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8)
- 2023(4974)
- 2022(4027)
- 2021(3797)
- 2020(3283)
- 2019(7319)
- 2018(6999)
- 2017(13788)
- 2016(7289)
- 2015(8287)
- 2014(8271)
- 2013(8174)
- 2012(7920)
- 2011(6979)
- 2010(7625)
- 2009(7724)
- 2008(6649)
- 2007(6221)
- 2006(5681)
- 2005(5437)
- 学科
- 融(25724)
- 金融(25724)
- 济(25384)
- 经济(25343)
- 银(22554)
- 银行(22548)
- 行(21888)
- 业(20449)
- 管理(19373)
- 企(17822)
- 企业(17822)
- 中国(15584)
- 中国金融(10984)
- 方法(10130)
- 财(9953)
- 制(9850)
- 数学(8722)
- 数学方法(8548)
- 务(7483)
- 财务(7461)
- 财务管理(7445)
- 企业财务(7172)
- 地方(6916)
- 农(6783)
- 业经(6420)
- 体(5912)
- 贸(5846)
- 贸易(5835)
- 易(5747)
- 理论(5739)
- 机构
- 大学(101080)
- 学院(98982)
- 济(41303)
- 经济(40236)
- 中国(37444)
- 研究(34254)
- 管理(34250)
- 理学(27986)
- 理学院(27689)
- 管理学(27127)
- 管理学院(26950)
- 财(22245)
- 京(21886)
- 银(21175)
- 银行(20477)
- 中心(19581)
- 行(19321)
- 科学(18501)
- 融(17433)
- 所(17396)
- 金融(17130)
- 财经(17113)
- 农(16730)
- 人民(16021)
- 江(15922)
- 经(15440)
- 研究所(15408)
- 国人(14512)
- 中国人(14424)
- 北京(14349)
- 基金
- 项目(58048)
- 科学(44872)
- 研究(44078)
- 基金(41695)
- 家(35277)
- 国家(34928)
- 科学基金(29616)
- 社会(27721)
- 社会科(26410)
- 社会科学(26402)
- 省(22301)
- 基金项目(21183)
- 教育(20479)
- 划(18769)
- 资助(18301)
- 编号(18294)
- 自然(17751)
- 自然科(17409)
- 自然科学(17405)
- 自然科学基金(17075)
- 成果(16644)
- 重点(13185)
- 部(13042)
- 课题(12703)
- 发(12594)
- 性(12406)
- 创(12289)
- 项目编号(11937)
- 融(11823)
- 教育部(11548)
共检索到173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一直以来,在有关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报道中,频繁出现着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名称,如:次级贷款、剥离式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信用违约掉期等等。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继红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美国国会由此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如何在维系整个金融业的稳定与避免产生道德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公共资金援助则是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整措施和制度安排。全文在比较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公共资金援助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对公共资金救助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危机救助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共资金援助 财务重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瑾 刘湘勤
本文在对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预期的含义、性质和特征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预期在金融危机形成、爆发以及扩散和蔓延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过程中预期管理的必要性、预期管理的主体和相应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对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救助中采取各项政策措施的得失和启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危机救助 预期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雅娴
本文通过阐述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的意义及流动性风险的来源,证明2008年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一次流动性危机,进而阐明这次流动性危机的出现源于高度杠杆化和大量短期债务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监管的相关措施,说明流动性覆盖率监管以及净稳定融资比例监管对防范流动性危机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李丹红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严重混乱,而且引发实体经济大面积衰退。这场危机突出暴露了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奉为楷模的美国经济模式、美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缺陷,并再度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变革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杨兆坤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而扩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和受波及的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和金融恐慌,而且还导致国际金融乃至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巨大,涉及范围广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4万亿美元。而据日本瑞穗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刘都生
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斌
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复杂,投资者很难评估所购买证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评级机构发布的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2007年春夏之交,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无数外表光鲜的"投资级"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及与之相关的抵押债务证券(CD0)的价格大幅缩水,令投资者损失惨重。面对全球投资者和各国监管当局相继启动调查程序,之前曾将这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蕾 罗勇
通过对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建立与运营过程的历史考察,从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构成、住房金融产品的两级市场及后二级市场的结构化、工程化过程,展示了一级市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如何通过资产抵押支持证券(MBS)、信用债务担保证券(CDO)以及信用违约掉期(CDS)这些金融衍生品,先把住房贷款机构的局部风险放大传递到美国整个金融系统形成系统风险,再传递到全球金融系统形成了世界金融危机。这说明美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已经从制造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化为投机金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辉
本文通过剖析次贷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更加审慎、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以及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对冲基金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张雪春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金融基础制度的安排,无论是国际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框架,还是监管制度、会计标准和评级体系,却未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恢复投资人信心,提升金融市场效率,亟需重构金融制度。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衍生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