新兴市场与美国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数目在危机后减少;国际危机后各个市场之间的短期的联动反应更加强烈,传染效应显著的决定了国际股票市场的动态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志超 邓翔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传导渠道 传染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宇峰 刘发春 陈启清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体现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危机传染的迅捷和系统性风险的上升,现代金融危机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征。但是,与危机和风险全球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监管的国别化和分散化,这大大降低了国际监管的有效性。在现有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不失为可行路径。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传染 系统性风险 国际监管合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靳玉英
货币危机的传染性是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后,有关传染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丰富。本文试图就该问题已有的理论、实证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
货币危机 传染性 相关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超群 杨密 佘升翔 杨文昱
本文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即DCC-MGARCH模型)对有关市场数据进行动态相关性分析,并紧密结合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探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世界主要商品市场——石油市场的动态变化机理,揭示危机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以及与实体经济之间,通过资本流动、信息传递以及投资者心理和预期变化来传导的动态传染机制,特别是危机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机制和表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小勇 王维红
本文研究由美国次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性,首先应用分位点回归模型变点检测方法检测出中国股票市场被传染的具体时刻,并以此时刻将危机划分为危机前、后期。最后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脉冲效应函数证明传染的存在性以及传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蓉
对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和纯粹传染这3个主要传染渠道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效果分析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新兴经济体的传染出现了新特点。不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传播,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传染渠道应是贸易渠道。此外,2008危机的金融传染渠道出现了一个以往未发生的现象:由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增,金融渠道的作用机制出现了镜像效应,即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因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而受到重大损失。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卫东 黄晓钢 张翔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的提高,金融发展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货币危机逐渐表现出在各国之间蔓延的特点,有学者借用一个医学名词来相容这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传递的现象,即货币危机具有“传染性”(Contagion)。目前,虽然学术界尚未对货币危机传染性理论形成统一的定论,但这一名词已得广泛的认可,同时,它也为各国金融当局进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课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静 郑晗
本文分析了九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指数在次贷危机期间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危机前,美国对除中国外的7国(地区)在危机发生时冲击力更大,资本市场出现单向传染效应。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交叉传染的存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在危机期内,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强度迅速增大,持续时间比传统过程相对延长。本文还通过高低波动率机制的比例系数伽玛检测了这些国家(地区)资本市场间的转移传染和纯传染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